“震樓器”隻能激化鄰裏矛盾
“每天就是咚咚咚的聲音,平常在家也休息不好。”12月24日,湖南省長沙市某小區的一位業(ye) 主反映,近段時間,其所在小區一樓棟的兩(liang) 戶居民因鬥氣互開“震樓器”,從(cong) 7月至今已有近半年之久,鄰居深受其擾。記者在多個(ge) 網購平台搜索震樓器,發現有多個(ge) 商家銷售,有的商家推出不同型號和價(jia) 位的多款震樓器,價(jia) 格從(cong) 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瀟湘晨報》12月25日)。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把“震樓器”看作是處理鄰裏矛盾的“法寶利器”。所謂“震樓器”,其實是一種震動馬達,通過接觸樓板或者牆壁,把晃動無衰減地傳(chuan) 到樓上或牆壁對麵,並發出較大的噪音,甚至會(hui) 蔓延到整棟樓,讓其他鄰居也無辜“躺槍”。曾有建築專(zhuan) 家表示,長期使用這種大功率的機器對牆體(ti) 進行震動,很可能對樓房造成損壞,嚴(yan) 重的話會(hui) 造成房屋裂縫,影響住戶的安全。
從(cong) 本質上來講,“震樓器”就是一種噪聲汙染源,屬於(yu) 法律嚴(yan) 格規製的對象。我國噪聲汙染防治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ge) 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yi) 務,同時依法享有獲取聲環境信息、參與(yu) 和監督噪聲汙染防治的權利。法律上也有要求:不動產(chan) 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ti) 廢物,排放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土壤汙染物、噪聲、光輻射、電磁輻射等有害物質。通過“震樓器”製造噪聲,自然也在禁止之列。
從(cong) 保護相鄰權的角度看,在自家安裝震樓器“以噪治噪”,幹擾到樓上樓下鄰居休息,侵犯了他人的相鄰權,構成了民事侵權。因此,對於(yu) 安裝“震樓器”鬥氣、影響住戶休息的行為(wei) ,應當依法進行處理,該賠償(chang) 的賠償(chang) ,該警告的警告、該治安處罰的治安處罰。當然,對於(yu) 那些不顧其他住戶感受,以其他形式製造噪聲的人,也有合法合規的救濟渠道,被侵權人可以選擇報警或者提起訴訟進行維權,讓侵權人依法承擔民事、行政等法律責任。
追根溯源治理,還應當加強“釜底抽薪”,有效規製所謂“震樓器”生產(chan) 、銷售、宣傳(chuan) 等環節。在網絡平台中,一些商戶宣傳(chuan) ,冠以“樓上噪音擾民樓震神器、樓上太吵鬧鎮樓反擊神器、樓吵克星器、振天花板敲打器、多功能鄰裏和諧震動器”之名銷售,如此做法有違公序良俗、違反廣告法規定,有關(guan) 部門對涉及產(chan) 品應依法作出警告、下架等處理。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提升文明”,對於(yu) 廣大公眾(zhong) ,應加強道德修養(yang) 、和睦鄰裏關(guan) 係,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讓神通廣大的“震樓器”沒有用武之地。(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