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持續營造民企“敢投”環境

發布時間:2024-01-12 14:26:00來源: 經濟日報

  全國工商聯近期麵向14萬(wan) 家民營企業(ye) 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超九成樣本企業(ye) 認為(wei) 2023年營商環境有所改善,41.6%的企業(ye) 表示將在2024年擴大投資,比2023年實際新增投資的企業(ye) 占比高出8.8個(ge) 百分點。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上升,加上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等因素影響,一些民營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困難。在此背景下,民營企業(ye) 投資意願呈現向好趨勢並非易事,也絕非偶然。從(cong) 大勢看,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蘊藏的機遇讓許多民營企業(ye) 躍躍欲試,一係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為(wei) 民營企業(ye) 迎難而上增添了底氣。

  從(cong)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到各部門出台的配套舉(ju) 措,既聚焦民間資本參與(yu) 重大項目、工程建設招標投標、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釋放出“知其難”的信號;又明確具體(ti) 負責部門,發布多批項目清單,搭建推介平台,展現出“解其難”的誠意。

  但也要看到,目前民企投資總體(ti) 信心仍有待提升,一些企業(ye) 麵臨(lin) 用地用能等關(guan) 鍵要素受製約、不合理門檻限製、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緩慢等問題。這就要求各地各部門加大力度出實招辦實事,讓民企投資不僅(jin) “有得投”“投得好”,還要“穩得住”。

  隨著民間資本參與(yu) 更多重大項目、深入更多行業(ye) 領域,有關(guan) 部門要跟進服務。一方麵,要及時發布相關(guan) 項目、行業(ye) 發展規劃、產(chan) 業(ye) 政策、投資管理要求等信息,做好政策解讀、業(ye) 務對接等工作,幫助民營企業(ye) 更好了解項目、進行投資決(jue) 策。另一方麵,要注意暢通民營企業(ye) 投資問題反映渠道,搭建直訴平台,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其在項目前期準備、項目推進實施等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建立健全問題“收集—辦理—反饋”閉環機製,提高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對具體(ti) 問題要盡快解決(jue) ,對共性問題要研究做好製度規則的“立改廢釋”。

  要支持民間資本參與(yu) 創新平台建設。鼓勵民營企業(ye) 承擔重大科技任務,充分發揮其在把握創新方向、推動應用轉化等方麵的優(you) 勢,加大科研投入。民企製造業(ye) 投資一直保持著較強韌性,應加大對民間投資技術改造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其應用先進技術,加快設備更新升級,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

  此前有的地方積極推進民間資本進入垃圾焚燒、汙水處理等公用事業(ye) 領域,有的地方全麵推進“分層式”供地模式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這表明,各地還需實事求是、因地製宜地采用創新思路、市場辦法、改革舉(ju) 措,完善有利於(yu) 民間投資的良好環境。

  政策千萬(wan) 條,落實第一條。要壓實各相關(guan) 方麵責任,確保政策不空轉,避免出現過頭承諾與(yu) “空頭支票”問題,切實增強民營企業(ye) 投資的安全感和獲得感。

  金觀平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