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民呼我為” 建好完整社區
【光明時評】堅持“民呼我為(wei) ” 建好完整社區
【光明時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社區是基層基礎。隻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近日,有媒體(ti) 來到杭州市西興(xing) 街道繽紛社區,點讚西興(xing) 完整社區建設經驗。
所謂完整社區,就是從(cong) 幼兒(er) 園、社區、醫院、老年服務站到菜店、食堂、理發店等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設施場所齊備完整的社區。2022年10月,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區服務功能。浙江省一以貫之堅持“民呼我為(wei) ”思想,把人民群眾(zhong) 的呼聲作為(wei) 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cong) “硬件”和“軟件”兩(liang) 個(ge) 方麵推進完整社區建設。目前,杭州市製定了完整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每年的創建目標。到2025年底,杭州市計劃累計創建完整社區約500個(ge) ,覆蓋40%左右的城鎮社區。
堅持“民呼我為(wei) ”,建好完整社區,是對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詮釋。2018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時表示,“社區是黨(dang) 委和政府聯係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的神經末梢,要及時感知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決(jue) ”。完整社區建設應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依托公共服務精準供給,滿足差異化民生訴求,既要加快構建數據驅動型的公共服務供給新形態,促進公共服務供給由“被動受理”向“前置推送”轉變,實現對差異化民生需求的提前感知、提前研判、提前服務,分類施策、精準回應,又要依托群眾(zhong) 路線、借助黨(dang) 群力量和網格隊伍,解決(jue) 算法無法有效捕捉的“微小”難題,推動公共服務應用場景創新,實現民生保障效率與(yu) 公平的有機統一。
堅持“民呼我為(wei) ”,建好完整社區,是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hui) 治理共同體(ti) 的重要基礎。一方麵,完整社區建設應統籌兼顧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與(yu) 社區營造,既要全麵加強黨(dang) 在社區治理體(ti) 係中的集中統一領導,將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與(yu) 社區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深度融合,形成社區建設效能,也要深化“黨(dang) 建+社區治理”運行機製,拓展“雙報到”製度,推動社區黨(dang) 員“社工化”,切實增強黨(dang) 員誌願服務的專(zhuan) 業(ye) 性。另一方麵,基層社區事務大多很繁雜,單靠政府是幹不了、也幹不好的,必須充分發揮社會(hui) 各方麵作用,激發全社會(hui) 活力,群眾(zhong) 的事同群眾(zhong) 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參與(yu) 。完整社區建設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用更加專(zhuan) 業(ye) 化、標準化、精細化的公共服務,將處於(yu) 原子化狀態的居民組織起來,激發他們(men) 的主體(ti) 精神與(yu) 責任意識,同時要提高社會(hui) 組織服務質量、發揮社會(hui) 工作站專(zhuan) 業(ye) 平台作用、提升社區基金慈善效益,最大限度激勵多元主體(ti) 持續參與(yu) 共建共治共享。
堅持“民呼我為(wei) ”,建好完整社區,是樹牢正確政績觀的集中體(ti) 現。一方麵,共產(chan) 黨(dang) 人必須牢記,為(wei) 民造福是最大政績。完整社區建設應尊重群眾(zhong) 需求,發揚好調查研究優(you) 良作風,善於(yu) 多聽多看多思多問,及時洞察基層社會(hui) 中的“民情”變化,捕捉“默會(hui) 知識”,真正知曉群眾(zhong) 日常生活、地方文化習(xi) 俗和地區差異,堅決(jue) 不做那些隻“作秀”不“做事”的表麵文章、重“麵子”不重“裏子”的形象工程、“造勢”不“造福”的虛假政績。另一方麵,對長期任務,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滴水穿石,久久為(wei) 功。完整社區建設不能停留在對考核指標的追求上,更不能盲目將其他地方的經驗與(yu) 亮點做法直接“移植”過來,而是要深刻理解社區建設的客觀規律,並掌握好利用好規律,杜絕裝樣子、搞花架子、盲目鋪攤子。更重要的是,要強化係統思維和戰略謀劃,以謀全局的站位來謀一域,自覺將每一項具體(ti) 的社區建設工作都放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通盤考慮,正確處理好短期利益與(yu) 長期利益、局部利益與(yu) 全局利益、個(ge) 人利益與(yu) 集體(ti) 利益之間的關(guan) 係。
天下大事必作於(yu) 細。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wan) 戶,我國國家治理體(ti) 係的一個(ge) 優(you) 勢就是把城鄉(xiang) 社區基礎築牢。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必須把社區建設成為(wei) 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家園,成為(wei) 各族群眾(zhong) 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作者:徐 暢,係浙江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委黨(dang) 校基地研究員、浙江省“八八戰略”創新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