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千姿)永春五裏古街:“海絲”重鎮重現繁華盛景
中新網泉州1月7日電(吳冠標)一條五裏古街,一部“海絲(si) ”輝煌史。昔日,福建泉州永春五裏古街作為(wei) “閩南商貿重鎮”,連接著海上絲(si) 綢之路與(yu) 內(nei) 陸,無數永春人從(cong) 這裏出發,成就了“無永不開市,開市五裏街”的傳(chuan) 奇。
許港碼頭、絲(si) 瓷古道、海客巷、十三階……擁有六百多年曆史的五裏古街是“海絲(si) ”文化、僑(qiao) 鄉(xiang) 文化、閩南文化的交融之地。它曾因“海絲(si) ”交通樞紐而繁華,也一度隨著時代變遷而消寂無聲。
7日,獲得全麵修繕的五裏古街正式開街迎客。如今的五裏古街,長約590米,數百棟百年前的騎樓建築重新矗立在街區兩(liang) 側(ce) ,由老宅改造而成的武術館、藝術館通透開闊,餐廳、文創基地、口袋公園點綴其間。
開街現場,人流如織,熱鬧非凡,永春老醋、佛手茶、永春蘆柑等攤位讓人目不暇接,永春白鶴拳表演引得叫好聲連連,仿佛昔日繁華盛景重現。
“今天,我們(men) 有幸見證這條千年古街重現人頭攢動、川流不息的盛景,重溫‘海絲(si) 繁華’的記憶。”泉州市副市長雷連鳴說,近年來,永春縣持續推進五裏古街修複改造工程,以曆史文化、僑(qiao) 鄉(xiang) 文化、非遺文化為(wei) 底色,通過“保護傳(chuan) 承”和“活化利用”,賦予了五裏古街新的生命和活力。
充滿厚重商貿曆史氣息的五裏古街也吸引到了台商的目光。台商王淑貞與(yu) 當地合作,在五裏古街簽下了三十多個(ge) 店麵,準備引進台灣青年入駐創業(ye) ,打造一個(ge) “台灣小商圈”。
“再過幾天我們(men) 引進的台灣青年就會(hui) 入駐店鋪,鹿港肉丸、台灣燒肉粽、高雄鹹湯圓這些台灣美食都會(hui) 一一在五裏古街出現。”王淑貞表示,青年們(men) 入駐後,她還將與(yu) 台灣的淡水老街現場連線直播,交流台灣與(yu) 永春的美食文化。“台灣也有很多這樣的老街,通過老街間的交流,我們(men) 不僅(jin) 能看到美食文化的異同,還能尋找到文化發展的脈絡。”
王淑貞認為(wei) ,五裏古街的商貿文化和曆史傳(chuan) 承,很適合台灣青年來此創業(ye) 。她希望把這個(ge) “小商圈”變成一個(ge) 台灣青年創業(ye) 示範區,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來到泉州,來到大陸。
此外,作為(wei) 著名僑(qiao) 鄉(xiang) ,永春現有海外華僑(qiao) 華人、港澳台同胞120多萬(wan) 人,馬來西亞(ya) 是永春人遷居南洋最早的集中地之一。2023年7月,永春五裏古街還與(yu) 馬來西亞(ya) 馬六甲曆史城區雞場街締結友好街區,推動兩(liang) 地文化、旅遊、經濟、商貿等領域深度合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