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碩士生成了非遺的“忘年交”
“你們(men) 的掛件是怎麽(me) 做的?我想作為(wei) 新年禮物送給太平鼓隊員。”2024年年初,北京舞蹈學院碩士生黃詩穎將京西怪村太平鼓形象的鑰匙扣和中英版訓練教材寄到怪村後,收到了怪村太平鼓傳(chuan) 承人的消息。雖然實踐已經結束,但黃詩穎一直和怪村太平鼓傳(chuan) 承人保持著聯係。
2023年6月,黃詩穎和北京舞蹈學院的5名碩士研究生組建起“靈秀鄉(xiang) 音”實踐隊,前往位於(yu) 北京市豐(feng) 台區王佐鎮西南部的怪村,調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京西怪村太平鼓。或許實踐隊的6個(ge) 姑娘自己都沒想到,這場鄉(xiang) 村實踐讓她們(men) 和非遺舞蹈結成了“忘年交”。
實踐隊隊長、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學專(zhuan) 業(ye) 碩士生謝威介紹,京西怪村太平鼓是北京市的傳(chuan) 統民俗舞蹈,這種舞蹈動作小巧、節奏明快,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槌,在多人組成的隊伍中邊喊節奏邊起舞,可以很好地活躍氛圍,而且簡單易學,場地不受限製,為(wei) 當地居民喜聞樂(le) 見。
回想起初到怪村時的場景,謝威仍然記憶深刻。在一個(ge) 農(nong) 家小院中,京西怪村太平鼓第三代傳(chuan) 承人、70多歲的呂翠琴身著粉紅色的演出服,在多人組成的隊伍中邊喊節奏邊起舞。她正在做的動作套路是“穿花籬笆”,男女演員你來我往,繞“8”字形狀。配合著鼓點,演員們(men) 擊鼓起舞,十分熱鬧。
暑假期間,實踐隊隊員每兩(liang) 周到怪村一次,當時天氣格外炎熱,氣溫經常能達到38℃。實踐隊隊員左手用指根抵住鼓麵,右手敲鼓,腰和眼睛都要緊跟太平鼓移動;“叫鼓”時,必須打到鼓心,用小臂帶動手腕;“抹鼓”時左腳必須先往旁邊跨一步……烈日下,呂翠琴精力充沛,耐心地指導隊員們(men) 。一套動作下來,大家滿身都是汗。回到學校後,實踐隊隊員還會(hui) 在校內(nei) 的舞蹈教室進行練習(xi) 。
實踐隊隊員黃詩穎對京西怪村太平鼓的舞蹈套路如數家珍,一共有12種套路,包括“叫鼓”“穿花籬笆”“鬥公雞”“三人兩(liang) 頭忙”等,這些套路動作各異,其背後的故事也豐(feng) 富多彩。“穿花籬笆”套路呈現的是過去農(nong) 村製作花籬笆的工藝,“鬥公雞”套路模仿的是村裏公雞振翅、互鬥的情景,“拉抽屜”套路與(yu) 過去做飯拉風箱的動作有關(guan) ……
黃詩穎記得,“每次教學前,呂翠琴老師會(hui) 和我們(men) 講述‘焉焉’的故事,我們(men) 迷迷糊糊聽了好幾次才知道,原來方言‘焉焉’是擬聲詞,是過去的意思,她用講故事的方式將過去的農(nong) 村生活生動地呈現在我們(men) 麵前,怪村太平鼓的動作也由此生發”。
“每學習(xi) 一個(ge) 舞蹈套路,我們(men) 都像在‘解鎖’一個(ge) 農(nong) 事趣聞。”黃詩穎說。
在3個(ge) 月的實地調研中,實踐隊隊員與(yu) 怪村太平鼓結下了深厚的情緣,也基本掌握了怪村太平鼓的動作、套路與(yu) 風格特點。本以為(wei) 這次調研會(hui) 順利結束,實踐隊隊員也準備將學習(xi) 到的東(dong) 西寫(xie) 進調研報告,並提交課堂作業(ye) 。
但實踐隊隊員與(yu) 呂翠琴在2023年8月末的一次溝通打破了她們(men) 本來的想法。呂翠琴與(yu) 怪村太平鼓第四代傳(chuan) 承人王娟告訴實踐隊隊員,目前怪村太平鼓麵臨(lin) 著嚴(yan) 重的傳(chuan) 承危機,一方麵,雖然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了資金和場地支持,為(wei) 他們(men) 拍攝了宣傳(chuan) 片,但傳(chuan) 播效果有限,另一方麵,缺乏專(zhuan) 業(ye) 的舞蹈訓練教材,不利於(yu) 其他人學習(xi) 。
得知這些後,謝威開始反思,自己和隊員們(men) 這次調研是為(wei) 了交作業(ye) ,還是希望真正服務鄉(xiang) 村非遺舞蹈傳(chuan) 播?謝威與(yu) 實踐隊其他隊員商量後,決(jue) 定調整原有計劃,除了撰寫(xie) 調查研究報告外,加入拍攝舞蹈宣傳(chuan) 片和製作舞蹈教材兩(liang) 個(ge) 任務。
麵對傳(chuan) 播方式單一及缺乏專(zhuan) 業(ye) 教材問題,實踐隊隊員在搜集了大量曆史資料後,拍攝了舞蹈宣傳(chuan) 片《鼓舞聲聲,奏響太平》,把怪村太平鼓的曆史、舞蹈套路等用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並主動聯係公眾(zhong) 號平台進行知識普及與(yu) 非遺宣傳(chuan) 。在呂翠琴口傳(chuan) 身教的基礎上,實踐隊隊員還為(wei) 怪村太平鼓配備了文字版和視頻版舞蹈訓練教材,詳細闡述了動作含義(yi) 、鼓點節奏、技法要領等,為(wei) 想學習(xi) 這種舞蹈的人提供了一份可參考的資料。
當實踐隊隊員把成果遞交到傳(chuan) 承人手中時,呂翠琴和王娟非常高興(xing) 。謝威認為(wei) 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們(men) 意識到了作為(wei) 北舞學子應該承擔的責任”。
對於(yu) 實踐隊隊員們(men) 來說,怪村太平鼓是一份來自怪村的珍寶。這項國家級非遺舞蹈,帶著濃鬱的鄉(xiang) 土氣息,更飽含非遺傳(chuan) 承人的熱愛與(yu) 堅守。這一段傳(chuan) 承故事,是實踐隊與(yu) 怪村太平鼓的共同記憶。
在2023年年末的一場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活動總結分享會(hui) 上,黃詩穎將實踐隊與(yu) 怪村的故事分享給了來自不同高校的大學生們(men) 。黃詩穎覺得,非遺傳(chuan) 承不是冰冷的任務,而是一種有溫度的交互。傳(chuan) 承不僅(jin) 僅(jin) 是傳(chuan) 承舞蹈的動作,更要傳(chuan) 承它的精氣神,傳(chuan) 承祖祖輩輩的情感積澱和文化記憶。身為(wei) 青年學生的她們(men) 有責任挑起傳(chuan) 承非遺的擔子,也更應去探索創新的方式助力鄉(xiang) 村文化發展。
如今,謝威遠赴奧地利學習(xi) 舞蹈,回憶起這段在怪村的經曆,仍然覺得十分奇妙。在一次次的學習(xi) 與(yu) 碰撞中,非遺舞蹈與(yu) 鄉(xiang) 村文化煥發出新的光彩。她也希望回國後,能和怪村的村民與(yu) 實踐隊隊員一起,圍圈而聚,打著鼓點,哼著小曲,隨節奏再次起舞。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徐丹陽 實習(xi) 生 劉德熙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