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把“路”修到低空去 讓低空經濟飛得更好更遠

發布時間:2024-01-30 11:06: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讓低空經濟飛得更好更遠

  本報記者 楊俊峰

  冰封大山裏,重載無人機空中“禦劍”,輕鬆將高空中高壓線上的冰層敲下;千畝(mu) 棉田上,農(nong) 業(ye) 無人機“漫步”空中,有條不紊地收集土壤和農(nong) 作物的實時信息,幫助農(nong) 戶“精準作業(ye) ”;火災現場,消防無人機在空中噴出高壓水柱,成功“製服”十幾層樓上的大火;電影拍攝現場,影視無人機從(cong) 天空俯衝(chong) 而下,用高清攝像頭記錄一個(ge) 又一個(ge) 精彩畫麵……隨著無人機在各行各業(ye) 的應用普及,低空經濟正在走進大眾(zhong) 視野,為(wei) 交通物流、文旅融合等應用場景不斷賦能。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發布的《關(guan) 於(yu) 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低空”指距正下方地平麵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下,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至4000米的空域。

  “低空經濟”則是以低空空域為(wei) 依托,以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涉及低空飛行、航空旅遊、支線客運、通航服務、科研教育等眾(zhong) 多行業(ye) 的經濟概念,是輻射帶動效應強、產(chan) 業(ye) 鏈較長的綜合經濟形態。

  “發展交通運輸平台經濟、樞紐經濟、通道經濟、低空經濟”,2021年2月,低空經濟被寫(xie) 入《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從(cong) 農(nong) 業(ye) 植保到電力巡檢,從(cong) 物流配送到旅遊觀光,從(cong) 環境監測到應急救援,低空經濟賦能千行百業(ye) ,不斷催生新業(ye) 態。激發市場力量,提供政策保障,加強技術支撐,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中國正從(cong) “新”出發,充分激發低空經濟潛力,讓低空經濟飛得更好更遠。

  把“路”修到低空去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樸素的話,從(cong) 不過時。

  發展低空經濟,通俗地說,就是把“路”修到低空去。在這條新“路”上,同樣會(hui) 出現“路上的車”、“開車的人”、因“路”而富的產(chan) 業(ye) 。曾經因為(wei) 地麵上縱橫交錯的道路而興(xing) 起的繁榮,同樣將是未來低空經濟裏蘊藏的廣闊機遇。

  未來的上班路什麽(me) 樣?

  出門“打飛的”,曾經似乎還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就在今年,深圳“空中的士”的版圖持續上新,從(cong) 坪山燕子湖會(hui) 展中心飛往福田CBD(中央商務區)的通勤航線,將兩(liang) 地間的出行時間從(cong) 地麵的60分鍾縮短到了13分鍾;在安徽,全球首款商業(ye) 落地的無人駕駛飛行器,在合肥駱崗公園正式實現常態化飛行。用空中通勤告別上下班的擁堵,這樣的場景正離我們(men) 越來越近。

  未來的快遞外賣什麽(me) 樣?

  外賣小哥變成外賣飛手,不再需要風裏雨裏奔忙;無人機送貨到家門口,再偏遠的地區也可以進村入戶;配送效率從(cong) “天”變成“小時”,生鮮產(chan) 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戶手中。對於(yu) 物流這項最要求速度的產(chan) 業(ye) ,低空將成為(wei) 最佳解決(jue) 方案。

  未來的公共服務什麽(me) 樣?

  在森林密集區域,直升機快速出動、空中滅火,監控森林火情;在醫院的樓頂,麵臨(lin) 危急情況的患者,迅速通過直升機轉移救援;在農(nong) 林山區,行業(ye) 無人機來回穿梭,迅速完成山林的掃描和各項數據監測,智能生成數據回傳(chuan) 並相應處理。更加智慧、更加安全的公共服務正逐步落地。

  以山地運輸為(wei) 例,作為(wei) 國內(nei) 山嶽型景區典型代表的安徽省黃山風景區,為(wei) 有效解決(jue) 山地物資運輸難題,運用大疆運載無人機開辟無人機運輸航線,有效緩解了山上山下物資運輸壓力。而此前,黃山景區每年4月到11月旅遊旺季時日均15—20噸的物資運輸需求,隻能通過人力加索道二次運輸的方式進行運送,麵臨(lin) 著傳(chuan) 統運輸方式運力不足、勞動強度大且運輸能力難以持續增長等問題。

  據統計,黃山風景區在遠離行人步道區域開辟的無人機運輸航線,采用單行線雙機運行模式,僅(jin) 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1月10日,共計運輸物資達251.5噸(約50.3萬(wan) 斤),其中雙機吊掛單日最大運輸量突破5000斤,景區日常經營所需的肉類、蔬菜等鮮活物資、礦泉水、大米,以及打包垃圾、淤泥等物資,都能通過無人機進行運輸作業(ye) ,基本涵蓋景區日常經營物資、應急物資等各類物資運輸需求。

  未來的農(nong) 業(ye) 什麽(me) 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超級棉田”的管理者極飛科技公司員工艾海鵬給出的答案是“無人機+智慧農(nong) 業(ye) ”。“超級棉田”通過應用極飛農(nong) 業(ye) 無人機、遙感無人機、農(nong) 機自駕儀(yi) 、農(nong) 業(ye) 物聯網設備及智慧農(nong) 業(ye) 管理係統,實施智能水肥一體(ti) 化管理,由此實現了“兩(liang) 個(ge) 人管理3000畝(mu) 棉田”。

  2023年12月11日,極飛科技在廣州舉(ju) 行年度大會(hui) 。極飛科技創始人彭斌帶來了農(nong) 業(ye) 無人機P150、P602024款,ACS4智能手柄、SRC4帶屏遙控器,DL1數鏈、2024款電池霧冷箱等眾(zhong) 多農(nong) 業(ye) “黑科技”。“最早的無人機像皮卡,後來像大卡車,現在像巨型工程機械。車頭越來越小,功能性越來越多、載量越來越大。”極飛相關(guan) 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P150采用全新機身結構,在載重量提升的情況下減少了飛行平台重量,並通過重塑力學結構、模塊化設計等舉(ju) 措促使無人機更加耐用、易保養(yang) 、維護成本低。

  隨著技術和場景的完善,未來會(hui) 有像現在打車軟件、支付軟件、應用軟件等在內(nei) 的空中服務平台不斷出現,進一步改變我們(men) 的生活方式。

  專(zhuan) 業(ye) 人士分析,低空經濟未來蘊含無限可能,低空不僅(jin) 僅(jin) 可以建成交通係統,甚至可以建成工業(ye) 係統。越來越多應用場景的出現,也會(hui) 延展出全新的產(chan) 業(ye) 鏈條,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等高新技術,都可以在低空產(chan) 業(ye) 中大展拳腳。

  事實上,在低空經濟的新“路”上,中國已經有公司跑在前麵。

  從(cong) 全球的市場占有率以及產(chan) 品化能力來說,以大疆為(wei) 代表的中國民用無人機製造廠商,已經具備很強的競爭(zheng) 力。其中,大疆的飛控、雲(yun) 台、圖傳(chuan) 、自研影像係統等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化優(you) 勢,目前全球市場占比超過70%。

  依托於(yu) 技術演進和研發迭代形成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大疆在無人機轉化成生產(chan) 力工具的變革浪潮中走在前列,以“無人機技術+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引領了無人機在多個(ge) 垂直行業(ye) 的應用普及,在農(nong) 業(ye) 、低空運載、專(zhuan) 業(ye) 影像,以及城市治理、應急救援、能源電力、林業(ye) 環保、海事等工業(ye) 垂直領域有廣泛應用。

  大疆企業(ye) 戰略總監、新聞發言人張曉楠對本報記者說:“大疆能做好的關(guan) 鍵,一方麵是我們(men) 有核心技術,研究得早,研究得深入,有很多自己的專(zhuan) 利;另一方麵是我們(men) 的供應鏈和產(chan) 銷體(ti) 係,以及售後維修等全業(ye) 務鏈條較好地協同和支持業(ye) 務發展;此外,為(wei) 了更大程度發揮無人機設備的應用價(jia) 值,我們(men) 降低了無人機尤其是商用無人機的使用門檻,並且為(wei) 不同行業(ye) 提供了安全、穩定、易用的設備和解決(jue) 方案。”

  城市比拚“新賽道”

  元旦假期,來自北京的曾斌在廣東(dong) 省深圳市深圳人才公園飽覽城市天際線美景之餘(yu) ,還體(ti) 驗了一次獨特的“外賣”:給他送餐的不是外賣小哥,而是一台有6個(ge) “翅膀”的無人機。

  在直線距離約1公裏外海岸城商圈設置的“機場”,黃黑塗裝的無人機起起落落,工作人員將周邊商戶新鮮製作的餐食放入特製的包裝盒後,放置在無人機下,在後台係統的指揮下飛向深圳人才公園設立的智能空投櫃。從(cong) 點完單到拿到兩(liang) 杯茶飲,隻需要約15分鍾,空中飛行時間不到5分鍾。

  這是互聯網平台美團在深圳設立的23條無人機送餐航線之一,也是深圳低空物流走入居民日常生活的縮影。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統計,2023年,深圳新開通無人機航線77條,累計開通航線156條,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超60萬(wan) 架次。

  無人機產(chan) 業(ye) 是深圳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重要部分。2023年,深圳市委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部署全市做好低空經濟發展這篇大文章;深圳第一次把“低空經濟”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低空經濟中心,打造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綜合示範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一座麵向未來、輻射全球的“天空之城”雛形初顯。

  除了以無人機為(wei) 支撐的新型低空生產(chan) 服務方式,深圳傳(chuan) 統通用航空業(ye) 態一直處於(yu) 全國領先地位。近年來,傳(chuan) 統通航短途運輸企業(ye) 積極拓展載人飛行服務,發展聯程接駁、市內(nei) 通勤、城際飛行、跨境飛行等空中交通新業(ye) 態,深圳機場往返福田CBD等“空中的士”航線陸續開通,2023年直升機飛行量超2萬(wan) 架次。

  穿行在高樓大廈間的無人機將外賣準時“空投”到消費者手中、從(cong) 這裏“飛出去”的無人機在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授粉投料、數以百計的高科技企業(ye) 共同組織了一條全球領先的無人機產(chan) 業(ye) 鏈……借助產(chan) 學研和市場應用的先發優(you) 勢,深圳的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已然振翅高飛,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不隻是深圳,低空經濟正在成為(wei) 越來越多城市比拚的“新賽道”。以無人機為(wei) 例,2023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chan) 業(ye) 規模超過1200億(yi) 元,居全球首位,預計到2025年,這個(ge) 數字將會(hui) 更高。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近期發布的低空經濟白皮書(shu) 顯示,到2025年,低空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3萬(wan) 億(yi) 至5萬(wan) 億(yi) 元。

  “隻要拿一張無人機設計圖紙,安陽無人機園區就有能力打造一架完整的無人機。”近年來,河南省安陽市圍繞打造“航空運動之都”的戰略目標,在中原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建設了無人機產(chan) 業(ye) 園。安陽市的低空經濟蓬勃發展,成為(wei) 中原經濟區的靚麗(li) 名片。

  在安徽蕪湖航空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涉及整機、無人機、發動機、維修運營等的近140個(ge) 項目形成了上下遊配套的產(chan) 業(ye) 聚集。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未來,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將會(hui) 越來越多樣,通用機場、航空園區、航空小鎮、無人機基地、飛行營地等將星羅棋布,我們(men) 的天空也會(hui) 更加繁忙。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hui) 新技術促進分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解筱文認為(wei) ,發展低空經濟,有利於(yu) 促進城市產(chan) 業(ye) 升級和經濟增長,為(wei) 城市創造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和經濟效益;有利於(yu) 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聚集;有利於(yu) 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利於(yu) 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政策當好“助推器”

  低空經濟,飛起來才能熱起來。

  在全國首個(ge) 全域低空開放的試點省份——湖南,剛剛完成了全省範圍內(nei) 97條低空航線的飛行驗證。這可以說是一本安全飛行手冊(ce) ,照著它飛,就能“想飛就飛”。

  在長沙飛行服務站,大屏上顯示著當天湖南空中的實時情況。幾十架飛機正在飛行,還有很多當天申報了計劃的飛機在做準備。同時在屏幕上,整個(ge) 湖南的低空空域被劃分成了179塊,每一塊什麽(me) 時候能飛、能怎麽(me) 飛,都可以實時監測。針對每一個(ge) 報批的飛行計劃都可以迅速模擬出它的飛行路線,確保飛行安全。

  服務站的負責人說,現在湖南空域申請報批的服務速度,可以從(cong) 原來按天算,提高到現在的按小時算。就在今年元旦假期,湖南的通航起降架次增加了8.3倍,飛行小時增加了17.9倍。

  不隻是湖南,近年來,圍繞低空經濟發展,國家持續加強空域政策、經濟政策、行業(ye) 政策等多重政策支持,推動頂層設計與(yu) 地方探索協同聯動,讓政策當好“助推器”。

  2021年2月,“低空經濟”概念首次被寫(xie) 入國家規劃。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發展交通運輸平台經濟、樞紐經濟、通道經濟、低空經濟。

  2024年1月1日起,《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為(wei) 低空經濟保駕護航。

  不僅(jin) 如此,近日,中國民航局發布消息稱,民航今年將健全通用機場政策法規與(yu) 標準管理體(ti) 係,支持地方加快通用機場和臨(lin) 時起降點建設,引導支持運輸機場開展通航業(ye) 務。深化拓展航空醫療救護、無人機物流、應急救援、新興(xing) 消費等業(ye) 態發展。支持以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基地)為(wei) 基礎,推動打造若幹低空經濟發展示範區。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在相關(guan) 政策扶持驅動下,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有望持續快速增長。

  廣州億(yi) 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賀天星認為(wei) ,《條例》將規範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及相關(guan) 活動,為(wei) 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的商業(ye) 運營提供了規範化的保障,對持續推進商業(ye) 化打下堅實基礎,有利於(yu) 促進低空經濟生態的建設完善。

  “《條例》還提出,國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創新空域供給和使用機製,完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配套基礎設施和服務體(ti) 係。這對行業(ye) 發展是極其利好的信號,有利於(yu) 促進無人駕駛航空器產(chan) 業(ye) 快速、高效、健康發展。”賀天星說。

  中國民航大學臨(lin) 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認為(wei) ,發展低空經濟,離不開政策法規的規範引導。曹允春說,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得到政策法規的有力支撐,包括低空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政策體(ti) 係以及財政、金融、土地等方麵的優(you) 惠政策。通過製定完善的法規體(ti) 係,吸引更多的市場主體(ti) 參與(yu) 低空經濟的投資和運營。

  乘著中央政策東(dong) 風,各地加快布局低空產(chan) 業(ye) 的政策也紛紛出台。

  2023年,安徽省蕪湖市發布《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低空經濟相關(guan) 企業(ye) 數量突破300家,其中龍頭企業(ye) 超過10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數翻一番,低空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到500億(yi) 元。

  2023年12月,《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及政策實施細則公布。廣州市開發區、黃浦區對符合條件的低空產(chan) 業(ye) 項目獎補最高達3000萬(wan) 元,加快打造未來千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

  2023年12月29日,《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促進條例》經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二十三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並將於(yu) 2024年2月1日起實施。這是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促進專(zhuan) 項法規,為(wei) 促進深圳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