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築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堅實屏障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作為(wei) 我國出台的第一部專(zhuan) 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條例》充分體(ti) 現了黨(dang) 和國家對未成年人成長成才環境的高度重視,標誌著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治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法之所向,治之所歸。當前,隨著互聯網與(yu) 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的高度融合,網絡已逐漸成為(wei) 未成年人了解世界、汲取知識、休閑娛樂(le) 的重要平台。但由於(yu) 未成年人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對網絡風險的防禦能力不足等原因,使未成年人在享受互聯網便捷便利的同時,也麵臨(lin) 信息泄露、篡改、丟(diu) 失,網絡欺淩、網絡沉迷、危害身心健康等多重風險,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成為(wei) 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條例》的出台,以法律條款的形式將涉及未成年人網絡安全的網絡素養(yang) 促進、網絡信息內(nei) 容規範、個(ge) 人信息網絡保護、網絡沉迷防治等方麵都進行了清晰、明確的界定,切實用法治的規範、法律的權威築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堅實屏障。
良法善治,重在實施。維護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全社會(hui)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這項係統工程裏,同樣需要全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和共同行動。《條例》明確了國家有關(guan) 部門、社會(hui) 組織、家庭、學校等各方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方麵的責任義(yi) 務。各責任主體(ti) 唯有立足職責職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未成年人安全上網、科學上網的監督與(yu) 協調,做到既各負其責,又齊抓共管,才能共同撐起未成年人的網絡晴空。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條例》的出台,是深化網絡綜合治理、推進依法管網治網的重要舉(ju) 措。《條例》將違反規定需承擔的法律責任作了相關(guan) 說明,為(wei) 實施提供了更為(wei) 明確的法律依據,讓執法人員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此外,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並不是讓其“斷網”“戒網”,關(guan) 鍵在於(yu) 良性引導,讓他們(men) 深刻認識到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豐(feng) 富多彩的網絡世界“暢遊”時,要始終牢記文明上網、綠色上網。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guan) 乎億(yi) 萬(wan) 家庭的幸福安寧,關(guan) 乎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條例》的出台為(wei) 推進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事業(ye) 奠定了法治基礎,用法治築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堅實屏障,為(wei) 廣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劉獻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