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本地化”引發觀劇熱

發布時間:2024-02-20 14:36:00來源: 光明日報

  【新春走基層】

  大年初五,走進寧夏銀川的“張萌萌音樂(le) 劇劇場”,持續不斷的歌舞聲和歡笑聲傳(chuan) 來,一部名為(wei) 《愛情讓我變“嬌律”》的喜劇音樂(le) 劇正在進行龍年首場演出。

  “哎喲,誰密啥,咋可呢(哎,誰呀,怎麽(me) 辦)……”劇中角色忽然冒出的一口地道寧夏方言,引發觀眾(zhong) 一陣會(hui) 心大笑,將現場氣氛推向一個(ge) 小高潮。扮演者李春說:“我不是專(zhuan) 職演員,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寧夏人,我特別願意在演出中把寧夏方言、文化特色展示出來,這也是我們(men) 的一份驕傲與(yu) 自信。”

  “這部劇是銀川群眾(zhong) 戲劇節的小劇場展演劇目,講述一個(ge) 女生成長為(wei) 自立自強職業(ye) 女性並找到真愛的故事,2023年秋季首演以來,包括春節這幾天,幾乎場場爆滿。小劇場的特點是觀眾(zhong) 和演員近在咫尺,為(wei) 此我們(men) 每場限流70~80人,確保觀劇體(ti) 驗。”劇場主理人張萌萌說,“為(wei) 了讓本地觀眾(zhong) 更好地理解音樂(le) 劇,在保持其藝術特點的同時,我們(men) 將寧夏方言、地名、非遺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觀眾(zhong) 由此有了更強的代入感。”

  如今在銀川,掀起了戲劇熱潮。銀川首屆群眾(zhong) 戲劇節從(cong) 2023年11月25日開幕演出《有一天》,到2024年2月4日閉幕演出《pia天兒(er) ,起舞!》,曆時2個(ge) 多月,推出5部作品展演劇目、2部藝術家駐地創作劇目、10場小劇場演出、1場戲劇公開課、1場劇本朗讀會(hui) ,覆蓋音樂(le) 劇、木偶劇、話劇、青年劇場、舞蹈劇場等多個(ge) 藝術品種,激發城鄉(xiang) 群眾(zhong) 劇團、學生戲劇小組、行業(ye) 藝術團體(ti) 等積極參與(yu) ,並利用公共劇場、社會(hui) 劇場、院團劇場等資源進行演出。

  “開幕和閉幕兩(liang) 場演出我都報名參加了。”企業(ye) 職員劉苑說,“我們(men) 演的都是最真實的日常生活,藝術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東(dong) 西,藝術可以和生活結合起來。”

  群眾(zhong) 戲劇節藝術委員會(hui) 主任、開幕演出導演李思遙在銀川做“遙劇場”已有20年。“我們(men) 讓群眾(zhong) 站在舞台中央,注重挖掘培養(yang) 本地戲劇人才、活躍本地戲劇文藝市場。現在銀川的本地觀眾(zhong) 和演出明顯多了起來。”他說。

  “春節期間,作為(wei) 群眾(zhong) 戲劇節的衍生活動,銀川精品劇目展演將一直持續到元宵節。”銀川市文聯主席代曉寧介紹,“之後還會(hui) 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推廣群眾(zhong) 戲劇活動、豐(feng) 富群眾(zhong) 文化生活,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文藝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閆磊 張文攀)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