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年輕人“押題”春晚,導演不必“汗流浹背”

發布時間:2024-01-29 14:4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春晚押題”大賽開始了。這幾天刷到的一些短視頻片段,讓我差點以為(wei) 今年的春晚節目提前開播了。

  有一條畫風是這樣的:大學生或博主扮演“主持人”,介紹語言類節目《公主催婚,汗流浹背》。鏡頭一轉,“演員”念著押韻順口溜亮相了。有門、有沙發、有茶幾,還有巨大的“假背景”,叉腰怒目的母親(qin) 和麵露苦色的孩子相對而立,接下來情節還沒播到,已被彈幕預告得八九不離十。

  “押題”春晚的作品中,盡是一年網絡熱梗“拚盤”——“隻知道大米小米,哈基米是什麽(me) 米”“你是i人我是e人,我們(men) 是相親(qin) 相ie家人”。劇情的關(guan) 鍵停頓處,總有適時的鏡頭切換,對準圍坐在紅色圓桌旁的三兩(liang) “觀眾(zhong) ”,給出叫好、大笑和鼓掌的特寫(xie) 鏡頭。

  有人評價(jia) :得!留給導演的創意可不多了!

  還有一些年輕人把他們(men) 鑽研的“節目公式”拍出了短片。這套公式的精髓是固定的情緒流程,不需要具體(ti) 的語言,哪怕全程台詞隻重複“餃子”二字,視頻裏的主人公也能完整演繹一個(ge) 小品。

  且看B站上播放量超900萬(wan) 的《二進製小品》,身穿軍(jun) 大衣和環衛工製服的主角們(men) 念著 “餃子餃子餃餃子”,語調抑揚頓挫,踱至舞台中央,向觀眾(zhong) 拜年;隨後便是兩(liang) 人與(yu) 身著西服的大哥展開爭(zheng) 論,情緒到達頂點後,“餃子”聲又隨著煽情的背景音樂(le) 轉為(wei) 哭腔,最終矛盾化解,三人做出示意“包餃子”的動作,收束、結尾。

  這種反諷引得一眾(zhong) 網友捧腹,稱春晚導演一定已經看得“汗流浹背”。

  網絡平台上,調侃春晚的作品從(cong) 來不少。2024年,這場“共創”來得比往年更早了一些,一些年輕人主動出擊,表達了對於(yu) 語言類節目僵化套路的不滿,“八股小品”被拆分成矛盾激發、共訴苦衷、冤家化解、皆大歡喜的固定段落。收尾時,則是刻意製造淚點。

  除了“押題”,年輕人還剪輯“自製春晚”,表達他們(men) 的期待。節目單裏有周傑倫(lun) 、鳳凰傳(chuan) 奇等熱門歌手的爆火熱曲,有《主角與(yu) 配角》《吃麵條》等一眾(zhong) 經典小品,也有《唐宮夜宴》《隻此青綠》等好評國風舞劇,甚至還有潮流的舞蹈表演,可謂是群英薈萃、貫通中西,光是瀏覽節目名,經典畫麵和語錄就已經可以在腦中自動播放。

  其實,“押題”春晚,隻是希望它更好。我們(men) 討論春晚及其價(jia) 值,正是因為(wei) 在我們(men) 的文化基因裏,全家團聚,燈火可親(qin) ,是年味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隻是一台晚會(hui) ,更是集體(ti) 記憶中的重要錨點,承載著年複一年的美好祝願,對春晚的調侃與(yu) 想象也已經構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語言類節目中,人們(men) 不喜歡刻意的煽情,不滿老梗頻現,以及講故事靠喊、強行切入的說教,更希望在這台具有象征意義(yi) 的晚會(hui) 裏,看到接地氣的真實和時代性的注腳。

  經典小品《吃麵條》在需要笑聲、需要放鬆的1984年橫空出世,奠定了小品娛樂(le) 民眾(zhong) 、帶來快樂(le) 的真諦;“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造梗、反諷兩(liang) 不誤;《愛的奉獻》《思念》等歌曲至今仍在傳(chuan) 遞愛與(yu) 力量……春晚的複古潮歸結到底是我們(men) 對於(yu) “讓文藝出彩、讓快樂(le) 簡單、讓真情自然”的呼籲。

  當然,我們(men) 知道,辦好春晚真的很不容易,要兼顧小孩子、青少年、中老年,他們(men) 的年齡跨度超越半個(ge) 世紀。

  更難的是,曾幾何時,人們(men) 文化生活匱乏,看春晚成為(wei) 一年難得的文化盛宴。而在多元文化並存的現今,春晚不再是除夕跨年時人們(men) 文娛消遣的唯一選擇。家人圍坐,電視大屏播放春節聯歡晚會(hui) ,愛好二次元的哥哥們(men) 手捧“B站”自製的跨年晚會(hui) 節目開小差。家族微信群裏紅包雨引起陣陣騷動,若拿新聞術語講,我們(men) 家的除夕團聚夜早已擁抱了“複媒體(ti) ”時代,體(ti) 會(hui) 著“創新型”年味。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春晚這一麵向全民的文化產(chan) 品的確麵臨(lin) 著編排的難題。

  在除夕這個(ge) 闔家團聚的難得閑暇,我們(men) 對春晚的要求並不多。希望講好每個(ge) 普通人的故事,艱辛與(yu) 喜悅能被看見,日常生活的溫馨場景能被複現,希望能夠驕傲地作為(wei) 中華兒(er) 女的一分子,得到最真摯的新年祝願。而這些,才是春晚這場全民盛典獨一無二的價(jia) 值,是所有人共同期待的歲末答卷。

  劉欣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