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2023中國電影:走向多元化、深入化與藝術化

發布時間:2024-01-02 16:33:00來源: 北京日報

  據統計,2023全年電影票房為(wei) 549.15億(yi) 元,其中國產(chan) 影片票房為(wei) 460.05億(yi) 元,占比為(wei) 83.77%。除了票房上的突破,2023年國產(chan) 電影在類型化敘事方麵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在敘事上愈加完型化、多元化與(yu) 工業(ye) 化,如在業(ye) 界有良好口碑的類型電影《誌願軍(jun) :雄兵出擊》《八角籠中》《長安三萬(wan) 裏》《熱搜》等;在思想性探究方麵,亦有新現象與(yu) 新深度出現,如《白塔之光》探討了形而上的存在問題,《河邊的錯誤》探討了關(guan) 於(yu) “真相”的問題,《流浪地球2》討論了科技倫(lun) 理等問題;而在電影感的藝術呈現方麵,更是有年輕電影人的藝術新探索,如《臍帶》《不虛此行》《傍晚向日葵》等,在呈現電影語言的現代性方麵進行了不同於(yu) 商業(ye) 片的嚐試。總體(ti) 來看,2023年中國國產(chan) 院線電影在朝著多元化、深入化與(yu) 藝術化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多元化的“真善美”:類型化商業(ye) 大片的風向標

  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的《滿江紅》雄踞電影票房榜首。電影以嶽飛具有民族主義(yi) 特征的詩句燃起現場觀眾(zhong) 的群誦熱情,成為(wei) 電影院裏的一道新景觀;此外,在敘事上的多次“反轉”亦是該電影獨特的景觀之一,使其在悲情氛圍之中又夾帶著喜劇的效果,較為(wei) 貼合過年的喜慶氣氛。同樣使用“反轉”手段的還有去年11月上映的商業(ye) 大片《熱搜》,但其核心主旨與(yu) 前者的“謀”思想不同,後者呈現的是當下年輕一代人的責任、擔當及其對真善美的快速執行力量。還有一部將“反轉”作為(wei) 手段的電影是《無名》,但作為(wei) 一部諜戰片,主角的多次外在“反轉”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敘事的張力與(yu) 人物的圓形塑造。

  去年9月放映的主旋律大片《誌願軍(jun) :雄兵出擊》在敘事上更加穩健,人物塑造得也較為(wei) 深刻,電影較為(wei) 節製、內(nei) 斂地刻畫了新中國初期“用生命保護所有孩子”的中國誌願軍(jun) 形象及當時的政治人物。《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將誌怪小說強烈的魔幻現實主義(yi) 特色呈現出來,形成視覺奇觀,在強大的視覺衝(chong) 擊力之下,少年王子在血淋淋的戰爭(zheng) 、死亡與(yu) 誤識之間,在“善”與(yu) “惡”之間該如何判斷和選擇,達成強烈的靈魂拷問。

  除了建構視覺奇觀,還有勵誌類型的商業(ye) 大片,如《八角籠中》與(yu) 《熱烈》——前者在呈現社會(hui) 問題時,也有人性批判,如惡、沒有信念等;後者則旨在探討堅持初心與(yu) 夢想,將傳(chuan) 統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的關(guan) 於(yu) “信念”的邏輯,以現代酷舞的方式進行視覺化呈現。此外,反電信詐騙題材的電影《孤注一擲》,對“戀愛腦”等流行話題進行反思的複仇類型電影《消失的她》以及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等,大都以各自角度呈現“真善美”的力量或救贖之功能。

  在2023年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中,有一部開心麻花成員主演的喜劇電影《人生路不熟》,顯現出電影類型生態多元化的特征——它遵循的是類型電影的經典敘事原則,電影通過對“赤子之誠”以及“天道無親(qin) ,常與(yu) 善人”邏輯的肯定,呈現真善美無形的動能及其“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的力量,使得電影“卡塔西斯”的藝術功效噴薄而出。

  2023年國產(chan) 電影除了關(guan) 注年輕人愛情,《我愛你!》還將老年人的婚戀愛情帶入觀眾(zhong) 視野,同時將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症問題植入其中,亦都是圍繞“真善美”做足了功課。

  2023年國產(chan) 電影中,以兒(er) 童作為(wei) 核心觀眾(zhong) 的影片不少,如取得了較好票房成績的動畫電影《長安三 萬(wan) 裏》與(yu) 《熊 出 沒·伴 我“熊芯”》,還有運用了抽象寫(xie) 意的動畫電影《深海》和兒(er) 童電影《撥浪鼓咚咚響》。《深海》關(guan) 注了青少年“抑鬱症”的問題,《撥浪鼓咚咚響》關(guan) 注的則是留守兒(er) 童問題,但不再是單純地呈現留守兒(er) 童的苦難,而是將兒(er) 童真善美的創生動能刻畫與(yu) 凸顯出來,並對成人世界加以影響,進而建構兒(er) 童的主體(ti) 性,是一部充滿了力量的電影。動畫大電影《熊出沒·伴我“熊芯”》中出現了具有人意識的AI智能人,亦將當下社會(hui) 科技問題植入電影之中,以激起少年兒(er) 童對科技的熱情與(yu) 追求。《學爸》既是一部關(guan) 於(yu) 成人對待學區房及教育認知的成長電影,亦是呈現兒(er) 童真摯童趣的一部電影,並將澡堂生活中的煙火氣及傳(chuan) 統針灸、按摩等中醫知識帶入,具有一定的喜劇效果。

  深入化的思想認知:傳(chuan) 統文化基因與(yu) 現代性結合

  編劇冉平曾說優(you) 秀的類型電影靠的是兩(liang) 條腿走路,“一條腿是情感,另一條腿是智力”。近些年國內(nei) 院線商業(ye) 電影在類型化之路上漸趨成熟,亦在逐漸深挖思想、認知方麵的深度。如電影《熱搜》以類型化的快、穩、準的特點吸引觀眾(zhong) 快速入戲,在呈現“霸淩”“性侵”等社會(hui) 問題時,還以“眼見不一定為(wei) 實”為(wei) 理據,對抽象的“可見”世界與(yu) “可知”世界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偵(zhen) 探電影《河邊的錯誤》同樣也對“可見”世界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電影改編自餘(yu) 華的同名小說,電影將“事實”“真相”與(yu) “幻象”等抽象概念帶入敘事之中,讓觀眾(zhong) 在觀看影片之時思考如同《駭客帝國》一樣的問題:何為(wei) “真相”?但影片並沒有如前者一樣進一步從(cong) 後人類學的角度進行展開,對“超真實”“係統操控論”等問題進行深入挖掘。

  2023年春節檔的《流浪地球2》作為(wei) 科幻電影類型,不但完成了現實主義(yi) 表達,還進行了現代主義(yi) 思想的表達。在表達“拯救人類”這一具有現實主義(yi) 特征的宏大主題時,還嵌入了諸多現代元素,其中包括科技元素與(yu) 現代人本思想元素,甚至還討論了如何將AI的成長作為(wei) 失去的女兒(er) 的成長。在影片結尾處,多個(ge) 科學家圖恒宇、多個(ge) 女兒(er) 丫丫在虛擬空間中不同的空間位置出現,以折疊空間或五維空間的方式共存,猶如塔可夫斯基電影《索拉裏斯》(1972年)中死去的妻子、母親(qin) ,以中微子妻子、母親(qin) 的具象形式在“思想之海”中進行物質性呈現一樣。《流浪地球2》較為(wei) 樂(le) 觀地對《索拉裏斯》進行了簡單的模仿與(yu) 淺思維化處理,雖然不及塔可夫斯基探討得深入,但已具有鮮明的現代主義(yi) 特征和一定的思想深度。《流浪地球2》從(cong) 開始到結尾都在對“人”及“人的自動生成”進行探討,一方麵呈現出對AI的完美設想,另一方麵也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壁壘,進入了一種抽象的思考,帶有強烈的現代性特征。

  《宇宙探索編輯部》表麵看起來是以一種類科幻的方式探討地外文明,但其更深層的意味則在於(yu) 探尋人存在的意義(yi) 、信念及人類的終極問題等。與(yu) 此主題相類似的還有電影《不虛此行》,電影裏主人公因不能“與(yu) 時俱進”地成為(wei) 一個(ge) 賺快錢的編劇,以撰寫(xie) 悼詞為(wei) 生,但在與(yu) 各種普通的逝者相遇時,他嚐試去了解他們(men) ,在慰藉逝者與(yu) 生者的過程中,主人公實現了對當下物欲生活與(yu) 自我的超越,獲得了關(guan) 於(yu) “人的存在意義(yi) 為(wei) 何”的答案。

  動畫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以高適的詩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作為(wei) 敘事的點題方向,將視覺化的盛唐詩歌和詩人呈現給當下人,讓觀眾(zhong) 在觀影的三個(ge) 小時裏不但享受了物理空間的“遠方”,還共享了精神上的“詩”空間,他們(men) 在高適、李白二人“失意—得意”的循環往複和自由自在之間,體(ti) 會(hui) 生命的情動、權力意誌以及終極自由。這部動畫電影不但燃起了兒(er) 童在影院裏背誦唐詩的衝(chong) 動與(yu) 參與(yu) 熱情,也勾起了成人情感世界裏的感懷與(yu) 悸動,隨著高、李二人,進行全家狂歡、全影院空間狂歡,暫時從(cong) 常規的、謹小慎微的“第一生活”進入到狂歡的、自由的“第二生活”,向人的精神性烏(wu) 托邦之路行進。

  一位俄羅斯思想家曾經說過,美是愛的呈現,真是實現愛的途徑,愛是善的本質。電影《涉過憤怒的海》將家庭中愛的重要性,以寓言性的方式外化到大銀幕上,旨在探討什麽(me) 是“愛”,什麽(me) 是“真正的愛”,是給予物質,還是在心靈與(yu) 精神上進行交流與(yu) 溝通?電影借著兩(liang) 個(ge) 不同階層的家庭討論了此一問題,具有警世的意味:在物質極大豐(feng) 富且異化的當下,如果“愛”從(cong) 家庭空間中消失,也許帶來的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體(ti) 的毀滅,還將是整個(ge) 世界的幻滅。

  藝術化的電影感:作者電影的精神探索

  當消費主義(yi) 、市儈(kuai) 文化與(yu) 娛樂(le) 至死大行其道之時,藝術電影猶如一股山間清泉滌蕩人的心靈與(yu) 精神。與(yu) 2022年相比,國產(chan) 電影在藝術化處理方麵又向前更推進了一步,也出現了多部反映良好的藝術電影。其中有的在國際上獲得獎項,有的受到國內(nei) 觀眾(zhong) 的好評,如《白塔之光》《宇宙探索編輯部》《河邊的錯誤》《不虛此行》《傍晚向日葵》《二手傑作》等。

  這些影片,有的討論人的現代性問題,如《白塔之光》從(cong) 一位普通美食博主的日常生活入手,討論都市人與(yu) 公共空間、私人空間及空曠空間的關(guan) 係,在現代性與(yu) 文明化情境的驅使下,都市人因為(wei) 愈加的文明化、係統化而變得客氣、禮貌,最終導致的是人的主體(ti) 性、生命力與(yu) 權力意誌的流失,人和人的關(guan) 係亦變得人雲(yun) 亦雲(yun) 、隨波逐流,最後導致家庭結構的解體(ti) 、愛情的瓦解與(yu) 生命力的頹喪(sang) ,可以說這是一部討論“存在”與(yu) “虛無”的電影。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來臨(lin) ,年輕電影人亦開始關(guan) 注“生與(yu) 死”問題,《臍帶》從(cong) 蒙古族與(yu) 遊牧文化的角度來討論生死,以“反者道之動”的方式走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這是遊牧文化對待死亡與(yu) 愛的看法,整部電影在簡潔的畫麵與(yu) 簡單的人物間呈現了作者電影的認知、情感與(yu) 敘事張力,電影畫麵簡潔、敘事節製而情感充沛,體(ti) 現了電影感的魅力。同樣進行此類創作的還有《傍晚向日葵》,在純粹化的電影語言表達中,探討回憶、疾病與(yu) 生死問題,影片在貝拉·塔爾電影般凝重低沉的音樂(le) 節奏中行走、流淌,充滿了“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wei) 大”。

  電影《深海》在動畫創作的手段上運用了繁複的色彩,其光怪陸離的大寫(xie) 意畫麵構成了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既與(yu) 光譜藝術類似,又與(yu) 趙無極、朱德群的抽象繪畫接近,是中國山水的現代寫(xie) 意,既有東(dong) 方美學的寧靜,亦帶有西方美學中“酒神精神”的破壞力、摧毀力及創生力——“酒神精神具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和毀滅的意誌,因為(wei) 它在更深層次上展示了原始宇宙的力量”。《深海》中肆意揮灑的“粒子特效”創作形式,是具有中西雜糅特征的現代表達,如同趙無極對“風”“空和光線”表達的興(xing) 趣。趙無極認為(wei) 這些無形的“明淨”“純粹”更有意思,但他“不想‘再現’,而是想通過對形狀的並置與(yu) 組合,來重新找回那平靜水麵之上漂浮的氣流”。趙無極對“純粹”“無”與(yu) “氣氛”的關(guan) 注,對當下藝術電影的創作,尤其是對“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與(yu) “搏之不得”的“惚恍”之道,啟示了一個(ge) 新的探索之徑。(作者為(wei) 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

  (來源:北京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