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將建20處花園城市示範街區
北京今年計劃新增造林綠化1萬(wan) 畝(mu) ,建設100公裏社區級綠道;在重點區域新建郊野公園9處
今年將建20處花園城市示範街區
北京市園林綠化工作會(hui) 議1月29日召開,記者從(cong) 會(hui) 上獲悉,今年北京將實施20處花園城市示範街區,對二、三、四、五環及其他城市重要聯絡線上的300座立交橋進行垂直綠化,拓展城市綠色空間,同時打造100條美麗(li) 的“城市畫廊”。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guan) 鍵之年。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局長、首都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高大偉(wei) 介紹,北京將推動全域森林城市高質量發展,發力建設森林環抱的花園城市,多措並舉(ju) 提升生態係統質量、生態服務水平、生態治理能力。
關(guan) 注
海澱、朝陽已完成“無界公園”改造109家
全域森林城市、野鴨湖濕地成功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去年,首都園林綠化工作可謂亮點頻出。
2023年,全市新增造林綠化麵積1.5萬(wan) 畝(mu) ,使北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44.9%,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9.8%,林地綠地年碳匯量達到920萬(wan) 噸,陸生野生動物種類達到608種,愈發靚麗(li) 的生態底色助力北京成功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市民身邊有了更多綠色,全市公園綠地總數提升至1065個(ge) ,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到16.9平方米,人民群眾(zhong) 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高大偉(wei) 告訴記者,過去的一年,首都園林綠化工作高標準完成了國家重大活動、重要節日景觀環境服務保障任務。國慶與(yu)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景觀布置恢弘大氣,擦亮了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綠色名片”。天安門廣場“祝福祖國”大花籃首次融入“五穀”元素實現創新突破。
北京推動花園城市建設試點。編製完成首都花園城市建設指導意見。作為(wei) 試點區,西城區實現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海澱、朝陽完成“無界公園”改造109家。城市綠色空間不斷拓展。全年新增城市綠地200公頃,建成海澱京張鐵路遺址公園一期、豐(feng) 台麗(li) 澤等休閑公園和城市森林22處,口袋公園、小微綠地50處。
北京公園綠地服務水平正不斷提升。北京實施全齡友好公園改造,完善郊野公園配套設施,科學拆減公園圍欄。全年新建森林步道100公裏、城市綠道50公裏、林蔭化道路20條、立交橋綠化20處,為(wei) 首都市民帶來更高質量的綠色福祉。
京華大地再添新綠。全年新增造林綠化1.5萬(wan) 畝(mu) ,完成山區森林健康經營70萬(wan) 畝(mu) ,補植櫟類100萬(wan) 株(穴)。201萬(wan) 畝(mu) 平原生態林實施分類分級養(yang) 護經營,調整林分結構10.5萬(wan) 畝(mu) 。全市還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125處,營造綠隔郊野公園自然帶20處,大片的林海構建了穩定健康的森林生態係統,全市林地綠地年碳匯量達到920萬(wan) 噸。落實濕地保護修複三年行動計劃,建成昌平沙河濕地公園,野鴨湖濕地成功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關(guan) 注 2
今年將建設東(dong) 城花市大街等100條“城市畫廊”
今年全年計劃新增造林綠化1萬(wan) 畝(mu) ,新建公園綠地200公頃,使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95%,林地綠地年碳匯量達到960萬(wan) 噸,不斷滿足首都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綠色生態品質將進一步提升,充分利用騰退空間多元增綠。市民身邊將再添15處休閑公園和城市森林,50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使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1%。
全市將啟動綠化彩化三年行動,打造綠城、花城融合的花園城市,建設朝陽大屯、海澱曙光街道等20處花園城市示範街區,通過補充綠色空間、建設社區級綠道、提升公園綠地服務功能等措施,打造讓市民切實可感受的花園街區。
通過對二、三、四、五環及其他城市重要聯絡線上的300座立交橋進行垂直綠化,拓展城市綠色空間。利用城市主幹路、次幹路、支路等周邊現狀圍欄、牆體(ti) ,進行垂直綠化和彩化美化建設,實施東(dong) 城花市大街、石景山五裏坨東(dong) 街等100條“城市畫廊”建設,營造風景如畫的出行環境。
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謀劃推進花園城市建設,開展園林綠化彩化行動,有序推廣立體(ti) 綠化。立體(ti) 綠化將如何實施?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處長劉明星說,立體(ti) 綠化包括屋頂綠化、橋體(ti) 綠化、牆麵綠化等,跟傳(chuan) 統的平麵綠化相比,是在城市的第五立麵開展的綠化,100條“城市畫廊”就是立體(ti) 綠化的重點工程。
“‘城市畫廊’是全新的概念”,他說,目前北京一些街巷的樹木長勢茂盛,形成了漂亮的綠廊,“綠量”夠了,下一步將在“彩量”發力。今年將在街道兩(liang) 側(ce) 的牆體(ti) 、圍欄栽植一些攀緣植物和彩色花卉,比如月季、淩霄等,形成彩色廊道。“像北京二、三、四環的月季項鏈是非常有名的,今年將在100條道路打造花廊。老百姓從(cong) 家裏出來,就像在公園中遊憩一樣。”
300座立交橋進行垂直綠化,就是在橋的引橋部分通過攀緣植物和開花植物實施橋體(ti) 的綠化和彩化,消除橋體(ti) 灰色空間和城市的割裂感。
今年,北京還將持續建設100公裏市民身邊的社區級綠道,並進一步完善全市各類公園的服務設施,拓展服務功能,用優(you) 美的綠化景觀,成就首都市民的多彩生活。
關(guan) 注 3
打造“春花、夏果、秋葉、冬鳥”園林綠化特色城市IP
今年,全域森林城市高質量發展將全麵推進。恢複受損生態林5.98萬(wan) 畝(mu) ,平原地區構建大尺度大規模森林斑塊,促進新造林和原有林有機銜接,串聯平原綠海與(yu) 山區綠屏。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加強平原生態林分級分類養(yang) 護經營管理。
市園林綠化局生態修複處處長曾小莉介紹,今年將建設生態保育小區100處,完成“林下補櫟”100萬(wan) 株,實施山區森林經營撫育70萬(wan) 畝(mu) 。記者獲悉,北京還將在北中軸延長線、未來科學城等重點區域新建郊野公園9處,逐步實現藍綠成環、聯通貫城。
落實濕地保護修複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全市濕地動態監測監管,整體(ti) 提升濕地全市生態係統質量。實施野鴨湖國際重要濕地生態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北京濕地典範金名片。旗艦物種棲息地將得到更有效的保護,為(wei) 黑鸛、灰鶴、雨燕、大鴇等關(guan) 鍵物種創建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全力推進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北京基地建設。
在良好生態環境的加持下,北京將持續打造特色生態文化,深入打造“春花、夏果、秋葉、冬鳥”園林綠化特色“城市IP”,挖掘綠色文化資源,結合義(yi) 務植樹、踏青賞花、候鳥遷徙等時節推出“京彩自然遊季”,實現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的相得益彰,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高效建設通州區與(yu) “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加快推進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二期等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啟動東(dong) 六環高線公園建設,積極推動國家級植物園、森林博物館落地。(新京報記者 張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