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十七個部門出台文件“喚醒”沉睡的數據 數據要素如何成為經濟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4-01-08 15:5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在1月7日舉(ju) 行的第25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多位業(ye) 界人士提及這份《行動計劃》。不久前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中,多項工作都提及了數據經濟。數據要素如何成為(wei) 我國經濟新動能的話題備受關(guan) 注。

  《行動計劃》是國家數據局成立一年來攜手相關(guan) 部門出台的重磅文件,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說,出台這份文件的目的就是讓“沉睡”的數據“活”起來,結合不同行業(ye) 的基礎條件和數據稟賦,挖掘和釋放數據要素典型領域應用場景,以場景為(wei) 牽引,推動數據要素供給和流通使用,加快數據要素化的進程,從(cong) 而更好實現數據的價(jia) 值,構建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要素的數字經濟。

  劉烈宏說,與(yu) 我國2015年出台的“互聯網+”行動相比,“數據要素×”實現了從(cong) 連接到協同、使用到複用、疊加到融合的轉變。一些行業(ye) 已經依靠數據要素提升了效率,找到新的增長點。

  劉烈宏舉(ju) 例說,在生命科學領域,長期以來,如何準確快速確定蛋白質三維空間的結構是一個(ge) 難題,但如今基於(yu) 海量、多元生物數據構建起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能夠在幾天甚至幾分鍾預測出以前要花費數十年才能得到的、具有高置信度的蛋白質結構,顛覆了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範式。

  他解釋說,推動“數據要素×”的行動,就是要通過推動數據在多場景的應用,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創造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培育發展的新動能,實現對經濟發展的倍增效應,從(cong) 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激活數據要素價(jia) 值的新階段。

  在劉烈宏看來,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多措並舉(ju) 推進《行動計劃》落實、落地。為(wei) 促進數據要素流通,還需要在製度建設、流通利用方式、收益分配機製,安全治理4個(ge) 方麵深化研究。

  在製度建設方麵,劉烈宏說,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國際上沒有通行做法可以借鑒,一方麵要鼓勵各地方、各部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另一方麵也要不斷完善和優(you) 化頂層設計,加快形成係統完整、科學合理、協調統一的數據基礎製度體(ti) 係。

  從(cong) 流通利用方式看,傳(chuan) 統交易市場中,往往通過物品的排他性占有,來控製其流向和使用方式。而明文數據的複製成本趨近於(yu) 零,一旦交易,賣方不僅(jin) 失去了對該數據的控製,還要承擔安全風險,這導致數據持有者“不願流通”,也“不敢流通”。劉烈宏說,這就需要加快建設數據基礎設施,建立可信流通的體(ti) 係,利用多方安全計算區塊鏈等技術,使供給方能夠有效管控數據使用的目的方式流向,實現數據流通“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計量”,保障數據安全,防範泄露的風險,實現數據可管可控。

  數據交易後產(chan) 生的收益如何分配也是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麵臨(lin) 的新問題。在劉烈宏看來,急需探索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分配機製。一方麵要發揮市場決(jue) 定性作用,通過供給和需求決(jue) 定市場價(jia) 格,通過交易價(jia) 格評價(jia) 貢獻、分配報酬,提高收益分配的效率;另一方麵也要發揮政府引導調節作用,避免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麵,不僅(jin) 要在數據產(chan) 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各項政策中予以通盤考慮,也需要建立激勵相容的機製。

  從(cong) 安全治理看,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廣覆蓋性、強滲透性,在對傳(chuan) 統生產(chan) 力的內(nei) 涵進行拓展和延伸的同時,對傳(chuan) 統監管模式提出了挑戰。劉烈宏表示,如何以合適的安全成本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高質量開發利用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如何提升監管的效能,構建兼顧活力與(yu) 秩序的數字治理體(ti) 係,需要各方共同的探索。

  中國工業(ye) 經濟學會(hui) 會(hui) 長江小涓關(guan) 注公共數據如何釋放有效價(jia) 值。她說,公共數據有體(ti) 量大、質量高、結構完整,以及累積時間長等特點,但目前存在開放、共享不夠,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公共數據的開放有兩(liang) 個(ge) 方向,一個(ge) 是開放共享,另一個(ge) 是開放利用。

  根據《“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在江小涓看來,要實現這一目標,既要重視數據要素廣泛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也要重視數據原生產(chan) 業(ye) 的發展;既要重視數據在國內(nei) 發揮乘數效應,也要重視跨界數據流動對開放帶來的乘數效應。江小涓解釋說,其中數據原生產(chan) 業(ye) 包括四大類,即數據和智能產(chan) 業(ye) 以及應用、數據計算和傳(chuan) 輸相關(guan) 的基礎設施、專(zhuan) 業(ye) 的數據生產(chan) 商,以及依托數據的創新產(chan) 業(ye) 。

  在江小涓看來,保持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需要短期的政策支持,更需要長期的新動能。我國是數據要素和數據市場的大國,能夠提供強勁的新動能,當下要以重點行業(ye) 和應用場景為(wei) 先導,加快數據要素賦能整體(ti) 經濟。同時也要在數據要素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數據原生產(chan) 業(ye) 發展之間保持關(guan) 注度的平衡,讓它們(men) 相互加持、相互增強。

  本報北京1月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見習(xi) 記者 尹希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