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營造讀書氛圍,這個寒假讓孩子愛上閱讀

發布時間:2024-01-30 11:12:00來源: 新京報

  確定寒假要做的重要事情、購買(mai) 打卡用的記錄板、製定專(zhuan) 屬於(yu) 孩子的心願刮刮樂(le) ……1月20日起,曾女士家的三個(ge) 孩子開啟了寒假生活。假期伊始,曾女士就已規劃好了孩子們(men) 的寒假,並在任務單上留下了一項重要任務:每天讀書(shu) 半小時。

  讀書(shu) 這件事,曾女士和孩子們(men) 已堅持了多年,家中的智能音箱每天晚上8點會(hui) 準時提醒“閱讀時間開始了”,一家人整整齊齊開始閱讀的美好時光。

  不過,孩子們(men) 的閱讀並不總是順利。家有小學生的李女士對書(shu) 目選擇一頭霧水,“不知道到底怎麽(me) 給他選擇合適的書(shu) ”;身為(wei) 小學語文教師的杜女士疑惑如何培養(yang) 孩子的閱讀習(xi) 慣、有哪些好的閱讀方法;徐女士煩惱如何才能讓已經初二的女兒(er) 放下手機,拿起課外書(shu) 。

  如何讓更多的兒(er) 童青少年在閱讀中快樂(le) 成長?新京報記者采訪了擁有30餘(yu) 年教齡的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周群,童書(shu) 作家粲然,試圖給出答案。

  孩子年紀越小,越容易形成閱讀習(xi) 慣

  如果沒有意外,在曾女士的家中,一天中最快樂(le) 的時光大約是晚上8點開啟。這個(ge) 時間點,她通常會(hui) 和三個(ge) 孩子一起挑選幾本書(shu) ,享受親(qin) 子閱讀的時光。

  “有時也忙,但大多數情況下會(hui) 陪著孩子讀書(shu) 。”曾女士是一家繪本機構的城市負責人,家中老大已經三年級、兩(liang) 個(ge) 小的剛上一年級,孩子們(men) 喜歡讀書(shu) 與(yu) 曾女士對閱讀的重視不無關(guan) 係,“有助於(yu) 打造良好的親(qin) 子關(guan) 係,使家長和孩子有更多的鏈接,一定要珍惜和孩子讀書(shu) 的時光。”

  對於(yu) 閱讀的重要性,不少家長已經形成共識。日前,有高校研究機構發布的《中國兒(er) 童青少年閱讀現狀與(yu) 需求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兒(er) 童早期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普及。近七成孩子在6歲前開始閱讀,近三成孩子在3歲前開始閱讀。

  “孩子年紀越小,越容易形成閱讀習(xi) 慣。”周群認為(wei)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精力會(hui) 被各種事情占據,留給讀書(shu) 的時間會(hui) 越來越少。家長要參與(yu) 培養(yang) 孩子的閱讀習(xi) 慣,“家裏要有讀書(shu) 的環境,比如至少有個(ge) 讀書(shu) 角;家長也要有讀書(shu) 的習(xi) 慣,不能永遠是父母要求孩子讀書(shu) ,自己刷手機、看電視。”她建議道。

  周群回憶,帶學生出國交流時曾發現,寄宿的人家都很喜歡看書(shu) ,“周一到周五都不能看電視,一家人圍著壁爐,沉浸在讀書(shu) 的氛圍裏。這樣的共讀場景,多少家庭能做到?”

  從(cong) 更功利的角度出發,孩子們(men) 的閱讀量與(yu) 語文水平也有關(guan) 。在工作中,周群就發現孩子們(men) 的“閱讀麵窄”。她曾在一個(ge) 關(guan) 於(yu) 寫(xie) 作的主題講座中提問有沒有同學讀過《福爾摩斯探案集》,卻發現現場沒有人舉(ju) 手。

  讀書(shu) 不妨活一點、雜一點

  84.7%的孩子在整體(ti) 閱讀方麵存在困難,上述《報告》列出了兒(er) 童青少年在閱讀中遇到的三大難題,依次是“不知道怎麽(me) 選書(shu) ”“不知道讀書(shu) 的方法”“缺少可閱讀的書(shu) 籍”。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出版社、高校等單位和專(zhuan) 業(ye) 機構都推出了參考書(shu) 單。看著這些書(shu) 名,家長李女士道出疑問:都買(mai) 下來不現實,該如何從(cong) 中挑選適合自家孩子的書(shu) ?

  周群表示,沒有哪份書(shu) 單可以完美適配每一個(ge) 人,建議孩子們(men) 在假期中從(cong) 心儀(yi) 作家的作品讀起,也可將感興(xing) 趣的某個(ge) 領域的書(shu) “安排起來”,甚至可以讀一些小說、漫畫、娛樂(le) 等消遣類的書(shu) 籍。

  同時,還可以根據主題活動確定閱讀書(shu) 目。“比如現在研學很流行,可以找一些與(yu) 旅行地傳(chuan) 統文化相匹配的書(shu) 。”周群以北京為(wei) 例,很多作家寫(xie) 過北京的生活,讀這些相當於(yu) 有了私人導遊;也可以讀與(yu) 北京胡同、飲食文化有關(guan) 的書(shu) ,還可以結合廟會(hui) 等春節民俗活動尋找相關(guan) 書(shu) 籍,“鎖定自己感興(xing) 趣的方向,沉浸式閱讀”。

  周群還提出,孩子們(men) 讀書(shu) 時不妨“雜”一些,跨領域閱讀幫孩子打開視野,搭建起合理的知識結構。

  有了大量輸入,還要關(guan) 注輸出。周群建議,閱讀後可以通過日記、作文、小視頻表達讀書(shu) 感悟,“把書(shu) 讀‘活’”。

  專(zhuan) 家支招

  Q:如果學生對學校推薦的書(shu) 目不感興(xing) 趣,怎麽(me) 辦?

  周群:學校推薦的閱讀書(shu) 目還是要完成的,這往往跟下學期的語文學習(xi) 有關(guan) 。如果利用好寒假認真閱讀,下學期的日常學習(xi) 壓力會(hui) 小一些,尤其有些孩子時間本來就很緊張。如果學生不感興(xing) 趣,要看是單純對推薦的書(shu) 不感興(xing) 趣,還是長期以來就對讀書(shu) 不感興(xing) 趣。

  我會(hui) 特別在意老師用什麽(me) 態度和方法推薦書(shu) 。比如,統編教材七年級上冊(ce) 語文課本裏推薦了《朝花夕拾》,作為(wei) 一線教師,我們(men) 會(hui) 注意不能給孩子帶來一種主觀印象——魯迅的書(shu) 很難懂。一旦他有了先入為(wei) 主的想法,肯定就覺得沒意思了。

  學生不感興(xing) 趣的原因要細化,可能是對半文半白的語言表達方式不熟悉,可能感覺內(nei) 容跟現在有距離,老師要做好引導,比如哪些內(nei) 容可以不用細究,哪些內(nei) 容跟曆史文化有聯係,要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

  也不能止於(yu) 推薦,布置讀書(shu) 作業(ye) 前要做個(ge) 簡單的導讀,對讀書(shu) 成果做一些要求,比如聊聊書(shu) 中最喜歡的人物,什麽(me) 情節最感興(xing) 趣等。把讀書(shu) 這件事變得具體(ti) ,對學生來說就更容易完成。開學後,老師們(men) 會(hui) 再次導讀,這時要進行深度的引導。

  我之前輪崗時,邀請北京景山學校語文老師孟嶽講《紅星照耀中國》,他從(cong) 斯諾為(wei) 什麽(me) 跑到中國來、怎麽(me) 來的中國、如何跟首長們(men) 打交道等開講,這本書(shu) 一下就變得很立體(ti) 了,然後他再跟學生們(men) 分享哪些人物和事件特別重要,要如何去讀。

  當老師高於(yu) 學生時,大部分孩子還是願意跟著老師的,老師一點撥就懂了,他就會(hui) 覺得這本書(shu) 有意思,要真看懂了那是很厲害的。慢慢地,學生閱讀的狀態就會(hui) 發生改變。

  Q:麵對琳琅滿目的書(shu) 單,如何為(wei) 孩子個(ge) 性化選擇?

  周群:不一定要挑一個(ge) 完全現成的書(shu) 單,因為(wei) 當你把所有主導權交出去時,就容易“挑花眼”,我個(ge) 人更建議為(wei) 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

  首先要考慮年齡段合不合適,提倡分級閱讀。建議家長不要隻看書(shu) 的名字,還要去網絡平台上搜一下書(shu) 的導讀,看相關(guan) 簡介,進行初步篩選。我有時給學生們(men) 挑書(shu) ,還會(hui) 找專(zhuan) 業(ye) 人士打探一下。最好帶著孩子去書(shu) 店挑選,讓孩子感受一下書(shu) 中的文字。有時家長覺得文字很典雅,可能對孩子來說太晦澀。

  選書(shu) 時可以結合一些情境和任務挑書(shu) 。比如去中國科技館看展覽,那就可以結合主題做一些延伸閱讀。

  孩子年齡越小,越要幫他打開視野,一定要全領域、全學科地閱讀,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搭建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引導時,家長也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比如讓他看到百科也很有意思,科技也很有意思,不知不覺地進入這個(ge) 領域。同時,消遣類書(shu) 籍的比例也要控製住。

  粲然:歸根結底,我們(men) 不是一定要孩子讀哪本書(shu) ,而是希望他成為(wei) 愛讀書(shu) 的人。選擇書(shu) 目時,要跟孩子的興(xing) 趣相結合,讓孩子對閱讀保持期待。

  其次,要選擇跨學科的書(shu) ,尤其是能跟孩子的真實生活產(chan) 生鏈接的書(shu) 。很多孩子在讀書(shu) 時會(hui) 有疑問,這本書(shu) 跟我有什麽(me) 關(guan) 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可能會(hui) 對生活中很多問題感興(xing) 趣,家長可以引導他們(men) 從(cong) 書(shu) 中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答案。

  Q:不少孩子在假期很容易沉迷於(yu) 手機。在吸引孩子讀書(shu) 這件事上,家長該如何做?

  周群:不僅(jin) 是假期,家裏有沒有讀書(shu) 的環境很重要。提倡在家中給孩子設置一個(ge) 讀書(shu) 角,全家人形成共讀的習(xi) 慣。

  不能強迫孩子閱讀,要有一定的策略。比如買(mai) 本書(shu) 當成禮物放在孩子桌上。聊天時,興(xing) 致勃勃地討論一本書(shu) 。術業(ye) 有專(zhuan) 攻,家長如果不能指導孩子讀書(shu) ,沒關(guan) 係,那能不能扮演一個(ge) 愛讀書(shu) 的角色?

  閱讀也是有方法的,家長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讀書(shu) 。家長怎麽(me) 指導孩子閱讀也是需要學習(xi) 的一件事,家長之間也可以互通有無,向班級裏愛讀書(shu) 的孩子家長請教請教。

  孩子在閱讀中可能會(hui) 遇到障礙,有的知識點如果不明白會(hui) 影響之後的閱讀。我也教過學生一個(ge) 方法,就是把書(shu) 讀“厚”,使用“冷知識卡片”,解釋知識點、並貼在書(shu) 上。這樣就把書(shu) 越讀越厚,知識也越來越多。

  還有“費曼學習(xi) 法”,簡單說就是學習(xi) 了新知識後,能有條理地跟別人講明白,就能理解這個(ge) 知識。家裏也可以做一個(ge) 讀書(shu) 交流的小活動,請孩子介紹下最近的閱讀所得。

  家長一定要支持孩子讀書(shu) ,不要反對孩子廣泛閱讀、反對孩子讀“閑書(shu) ”。隨著年齡增長,家長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是情緒價(jia) 值,要扮演好“多支持”“多輔導”“多傾(qing) 聽”“多交流”的角色,如果跟孩子有共讀的經驗,雙方交流的內(nei) 容可能都很不一樣。

  粲然:這個(ge) 問題背後可能是家長有很多隱性需求,比如不想讓孩子玩遊戲、希望孩子多看書(shu) 。這是兩(liang) 件事。

  可能家長最關(guan) 心的問題是,孩子如何有長期的、穩定的閱讀行為(wei) 。第一,最開始培養(yang) 孩子閱讀習(xi) 慣時,肯定需要家長陪伴的,畢竟在孩子識字量不夠時,讀書(shu) 可能會(hui) 存在障礙,家長陪伴可以降低閱讀的難度。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讀書(shu) ,家庭也可以建立讀書(shu) 會(hui) ,聚在一起讀。

  第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閱讀是有樂(le) 趣的,要及時給予他們(men) 正向的反饋,引導孩子在正向反饋中把短期的閱讀變成長期的行為(wei) 。讀書(shu) 不能靠短期衝(chong) 刺。

  所謂有自主閱讀的能力和閱讀的習(xi) 慣,不是讓孩子一直在讀書(shu) 。而是讓讀書(shu) 成為(wei) 他放鬆的一個(ge) 選項,讓他在讀書(shu) 中感到快樂(le) 。

  Q: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讀書(shu) 也有了不同的形式,比如電子書(shu) 、有聲書(shu) 。在您看來,孩子們(men) 應該如何選擇讀書(shu) 的形式?

  周群:在我看來,每一種形式都有它的優(you) 勢,書(shu) 隻是在不同的介質上呈現而已。就我個(ge) 人來說,我看紙質書(shu) 和電子書(shu) 都挺多,電子書(shu) 有一個(ge) 特別大的好處就是容易做標記、做讀書(shu) 筆記。有聲書(shu) 更多的是聽一些專(zhuan) 家講座,幫助自己搭建知識框架,把之前的書(shu) 裏的知識都連貫起來。

  電子書(shu) 、有聲書(shu) 跟紙質書(shu) 並沒有本質區別。相較於(yu) 選擇哪種形式,我們(men) 更應該關(guan) 心的是讀沒讀書(shu) 、讀什麽(me) 書(shu) 、怎麽(me) 讀的。

  從(cong) 便捷性上來說,想要閱讀隨時隨地發生,電子書(shu) 可能更好。

  粲然:我還是希望孩子們(men) 多讀紙質書(shu) 。閱讀是一個(ge) 複雜的過程,孩子在閱讀紙質書(shu) 的過程中會(hui) 調動視覺、觸覺等多個(ge) 感官,紙質書(shu) 的閱讀一定是最深程度、最有效的跟作者、作品溝通交流的方式。

  但是也必須承認,現在電子書(shu) 、有聲書(shu) 甚至是短視頻說書(shu) 很多,閱讀的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同時,這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契機,我們(men) 可以采用聽、看等不同的方式引導孩子讀書(shu) 。對於(yu) 有閱讀習(xi) 慣的孩子而言,閱讀形式多樣對他也是一種促進。

  閱讀是一個(ge) 非常個(ge) 體(ti) 化的事情,每個(ge) 孩子的興(xing) 趣點不同,引起閱讀興(xing) 趣的方式也可能不同。比如喜歡看電影《封神》,對同時代的故事有興(xing) 趣,就可以去看一些相關(guan) 的書(shu) 。

  因此,利用視頻也好、有聲書(shu) 也好,做一個(ge) 小橋梁或台階,引導孩子去閱讀紙質書(shu) 。

  Q:現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跟閱讀相關(guan) 的培訓班,比如提升閱讀能力、傳(chuan) 授閱讀公式等。在您看來,有沒有必要參加這樣的培訓班,為(wei) 什麽(me) ?

  粲然:我認為(wei) 閱讀是不拘於(yu) 形式的,衡量要不要報閱讀培訓班的標準隻有一個(ge) ,就是培訓班是單純教孩子閱讀方法的,還是真的在引導孩子如何從(cong) 閱讀中獲得樂(le) 趣。如果孩子在閱讀培訓班的體(ti) 驗中,找到了閱讀的樂(le) 趣、獲得了閱讀的內(nei) 驅力,那就可以報。如果孩子隻是在這個(ge) 過程中學會(hui) 了所謂的閱讀公式,那其實沒有意義(yi) 。

  因為(wei) 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yang) 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家庭陪伴是很重要的。有的家長會(hui) 說自己不愛讀書(shu) 、不看書(shu) ,也不能跟著孩子讀名著,那家長有沒有自己想看的書(shu) ?家居也好、時裝雜誌也行,隻要家長有翻閱書(shu) 籍的動作,就會(hui) 給孩子形成讀書(shu) 的引導。(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