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最後一公裏”

發布時間:2024-02-22 14:43:00來源: 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作者:李憲振 楊洋(分別係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創新發展戰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日前,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在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2024年,財政部門將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舉(ju) 措推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在經費使用上,將加大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支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近期北京、廣東(dong) 等多地也在開年就加強基礎研究作出重點部署。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國際科技和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正逐步向基礎研究前移,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的演進壯大都十分依賴基礎研究的原創性突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新動能。”推動更多原創性和顛覆性科技成果從(cong) 科研院校走進企業(ye) 、從(cong) 實驗室走向生產(chan) 線,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必由之路。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從(cong) 源頭供給、應用轉化、配套服務等方麵入手,進一步暢通基礎研究轉化應用橋梁,營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將為(wei)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加強基礎研究源頭供給,促進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打牢基礎研究地基,需要持續提升基礎研究體(ti) 係化建設水平,充分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著力推動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等戰略科技力量形成上下銜接、差異布局、協同聯動的基礎研究創新格局。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體(ti) 係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通過創新組織模式和管理機製,多路徑促進基礎研究的交叉融合,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策源地。圍繞產(chan) 業(ye) 鏈布局創新鏈,聚焦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和未來產(chan) 業(ye) 布局,建立長期、動態的基礎科學問題凝練機製和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甄別機製。

  激活應用轉化動力,打通科技成果向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對接的“最後一公裏”。目前,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基礎研究轉化周期明顯縮短,構建多元協同的科技成果轉化體(ti) 係需要從(cong) 供給側(ce) 和需求側(ce) 同步發力。激發優(you) 質科技成果轉化動力,加快落實科技成果賦權、薪酬製度、考核評價(jia) 、勤勉盡責機製等方麵的改革舉(ju) 措,調動各方麵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建立企業(ye) 深度參與(yu) 、產(chan) 學研高效協同的基礎研究創新聯合體(ti) ,注重發揮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以企業(ye) 為(wei) 支點打通產(chan) 學研、上下遊,打造關(guan) 鍵技術自主創新核心圈。通過稅收優(you) 惠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鼓勵社會(hui) 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進一步優(you) 化多元投入機製,增強對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共性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

  完善成果轉化配套服務,打造支撐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創新生態和服務體(ti) 係。前瞻布局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空間載體(ti) ,利用好市場力量,提升中試研發等成果產(chan) 業(ye) 化配套設施服務效能,加快概念驗證平台建設,協助早期科技成果配置資金、開展技術與(yu) 商業(ye) 化驗證,有效分散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與(yu) 市場風險。在人才服務方麵,堅持分類施策、精準服務,為(wei) 各類科技人才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和舒適的生活環境。技術經理人等技術轉移專(zhuan) 業(ye) 人才在科技成果轉化中扮演著關(guan) 鍵角色,加強培養(yang) 和建設高水平的技術經理人隊伍,充分發揮技術經理人的轉化加速器作用,讓前沿科技成果及早由市場發現、市場認可、市場檢驗。優(you) 化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中央與(yu) 地方的政策銜接,完善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加快科研成果從(cong) 樣品到產(chan) 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把科技成果充分應用到現代化事業(ye) 中去,實現各類優(you) 質生產(chan) 要素創新性配置,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我們(men) 一定能夠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