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骨幹”領銜 “立項”攻關 ——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黨委提升領戰能力聞思錄

發布時間:2024-01-23 15:11:00來源: 解放軍報

  新年伊始,北部戰區空軍(jun) 航空兵某旅作戰研究室座無虛席,一場協同訓練課題的項目評審答辯會(hui) 火熱進行。

  “隊友在哪裏?我們(men) 彼此的優(you) 勢又是什麽(me) ?體(ti) 係支撐帶來了什麽(me) ?”麵對評審人員的接連提問,參加答辯的項目負責人、該旅尤副參謀長,從(cong) 指揮模式、協同戰術和能力生成等角度,逐條闡述課題研究成果。

  “推行‘項目製’課題攻關(guan) 模式,是強化黨(dang) 委領戰能力的一個(ge) 抓手。”該旅政委說,“項目製”課題攻關(guan) 模式以領導幹部這個(ge) “關(guan) 鍵少數”為(wei) 主體(ti) ,鼓勵黨(dang) 委委員揭榜掛帥、領銜攻關(guan) ,緊盯練兵備戰中存在的敵情研究不深入、方案計劃不完備、人才儲(chu) 備不充足、戰場應用不實用等難點弱項逐個(ge) 攻克,強化黨(dang) 委領導備戰打仗能力。

  黨(dang) 委委員切實“擺進去”研戰研訓,拿出解決(jue) 問題的真招實策

  清晨,朝霞漸漸染紅了天際,北疆某空域戰鷹呼嘯,一場多機型協同訓練拉開帷幕。

  “發現目標!”接到地麵指揮所通報後,正駕機巡弋的尤副參謀長研判認為(wei) ,兄弟單位戰機處於(yu) 攻擊的有利位置。

  然而,在複雜電磁環境下,尤副參謀長與(yu) 友機通信鏈路出現短時中斷。電光石火間,由於(yu) 信息傳(chuan) 遞不及時,貽誤了最佳行動時機,任務被判定失敗。

  “雖然是和兄弟單位攜手訓練,但是還存有‘各自為(wei) 戰’思想,配合生疏……”“麵對複雜環境,通聯手段單一,缺少應急預案……”該旅黨(dang) 委議訓會(hui) 上,尤副參謀長反躬自省、查擺不足。黨(dang) 委一班人一致認為(wei) ,製約部隊戰鬥力建設的堵點,正是黨(dang) 委集智攻關(guan) 、創新求解的發力點。

  那次失利後,該旅黨(dang) 委成立協同訓練課題項目組,尤副參謀長擔任項目負責人,領銜攻關(guan) 。以前遇到訓練難題,更多的是靠飛行員自行探討研究,解題效率不高。如今從(cong) 黨(dang) 委層麵正式立項,黨(dang) 委委員切實“擺進去”研戰研訓,拿出解決(jue) 問題的真招實策。

  很快,項目組成員發現,溝通不及時、協調不順暢、聯合不默契隻是表象,深層次原因是與(yu) 兄弟單位指揮溝通中存在“方言”,在領會(hui) 對方戰術意圖時總是“慢半拍”。

  “把兄弟單位指揮員請過來,雙方統一標準,建立一套通用易懂的協同訓練‘普通話’!”尤副參謀長代表項目組向該旅黨(dang) 委提交建議。

  “旅黨(dang) 委最終采納了這條建議。後來的事實證明,成效明顯。”該旅政委說,從(cong) 近些年參加的演訓任務來看,無戰不聯,無聯不勝,“聯”的主基調貫穿始終。議訓時如果隻盯著自己的“一畝(mu) 三分地”,很難有效提高體(ti) 係作戰水平。

  翻看該旅黨(dang) 委領戰“項目製”計劃推進表可以發現,黨(dang) 委領導分工與(yu) 任務分隊深度捆綁在一起,以演訓任務為(wei) 牽引開展針對性研究籌劃,動態修訂多套行動方案,不斷探索改進備戰工作的方法手段。

  如今,多位旅黨(dang) 委委員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常態化嵌入練兵備戰的工作落實中。在領銜攻關(guan) 的同時,深刻反思自身在謀戰研戰和管訓抓訓過程中存在的差距與(yu) 不足,“人人抓備戰、時時務打仗”蔚然成風,黨(dang) 委領戰動能充分釋放。

  領導幹部振翅領飛,訓練轉型升級闖出新路

  塞外草原,天高雲(yun) 淡,一場自由空戰訓練打響。強強對決(jue) ,互設險局,紅藍雙方不拘泥於(yu) 常規套路,不斷變化戰術,不時飛出極限數據,勝負幾度易手。

  塔台內(nei) ,擔任飛行指揮員的肖副旅長眉頭緊鎖,盯著最新研發應用的某係統,實時跟蹤數據變化,精確指揮空中戰機。

  “新係統實現了實時數據的快速傳(chuan) 輸。”肖副旅長說,為(wei) 了消除過去空地信息傳(chuan) 輸中的幾秒鍾“時差”,他帶著項目組攻關(guan) 研發了大半年。

  “現代戰爭(zheng) 進入‘秒殺’時代,幾秒鍾的延遲‘時差’,很可能造成戰場態勢上的‘逆差’。”議訓會(hui) 上,一名黨(dang) 委委員的話令大家陷入沉思。最終,大家達成共識:把攻克空地信息傳(chuan) 輸延遲問題列為(wei) 課題項目,集智攻關(guan) ,盡快答好這道“必答題”。

  “現實需要,黨(dang) 委支持,我第一個(ge) 揭了榜!”回憶起揭榜的那一刻,肖副旅長依然有些興(xing) 奮。

  一場技術攻堅戰打響了。肖副旅長帶領項目組成員,把某一類數據通過技術手段嵌入原有係統中。雖然導入成功,但問題隨之而來——傳(chuan) 輸過程中依然存在延遲且穩定性較差。

  “一條路走不通,就該‘更換賽道’繼續研究。”眼看項目一籌莫展,肖副旅長鼓勵大家換個(ge) 思路。

  很快,他們(men) 將目光投向某係統,嚐試將兩(liang) 個(ge) 係統的數據“橋梁”打通。在進一步研究中卻發現,兩(liang) 套係統研發邏輯不一致,想要通聯順暢存在層層技術壁壘。

  站在對麵的“戰友”,就是無法拉進“群聊”,大家心急如焚。肖副旅長帶領項目組反複論證測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經過多方“取經”,新係統順利誕生。

  投入應用後不久,新係統迎來“大考”。驗證演練當天,一架架戰機穿雲(yun) 破霧。突然,新係統告警聲響起,該旅某飛行大隊王大隊長根據告警提示,快速操作,高速機動,成功將特情化解。

  這一操作的動作很小,就像駕駛員輕打方向盤一樣平常,但發揮了大作用。這讓王大隊長很興(xing) 奮——成功實施驗證飛行,真切感受到了科技賦能帶來的訓練之變。新係統的應用,解決(jue) 了製約飛行員的訓練難題。

  領導幹部振翅領飛,訓練轉型升級闖出新路。目前,肖副旅長帶領這個(ge) 項目組已先後7次對係統進行升級,實現了20多項功能,利用係統累計處置相關(guan) 問題30多個(ge) ,研究成果已經在多個(ge) 同類型航空兵部隊中推廣使用。

  一道道戰鬥力“溝壑”,必須在“那一天”來臨(lin) 前填平

  那次“敗北”經曆,該旅機務大隊領導至今記憶深刻——

  空軍(jun) 組織數支部隊開展戰機快速出動比武。機翼下,該旅機務官兵分工明確、默契配合,一連串操作行雲(yun) 流水。成績顯示,比上次比武奪冠時還快了半分鍾。

  “這成績,穩了!”就在大家期待衛冕時。兄弟單位“彎道超車”,以更大優(you) 勢奪冠。

  在最拿手的課目上遭遇“滑鐵盧”。該旅黨(dang) 委直接把黨(dang) 委會(hui) 開到了“夏北浩榮譽室”,對著英雄的銅像檢討反思。

  “夏北浩,是空軍(jun) 機務戰線上的一麵旗幟,絕不能讓這麵旗幟在我們(men) 手裏倒下。”該旅政委一針見血地指出,必須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ge) 唯一的根本的標準,立足險局、危局、困局,把各種情況實案化融入演練全程,著力提升部隊打贏能力。

  會(hui) 後,以“項目製”為(wei) 牽引,比武場上失利暴露出的問題被形成一個(ge) 個(ge) “子項目”,黨(dang) 委委員牽頭,空勤、裝備、後勤等各條戰線上的專(zhuan) 業(ye) 骨幹領題研究,一分一秒地縮時增速。

  記者走進“夏北浩模範機務中隊”,大家正圍繞“如何進一步提升戰機快速出動能力”課題項目進行討論。

  “操作流程上,再做減法還能縮短幾秒?”一個(ge) 問題拋出來,幾名專(zhuan) 業(ye) 技師便伏案低頭,盯著手裏的演算紙快速計算起來。

  “通電過程中還有哪些程序能夠優(you) 化?”緊接著,幾名工程師對照著數米長的圖紙“跑”起了基礎電路圖。

  “好久沒有做這麽(me) 基礎的研究了,感覺回到了10多年前剛‘放單’的時候。”機務大隊領導興(xing) 奮地說,為(wei) 了練好“快”字訣,前段時間,他帶領項目團隊研發了一款戰機移動設備。

  機務大隊領導解釋說,設備原理並不複雜,但很實用。戰時可以使著陸受損戰機坐上“輪椅”,快速拖離跑道,最大程度減少跑道“交通擁堵”,實現戰機快速起降。

  一道道戰鬥力“溝壑”,必須在“那一天”來臨(lin) 前填平。該旅一位副旅長說,課題項目有大小,打贏目標都一樣。

  在該旅黨(dang) 委一班人帶領下,崗位不分大小,人人想領題立項、個(ge) 個(ge) 敢揭榜掛帥。為(wei) 了能夠提高加油速度,不給機務保障“拖後腿”,該旅油料專(zhuan) 業(ye) 項目團隊開啟了技術革新活動。經過一次次調試驗證,最終他們(men) 成功改進出一款新的加油設備,加油時間大幅縮短。該旅油料技師王科楠信心滿滿地說:“這個(ge) ‘加油槍’,就是我們(men) 油料員的武器。好槍就要快上膛,快擊發。”

  “從(cong) 刀尖到刀把,從(cong) 空戰對抗到後勤保障,全流程、全鏈條設項攻關(guan) ,揭榜掛帥,一批製約戰鬥力生成的問題逐一解決(jue) ,一群能打善研的‘領頭雁’脫穎而出。”該旅政委說。

  前不久,多架戰機執行轉場駐訓任務,機務官兵快速打包上百種裝備設備,伴隨保障至演訓任務一線。鑽氣道、爬機翼蒙皮、換機械部件……大家憑著過硬業(ye) 務本領,排除多起故障隱患,圓滿完成任務,擦亮了“夏北浩傳(chuan) 人”的名片。 (解放軍(jun) 報記者 任旭 劉寶瑞 特約記者 王學峰 通訊員 王立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