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青年創業,追夢築夢收獲成長

發布時間:2024-03-05 16:5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河套深圳園區的實驗室做研究、在廣州南沙的創業(ye) 工場進行項目路演、在珠海橫琴的寫(xie) 字樓處理跨境業(ye) 務……春節假期過去不久,粵港澳大灣區的年輕人早已忙碌起來。人勤春來早,在這片創業(ye) 熱土上,每天都有許多年輕人懷揣夢想,在澎湃浪潮中書(shu) 寫(xie) 奮鬥故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明確提出,要為(wei) 港澳居民在內(nei) 地學習(xi) 、就業(ye) 、創業(ye) 、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綱要》發布5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融入灣區、紮根灣區,在追夢築夢的過程中不斷收獲成長。

  熱情高漲

  早春時節,廣東(dong)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各個(ge) 場所早已人頭攢動,來自香港的青年創業(ye) 者或在咖啡館內(nei) 暢聊行業(ye) 風口,或在研發間裏討論試驗結果,或在會(hui) 議室裏溝通產(chan) 品動態,大家都在緊張忙碌著,力爭(zheng) “開門紅”。作為(wei) 香港青年北上內(nei) 地的“第一站”和“首選地”,前海夢工場僅(jin) 去年就引進香港青創企業(ye) 228家。

  這樣熱火朝天的場景,正是港澳青年在大灣區追夢逐夢的縮影。《綱要》發布5年來,廣東(dong) 不斷完善港澳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服務體(ti) 係,為(wei) 來到大灣區內(nei) 地九市就業(ye) 創業(ye) 的港澳人士提供多項扶持政策,同時大力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平台建設。目前,廣東(dong) 已建成“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基地體(ti) 係,為(wei) 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充足的選擇。珠三角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基地累計孵化港澳項目約4000個(ge) 、吸納港澳青年就業(ye) 約5500人。

  “除了吸引港澳青年,大灣區同樣是內(nei) 地青年、台灣青年的創業(ye) 熱土。”在大灣區從(cong) 事企業(ye) 服務的台青翁鼎鈞說,即便是春節期間,他也時常有工作任務,比如帶客戶考察場地、市場,幫忙解答企業(ye) 注冊(ce) 、運營服務的相關(guan) 問題等。“大家都覺得大灣區發展機會(hui) 多,創新環境好,所以到這裏來尋找機遇。”

  優(you) 勢凸顯

  5年前《綱要》印發時,正在香港高校任教的醫學博士李林鮮深感振奮,那年底,他在香港和深圳同時注冊(ce) 成立了生物科技企業(ye) 。如今,公司從(cong) 最初隻有幾個(ge) 人發展成擁有160人的團隊,並獲得上億(yi) 元融資。“當時決(jue) 定將公司設立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覺得大灣區城市優(you) 勢互補,融合創新會(hui) 帶來更大的便利。未來大灣區的發展一定會(hui) 越來越好。”李林鮮說。

  與(yu) 李林鮮一樣,不少年輕人選擇在大灣區就業(ye) 創業(ye) ,就是看到這裏有諸多優(you) 勢,例如強大的經濟實力、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融通的規則機製、便捷的交通網絡等。

  “我做的是潮牌服飾。在香港我可以及時了解國際時尚大牌和服飾潮流最新趨勢,找到新穎的款式和設計方案;在東(dong) 莞我能夠找到生產(chan) 商製作樣品、批量生產(chan) ;在廣州我會(hui) 經常參加各類會(hui) 展活動,推廣我們(men) 的品牌。大灣區各個(ge) 城市地理位置相近,卻又各有特色,讓我的事業(ye) 能夠聚合優(you) 勢資源獲得發展。”從(cong) 事時尚行業(ye) 的港青潘健告訴記者。

  與(yu) 此同時,大灣區有關(guan) 部門和創業(ye) 基地對年輕人創業(ye) 就業(ye) 的支持也讓不少青年尤其是港澳青年感觸頗深。“我們(men) 的團隊入駐廣州南沙的創業(ye) 孵化基地時,平台方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一對一的全流程服務,隻需要三四天就辦理好全部手續。入駐後,基地會(hui) 提供谘詢輔導、對接融資和開拓市場方麵的支持,這讓我們(men) 少走了很多彎路。”澳門青年李偉(wei) 傑表示。

  深度融合

  從(cong) 去年7月“港車北上”政策正式實施起,香港青年陳斌幾乎每周都會(hui) 開車到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見客戶、看產(chan) 品。“我們(men) 做的是國際貿易業(ye) 務,產(chan) 品幾乎都來自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的製造型企業(ye) 。相比於(yu) 坐高鐵,駕車往返更有利於(yu) 我攜帶樣品,時間上也更靈活。”

  “橫琴口岸的通關(guan) 很便利,琴澳之間有許多跨境巴士,每天我往返兩(liang) 地絲(si) 毫沒有‘跨境’‘出城’的感覺。”澳門青年王睿表示,不隻是跨境通行方便,澳門公司在橫琴開展業(ye) 務、辦理手續,澳門居民在橫琴居住生活,都可以按照澳門的習(xi) 慣、享受澳門的政策。如今,橫琴已經正式封關(guan) 運作,澳門居民、企業(ye) 攜帶生產(chan) 生活用品往來琴澳更加便利,兩(liang) 地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

  10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粵港跨境通辦,“灣區通”工程深入實施;“灣區社保通”上線,港澳居民“足不出境”就可以享受廣東(dong) 的社保服務;金融、會(hui) 計稅務、法律服務等數十種港澳職業(ye) 資格被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認可,港澳青年的就業(ye) 有了更多選擇……

  不少在大灣區創業(ye) 就業(ye) 的青年表示,如今大灣區越來越成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概念,大家工作、生活在大灣區不再局限於(yu) 特定城市。相信未來會(hui) 有更多的青年人才來到大灣區,共同參與(yu) 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

  柴逸扉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