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看起來很美的”影視投資隱匿哪些騙局

發布時間:2024-01-30 11:0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蘭(lan) 州警方公開征集線索

  “看起來很美的”影視投資隱匿哪些騙局

  近日,甘肅省蘭(lan) 州市人民檢察院、蘭(lan) 州市公安局聯合發布通告,對一起涉嫌影視投資詐騙的案件征集線索。通告共涉及4家公司及12部電影。

  通告一出,#多位明星參演電影涉影視投資詐騙案##電影業(ye) 內(nei) 人士回應影視投資詐騙案#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案件是否破獲”“‘看起來很美’的影視投資為(wei) 何和詐騙產(chan) 生關(guan) 聯”“普通人是否能投資電影”等成為(wei) 網友關(guan) 注熱點。日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蘭(lan) 州市公安局相關(guan) 辦案民警以及電影業(ye) 內(nei) 人士,對以上問題進行追訪。

  ——————————

  4家公司12部“工具”電影,涉嫌詐騙額超6億(yi) 元

  據蘭(lan) 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龐傑介紹,該案是一起涉及新業(ye) 態、新領域、新手段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通過公司化運行,以薦股為(wei) 名騙取受害人信任。其間,混淆電影票房與(yu) 收益權的概念,虛構電影投資成本、誇大預期收益,誘騙受害人進行投資。

  2021年6月,受害人林某向蘭(lan) 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報案,自稱在2020年4月投資電影,被騙133萬(wan) 元。

  鑒於(yu) 此案案情複雜,涉案金額較大,當年8月17日,該案由蘭(lan) 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提級偵(zhen) 辦,案件命名為(wei) “‘8·17’影視投資詐騙案”。

  截至2022年3月10日,蘭(lan) 州市公安局派出150餘(yu) 名警力,曆經三波次抓捕,在北京、深圳、東(dong) 莞、佛山、寧波、武漢、襄陽、長沙、益陽、太原10個(ge) 地區,搗毀12個(ge) 詐騙及“吸粉”(吸引粉絲(si) ——記者注)窩點,現場查扣大量作案電腦、手機、虛假合同及話術劇本,抓獲審查以李某某為(wei) 首的嫌疑人110餘(yu) 人,采取強製措施56人。

  經蘭(lan) 州警方偵(zhen) 查,此案共涉及北京八毫米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中瑞泰豐(feng) (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北京中影鑫藝國際影視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北京麥豐(feng) 盛世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4家公司;涉及《梵高計劃》《孫悟空之噬天魔猴》《麥路人》《怒海營救》《詩人》《玩命營救》《歐巴,你好帥》《痞子愛人》《錢在囧途》《全心愛你》(更名為(wei) 《拳頭媽媽》或《出拳吧媽媽》)《上海上海》《魯班地宮》12部電影;在全國30個(ge) 省份,有疑似受害人3000餘(yu) 人,涉案金額超6億(yi) 元。

  對於(yu) 此類新型案件,辦案民警將其定義(yi) 為(wei) 隱匿在文化圈娛樂(le) 圈電影圈的新型變異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而受害人通常將此歸為(wei) “投資失敗”或“經濟糾紛”。

  經過仔細研判,蘭(lan) 州市公安局以“上遊合同”,即影片備案單位提供的相關(guan) 合同為(wei) 突破口。根據所掌握的資料,了解電影真實的投資成本、投資份額是否進行轉讓,獲悉上述影視公司是否為(wei) 真實的電影出品方以及實際的投資份額。

  “在受害人提供的投資合同上,寫(xie) 著所投電影的總投資或預投資”,龐傑說,經對比基本能夠確定,涉案團夥(huo) 誇大了電影的投資成本,且一般都在4-5倍以上,同時虛構了高回報、高收益,構成合同詐騙。

  從(cong) 賣股票到投資電影,“JQK”套路層層遞進、防不勝防

  據蘭(lan) 州警方披露,該案件的受害者多為(wei) 50歲以上“股民”,被詐騙金額巨大,“拿幾十萬(wan) 元、上百萬(wan) 元去投資的人很多,最多的一位被騙了700多萬(wan) 元。”龐傑說。

  為(wei) 了讓受害人參與(yu) 所謂投資,詐騙團夥(huo) 與(yu) 一些不法“吸粉”團隊合作,設下“JQK”(勾住、圈起來、再揩油——記者注)騙局——首先,通過“吸粉”團隊推廣,拉人進股票投資直播間、微信群,讓所謂的指導老師講股票投資、分析股票,“勾”住受害人的注意力;沒多久,指導老師就會(hui) 提及“股票不景氣、電影比較賺錢”等信息,逐漸向群裏學員推薦電影項目,說自己認識某某導演、有新的投資渠道,將受害人一步步引入圈套;最後,給受害人推薦電影公司的“宣發經理”等,誘導受害人簽合同轉賬。

  除此之外,還有少量“殺豬盤”。“吸粉”團隊成員借加微信時“加錯了人”與(yu) 受害者聊天建立信任關(guan) 係,再編造“影視公司業(ye) 務員”的身份,推薦電影投資項目。

  另一邊,詐騙層層遞進。詐騙團夥(huo) 的幕後老板在公司設立“傀儡”法人,招聘員工,拿到涉案電影項目的投資份額,打出出品方、聯合出品方的名頭,與(yu) “吸粉”團隊合作,虛構投資金額,出售相應份額。

  記者查詢得知,通告中提及的4家公司涉及多起被訴詐騙、合同糾紛等案件。

  部分電影已經上映,但票房未達到預期。如電影《麥路人》在2020年9月上映。貓眼電影顯示,該片最終累計票房為(wei) 1802.7萬(wan) 元,分賬票房為(wei) 1631.2萬(wan) 元。

  據中國裁判文書(shu) 網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八毫米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稱《麥路人》項目製作總成本為(wei) 2.2億(yi) 元。江蘇喬(qiao) 先生以110萬(wan) 元的價(jia) 格投資受讓本項目總投資額0.5%的投資財產(chan) 份額對應的投資收益權,電影上映後,得到42680元票房收益。喬(qiao) 先生認為(wei) 其存在欺詐,要求退回“投資”錢款,起訴至法院,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經審理駁回其起訴。

  據貓眼專(zhuan) 業(ye) 版不完全統計,涉案的12部電影中,隻有4部上映。

  一些未上映的電影,因合同前期已經做了“因國家政策、不可抗力等因素不可歸於(yu) 甲方的原因導致未能通過審核或不能上映的,協議雙方均不承擔任何責任,甲乙雙方各自承擔相應的風險”的相關(guan) 約定,投資者要求退款的主張很難得到及時回應。

  該涉案團夥(huo) 還利用其他套路行騙。蘭(lan) 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趙旭琳介紹,現實中,犯罪嫌疑人用以斂財的影視公司並不是新成立的,在企業(ye) 查詢平台上都能找到,有各種實地辦公的視頻、圖片資料,打錢也是對公賬戶。

  網絡上,引誘受害人進行投資的直播間是臨(lin) 時搭建起來的,幾天後就無法打開,令當事人無法及時保存證據;在股票推薦群裏,有人包裝成律師、教授等身份,對投資合同故意提出質疑,和所謂指導老師“唱雙簧”,隨後發一些自己在北京拍到的電影現場畫麵,再拋出虛假的個(ge) 人購買(mai) 合同。

  “在一個(ge) 微信群裏,真正的受害人往往隻有一兩(liang) 個(ge) 人,其他都是托兒(er) 。”趙旭琳說,為(wei) 了不讓受害者生疑,簽訂投資合同後,微信群、直播間等運營一段時間後,會(hui) 以“老師生病”等借口停止,有的直接解散。

  有涉案公司甚至在一家律所開通“團購”服務,委托其與(yu) 想要維權的投資者打官司,即使輸了,公司隻退還部分投資金。“事實上,隻有很少一部分錢用於(yu) 購買(mai) 電影收益權,公司怎麽(me) 算都不會(hui) 虧(kui) 本。”趙旭琳說。

  影視投資行業(ye) 打“擦邊球”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

  “‘8·17’影視投資詐騙案”被害人遍布全國,且人數眾(zhong) 多,為(wei) 有效、準確地指控犯罪嫌疑人,保障被害人合法權益,依法打擊此類犯罪行為(wei) ,蘭(lan) 州警方全麵進行審計梳理與(yu) 電子證據複勘工作,已與(yu) 2100餘(yu) 名受害者建立聯係,並於(yu) 2022年9月、2024年1月兩(liang) 次公開征集線索。

  辦案民警分析稱,該案件與(yu) 其他電信網絡詐騙類似,但以電影作為(wei) 實施詐騙的工具,呈現出隱蔽性強、手段狡猾等特點。目前,警方對此進行全鏈條打擊,整治效果在“電影投資圈”已經顯現。

  此前,《水門橋》《流浪地球2》等電影對外發布遭遇虛假融資聲明;1月23日,春節檔電影《熱辣滾燙》通過官方微博發聲,稱該片第一出品方新麗(li) 傳(chuan) 媒集團有限公司聲明表示,近期存在不法分子冒充本片出品方、投資方等以電影投資、版權認購、收益轉讓等名義(yi) 進行非法融資的情況,該公司未授權任何個(ge) 人、公司、機構以該片名義(yi) 對外開展任何投融資合作,特此提醒投資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青年導演張韜(化名)表示,此次蘭(lan) 州警方公開征集線索,引起有關(guan) 部門重視和社會(hui) 各方普遍關(guan) 注,對於(yu) 營造一個(ge) 公平、合法、正規的影視投資環境會(hui) 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他看來,目前,電影方麵相關(guan) 立法存在一定滯後性,投資份額的轉包、溢價(jia) 在業(ye) 內(nei) 屢見不鮮。他舉(ju) 例說,一部電影的製作,有幾十家公司參與(yu) ,主投的公司算下來一部電影的投資成本3000萬(wan) 元,但在跟下一家公司談合作時,會(hui) 把盤子擴大到6000萬(wan) 元甚至1億(yi) 元。某公司如果以1000萬(wan) 元拿到相應投資份額,再給另外的投資者就要溢價(jia) ,“溢價(jia) 的部分就是賺到的部分,這成了一個(ge) 商業(ye) 潛規則”。

  目前影視投資行業(ye) 中存在的打“擦邊球”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業(ye) 內(nei) 人士王海利(化名)指出,當下很多劇都涉及多個(ge) 出品單位、製作單位、發行方,但大家不會(hui) 公開“眾(zhong) 籌”,而是以彼此約定的方式,將投資收益份額進行稀釋。比如兩(liang) 家主出品方,經商議同意第三方公司加入,原則上需要備案,但無法弄清楚第三方投資金額的來源。

  王海利建議,要從(cong) 法律層麵加以完善堵塞漏洞,由企業(ye) 自主決(jue) 定變成主動實時報備,對於(yu) 個(ge) 人的投資行為(wei) ,要進行相應約束。

  此外,有關(guan) 部門要加大力度提示短劇投資背後的風險隱患。“當下,短劇的火爆,降低了普通人進入影視行業(ye) 的門檻,國家應出台相關(guan) 政策,進行正向引導。”王海利說。

  他同時提議,影視製作方應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主動向社會(hui) 公開相關(guan) 製作信息,“影視投資應該讓大家清楚知曉其存在的風險,讓公眾(zhong) 審慎地參與(yu) 這個(ge) 行業(ye) ”。

  根據《電影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企業(ye) 、事業(ye) 單位和其他社會(hui) 組織以及個(ge) 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yu) 攝製電影片。具體(ti) 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製定。

  有專(zhuan) 業(ye) 人士分析稱,現實中,影視投資存在較高的專(zhuan) 業(ye) 壁壘和信息壟斷,普通投資者麵對影視項目收益結算的複雜性和專(zhuan) 業(ye) 性,往往容易成為(wei) 影視項目收益鏈條終端的風險承擔者和“接盤俠(xia) ”。

  張韜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合規的影視投資流程,一般以公司作為(wei) 主體(ti) 參與(yu) 投資,該公司需要獲得電影主管部門的批文;個(ge) 人投資電影,可以成立傳(chuan) 媒類公司,取得電影局影視製作許可證,再以公司法人的資格投資電影,或者跟某傳(chuan) 媒公司簽訂合同、協議,讓傳(chuan) 媒公司來代持資金。投資渠道暢通,但基本上是一個(ge) “B to B”(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的商務模式——記者注)的過程。

  “大家不要輕信一個(ge) 收益特別巨大、投資行為(wei) 特別簡單的事情,現實中,這種事情很難成立。”張韜說,現在國產(chan) 電影的收益和吸引力非常大,但人們(men) 看到的都是光鮮的數字和表麵。實際上,影視行業(ye) 是一個(ge) 比較小眾(zhong) 的圈子,一些具體(ti) 運作規則,多數人無法掌握。“如果一部影片大家都知道會(hui) 很賺錢,它的投資份額是不會(hui) 流出去的。”張韜說。

  針對辦案過程中顯現的行業(ye) 亂(luan) 象,蘭(lan) 州警方建議,相關(guan) 監管、主管單位應加強對電影公司和代理公司等的行業(ye) 監管,堵住不法分子利用影視投資行騙的漏洞,推進行業(ye) 自我淨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豪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