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春見聞)在渝台胞話新年:年味可親,未來可期

發布時間:2024-02-05 14: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港澳台專(zhuan) 線】(新春見聞)在渝台胞話新年:年味可親(qin) ,未來可期

  中新社重慶2月4日電 題:在渝台胞話新年:年味可親(qin) ,未來可期

  中新社記者  鍾旖

  “過去的一年,是萬(wan) 象更新的一年。我在大陸的教育事業(ye) 取得了向上、穩定的發展。”已在重慶生活5年多的“Z世代”張永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新的一年,他將繼續發揮專(zhuan) 長,深耕大陸做一名藝術教育的“園丁”,為(wei) 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4日晚,由重慶市政府台辦主辦的“共迎新春佳節、共創美好未來”2024年在渝台胞代表新春聯誼活動舉(ju) 行。60餘(yu) 名在渝台青、台師、台生以及兩(liang) 岸婚姻家庭代表歡聚一堂,暢談過去一年的收獲,展望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景。

  重慶市委台辦負責人表示,2023年是渝台交流合作承壓爭(zheng) 先、奮發作為(wei) 、克難前行的一年。重慶秉持“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理念,積極搭建平台,整合匯集資源,創新工作方法,聚力打造兩(liang) 岸交流新高地、台資西移集聚地、台胞築夢向往地。新的一年,重慶市將持續推進渝台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渝台融合發展。

  “作為(wei) 一名創業(ye) 台青,我很慶幸,在逐夢路上,大陸給了我廣闊平台。”張永楷在重慶有多重角色,四川美術學院藝術碩士、教培機構的小提琴教師、分享日常生活的博主,偶爾還受邀拍攝平麵廣告、參與(yu) 音樂(le) 會(hui) 演出……

  “這些機會(hui) 在台灣少有。”張永楷說,他還常以“學長”身份積極參加兩(liang) 岸青年交流活動,分享在渝求學、就業(ye) 心得及生活感悟,因為(wei) “要想消除一些偏見和陌生,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未來,張永楷期待以自己的故事,讓更多台青在大陸找到逐夢機遇。

  台青莊承勳同樣在重慶“身兼數職”,既是一家台菜餐廳的合夥(huo) 人,也是掌勺大廚。“2023年7月開的店,現在客流量穩定、銷量也不錯。”在莊承勳看來,“2024年是充滿期待的一年”,展店計劃正在醞釀。

  春節臨(lin) 近,莊承勳深刻地感受到“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的氛圍。大陸員工們(men) 早早地將店內(nei) 布置得喜氣洋洋,掛好彩燈和紅燈籠、親(qin) 手書(shu) 寫(xie) “招財進寶”“福”等吉祥話、張貼新春對聯,甚至新買(mai) 的桃樹上,都掛滿了祈福的物件。對準備留在重慶過年的莊承勳而言,“這份年味,很親(qin) 切”。

  “新的一年,我許願事業(ye) 平平順順、身體(ti) 健健康康。”已在山城度過5個(ge) 春節的重慶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ye) 協會(hui) 青年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張博凱高興(xing) 地說,“登陸”兩(liang) 年的母親(qin) 也已習(xi) 慣在渝生活。兩(liang) 岸同根同源,迎新春、賀新歲的風俗習(xi) 慣、期盼心情相似,“比如台灣過年既要吃水餃、也要吃湯圓,還有魚和火鍋”。最重要的是,“隻要家人在身邊,哪裏都可以過年”。(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