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法治護航中國式現代化
法治護航中國式現代化(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法治建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任務。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
代表委員表示,在法治軌道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意味著把法治貫通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各個(ge) 領域、各個(ge) 方麵、各個(ge) 環節。新征程上,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法治建設,以良法善治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更大成就。
保障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重大進展
從(cong) 著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維護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秩序,到以法治之力嗬護生態之美,以良法善治守護綠水青山,再到加大法治鄉(xiang) 村建設力度,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增添法治亮色……近年來,法治保障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重大進展。
“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中國式現代化每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應跟進一步,依靠法治凝聚改革共識、凝聚發展力量。”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四川啟陽汽車集團董事長王麒代表表示。
王麒代表說,好的營商環境能提高生產(chan) 力、競爭(zheng) 力,要用法治思維保障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例如成都最近發布的“蓉易享”“蓉易貸”“蓉易訴”“蓉易用”等惠企新場景,就讓企業(ye) 經營者感到特別暖心,“我們(men) 要堅守主業(ye) 、做強實業(ye) ,努力成為(wei) 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生力軍(jun) 。”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法治的支撐和保障。”江西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謝茹委員表示,近年來,江西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合法權益取得積極成效,全力打造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網絡,做到有機構辦事、有專(zhuan) 人辦事、有能力辦事,讓廣大民營企業(ye) 充分感受到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提振了迎難而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謝茹委員表示,民營經濟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必須在法治軌道上發展。建議完善立法和政策,加快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進一步穩定民營經濟發展預期;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加大重點執法領域監管力度,全麵推進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深入推進法治民企建設,不斷提升民營企業(ye) 法治觀念和風險防範意識。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要堅強的法治保障。
“實行最嚴(yan) 格的製度、最嚴(yan) 密的法治,生態環境保護才能落到實處。”廣東(dong) 省汕尾市水務工程事務中心主任秦麗(li) 莎代表說,多年來她持續關(guan) 注水環境保護工作,見證了法治之力在治水、護水工作中的重要性。
“近年來,汕尾市陸續製定了品清湖環境保護條例、海砂資源保護條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規,讓碧海藍天、潔淨沙灘有了更加具體(ti) 細致的法規保護。”秦麗(li) 莎代表說,作為(wei)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汕尾以立法明晰政府、社會(hui) 組織和個(ge) 人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責任,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排汙口整治、清“四亂(luan) ”等工作,加強河湖海岸治理,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凝聚法治力量,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近年來,我們(men) 紮實推進法治鄉(xiang) 村建設,強化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加強糾紛調解平台建設,積極引導群眾(zhong) 運用法治思維化解矛盾、解決(jue) 問題。”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副鎮長、五星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黃麗(li) 萍委員深刻感受到,法治思維越是深入人心,就越能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打通法治鄉(xiang) 村建設‘最後一公裏’,離不開大量知法懂法用法的人才。”黃麗(li) 萍委員建議,進一步加強鄉(xiang) 村法律人才的培養(yang) 力度,加大資源投入,健全培育體(ti) 係,結合各地實際開展常態化專(zhuan) 題培訓,滿足群眾(zhong) 多元化的法律需求,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
保障人民權益,以法治方式推動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全麵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把體(ti) 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麵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le) 業(ye) 。
“我們(men) 要立好人民的法、用好執法的尺、辦好為(wei) 民的事、解好群眾(zhong) 的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遼寧省鞍山市委書(shu) 記王忠昆代表表示。
王忠昆代表介紹,鞍山堅持“小切口”、突出“小快靈”,製定《鞍山市城市供熱條例》等一批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都很強的民生領域法規,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立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推行柔性執法和陽光執法,清理涉及23個(ge) 領域1043項的包容免罰清單,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2023年共完成公證便民下鄉(xiang) 、護校安園、施工安全公益訴訟等“法治為(wei) 民辦實事”項目48個(ge) ;加強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建立16個(ge) 法治工作基層聯係點,以法治方式推動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法治是民生的重要保障,要針對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運用法治手段辦成群眾(zhong) 滿意、各方點讚的民生實事。”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委書(shu) 記、市長王學軍(jun) 代表介紹,近年來,吳忠市堅持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出台了《吳忠市停車場管理條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規,創新開展百所聯百會(hui) 、百所幫百村等活動,治安案件、交通事故數量持續下降。
王學軍(jun) 代表表示,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強法治建設,持續完善地方性法規。“下一步,我們(men) 還將加大食品藥品、生態環境、電信詐騙等關(guan) 係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深入推進‘八五’普法。”王學軍(jun) 代表說。
未成年人是“網絡原住民”。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雲(yun) 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城區第四小學校長龔健梅委員重點關(guan) 注新媒體(ti) 時代下嗬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降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率的問題。
“我了解到,未成年人保護法設立‘網絡保護’專(zhuan) 章,確立了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製度的頂層設計。”龔健梅委員建議,一方麵家校社應形成合力,積極引導學生合理、科學使用手機,提升其數字素養(yang) ;另一方麵,進一步提升學習(xi) 類APP、兒(er) 童智能設備等專(zhuan) 屬產(chan) 品服務信息內(nei) 容安全標準,針對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個(ge) 人信息被濫采濫用等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堅決(jue) 遏製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行為(wei) 發生。
保障和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提升社會(hui) 治理效能
保障和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yi) 。從(cong) 科學立法到嚴(yan) 格執法,從(cong) 公正司法到全民守法,近年來,各地牢牢把握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這一法治價(jia) 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項法律製度、每一個(ge) 執法決(jue) 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yi) 。
“全麵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來進行,作為(wei) 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深感在其中大有可為(wei) 。”福建省律師協會(hui) 會(hui) 長於(yu) 寧傑代表表示,近年來,針對社會(hui) 矛盾糾紛誘發因素多、涉及麵廣的特點,福建省律師協會(hui) 探索實施“律師+”調解模式,通過完善律師調解機製、延伸調解工作觸角,維護群眾(zhong) 合法權益。
於(yu) 寧傑代表表示,用法治促進和保障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既需要進一步健全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也需要紮紮實實辦好一件件民生小事;既要從(cong) 製度上規範,完善司法公開等相關(guan) 機製,又要從(cong) 行動上著力,做好網絡空間治理等工作。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最後一道防線,辦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應當考慮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落實最有利於(yu) 未成年人原則。”浙江省餘(yu) 姚市委書(shu) 記傅貴榮代表說。
傅貴榮代表介紹,餘(yu) 姚建立“未成年人幫扶一件事”線上平台,圍繞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主題,搭建“心裏那些事、家裏那些事、就業(ye) 那些事、就讀那些事、矯正那些事、誌願那些事、學習(xi) 那些事”七大模塊,涉罪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家長或監護人均可在線申請接受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就業(ye) 幫扶等服務。傅貴榮代表建議,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要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努力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彰顯司法溫度。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
“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是做好農(nong) 村基層治理的重要方法論。”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官渡鎮孫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孫中嶺代表介紹,近年來,孫莊村成立了村民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hui) ,將村民的贍養(yang) 、婚姻、家庭、鄰裏矛盾等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村子愈發安定有序。
“人人都信法,凡事都講法,矛盾自然就少了。”孫中嶺代表認為(wei) ,要在農(nong) 村積極開展“法律明白人”培養(yang) 工程,在農(nong) 村播撒一粒粒“法治種子”,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農(nong) 村基層落地生根。
(本報記者吳丹、黃福特、劉博通、王明峰、秦瑞傑、王崟欣參與(yu) 采寫(xie) )
張 璁 楊 昊 亓玉昆 金 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