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3次盆地將嚴重缺乏清潔水源 受影響人數或增加30億
科技日報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最新建模研究顯示,到2050年,預計全世界1/3的次盆地將嚴(yan) 重缺乏清潔水源,或使受影響人數增加30億(yi) 。歐洲中部、北美和非洲的許多次盆地由於(yu) 氮汙染水平很高,預計會(hui) 成為(wei) 水資源短缺的熱點地區。研究人員強調,在未來水管理政策中,亟須解決(jue) 水質量問題。相關(guan) 論文發表於(yu) 近期《自然·通訊》雜誌。
氣候變化會(hui) 影響水資源供應,而城鎮化和農(nong) 業(ye) 灌溉使用水需求上升、水汙染加劇,影響了用水安全。河流盆地有時會(hui) 細分成名為(wei) 次盆地的小構造單元,是飲用水的一個(ge) 主要來源,但同時也是大規模城市和經濟活動的發生地。這些活動可能會(hui) 通過汙水管道汙染當地水道。河流周圍的農(nong) 業(ye) 等土地利用也會(hui) 成為(wei) 非點源汙染源,這些汙染會(hui) 從(cong) 四麵八方同時出現,控製難度更大。
荷蘭(lan) 瓦赫寧根大學、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等機構此次分析了全球河流盆地,發現在考慮水質的情況下,氮汙染會(hui) 使出現缺水情況的河流盆地係統數量顯著增加。他們(men) 發現,將來的全球氮汙染或導致缺水的次盆地數量達到現在的3倍。已有2517個(ge) 次盆地的水源被認為(wei) 出現缺水且水質不達標,而2010年隻有984個(ge) 次盆地存在缺水。團隊預計到2050年,將有3061個(ge) 次盆地麵臨(lin) 水量不足、水質不佳的風險,會(hui) 使受影響的人數增加30億(yi) 。
研究團隊強調,決(jue) 策者在對今後水資源的評估中一定要考慮水質。雖然SDG 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目標,屬於(yu) 聯合國17個(ge) 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包含了清潔飲水,但與(yu) SDG 2(“零饑餓”目標)有關(guan) 的許多圍繞農(nong) 業(ye) 的汙染控製措施,也可能對水汙染和這些水源保護有協同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