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少年”岑小林從農村跳向世界
2023年世界跳繩錦標賽上,岑小林收獲了多個(ge) 項目的冠軍(jun) 。
說起中國跳繩領域的高水平選手,世錦賽冠軍(jun) 、世界紀錄保持者、吉尼斯世界紀錄創造者……集諸多榮譽於(yu) 一身的“光速少年”岑小林是繞不開的代表性人物。
2001年出生的岑小林,從(cong) 小在農(nong) 村長大,因為(wei) 體(ti) 弱接觸了跳繩項目,並逐漸在賽場上嶄露頭角。目前他已擁有近百個(ge) 國內(nei) 、國際賽事冠軍(jun) 頭銜,正處在職業(ye) 運動員的黃金期,他說現今唯一的目標,就是拿到“世界跳繩大師”稱號。
至於(yu) 未來,他想成為(wei) 一名體(ti) 育老師或跳繩教練,培養(yang) 更多年輕的跳繩運動員。
結緣
因體(ti) 弱接觸跳繩性格好了,學習(xi) 也沒落下
岑小林小時候在貴州黔東(dong) 南州老家生活,由於(yu) 父母常年在廣州打工,他成了留守兒(er) 童,加上體(ti) 弱多病,性格多少有些內(nei) 向。上小學前,父母把他接到廣州,就讀於(yu) 廣州市花都區花東(dong) 鎮七星小學,“剛開始對很多事物都不太熟悉,再加上語言差異,不太喜歡和別人交往。”
為(wei) 了改變體(ti) 質,岑小林曾想過學習(xi) 一項沒有太多對抗性的運動。但彼時學校裏隻有對身體(ti) 素質要求較高的籃球隊和田徑隊。
小學二年級時,學校開始組建跳繩隊,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岑小林成了第一批隊員。
雖然跳繩的門檻低,對體(ti) 能要求不高,但岑小林發現想學習(xi) 更多技巧免不了要與(yu) 教練、同學溝通,他隻能強迫自己開口。隨著交流的增多,岑小林也與(yu) 同學們(men) 慢慢熟絡起來,開始期待每一次跳繩訓練課。在技術上,他也體(ti) 會(hui) 到了成就感。
就在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時,他卻有了來自另一方的壓力。那時岑小林的學習(xi) 成績不太好,跳繩訓練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父母並不支持。再加上,基本功訓練階段很枯燥,他發現自己的身體(ti) 素質逐漸變好後,便有了放棄的念頭。
讓他堅持下來的,是學校的跳繩教練賴宣治。
賴宣治並不擅長跳繩,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跳繩教練。
剛開始組建跳繩隊時,賴宣治就從(cong) 網上找來各種資料,研究並自創了一套全新的訓練方法。“為(wei) 了方便訓練,他(賴宣治)每天就住在學校宿舍裏。”因為(wei) 很多隊員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賴宣治除了教孩子們(men) 跳繩,課後還會(hui) 到部分學生家裏輔導作業(ye) ,幫助他們(men) 提升文化課成績。
“教練經常跟我們(men) 說,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堅持住。吃得苦中苦,方為(wei) 人上人。”
或許是因為(wei) 父母文化程度不高,隻能幹粗活養(yang) 家,這讓岑小林頗有感觸。除了每天訓練,他開始擠出時間複習(xi) 功課,這些變化都讓父母看在眼裏,也就依著他,讓他繼續練下去。
場上
連續打破兩(liang) 項世界紀錄,執裁團反複確認八次
剛接觸跳繩時,岑小林並不知道這個(ge) 項目還有比賽,更不敢想未來還能打破世界紀錄。這一切還要從(cong) 他當時居住的廣州小鎮舉(ju) 辦的一場跳繩比賽開始。
那是12歲的他參加的首場跳繩比賽,“當時有個(ge) 比較擅長的項目臨(lin) 時更改了動作要求,之前沒練習(xi) 過,最後被淘汰了。”雖然在其他項目中拿到了冠軍(jun) ,但岑小林一點兒(er) 都不開心。從(cong) 那時起,他變得更加刻苦,因為(wei) 他想代表學校、城市,甚至國家獲得榮譽。
兩(liang) 年後,岑小林參加了在馬來西亞(ya) 舉(ju) 行的2015年亞(ya) 洲跳繩錦標賽,那是他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在30秒單搖跳項目中獲得了冠軍(jun) 。同年11月,在阿聯酋迪拜舉(ju) 辦的第一屆世界學生跳繩錦標賽上,岑小林一人創下30秒單搖跳單腳110次、3分鍾單搖跳單腳548次兩(liang) 項世界紀錄。
尤其是3分鍾單搖跳項目,岑小林本身並沒抱太大期望,聽到場邊的歡呼聲後,他才看到大屏幕上顯示的成績,“有點兒(er) 不敢相信。雖然平時也跳出過這樣的成績,但並不穩定。更何況還是在場地不熟悉、身體(ti) 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因多位裁判計數結果不同,執裁團反複觀看了八次比賽錄像,才最終確定成績。
“其實那之前也參加過國際比賽,但迪拜那場還是很緊張。”岑小林回憶,因為(wei) 時差、飲食、暈機等各種因素,給那次比賽增加了很多的不確定性。“當時隻有一個(ge) 想法,就是無論如何,也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比賽。”
賽後,岑小林喜獲花名“光速少年”。“這是對我過去努力的認可,當然也鞭策著我後來不斷提升。”
場下
兩(liang) 天練斷一根鋼絲(si) 繩,下一場永遠會(hui) 更好
2015年世界跳繩錦標賽上,岑小林在30秒單搖跳項目中完成220次,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次年的全國跳繩大賽上,他又在該項目上完成222次。2017年全國跳繩聯賽總決(jue) 賽上,他再次刷新紀錄,在30秒單搖跳項目中完成226次。2019年7月,岑小林在挪威舉(ju) 辦的跳繩世界杯上以3分鍾1141次刷新世界紀錄。同年12月22日,在廣州市花都體(ti) 育館,他以105次打破“30秒內(nei) 雙搖跳繩次數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之後的幾年,受特殊情況影響,就讀高中的岑小林基本沒參加任何比賽,但歸來後,他依舊保持著強大的實力。
2023年7月15日至24日在美國科羅拉多舉(ju) 行的2023年世界跳繩錦標賽上,岑小林憑借30秒228次的成績再次奪得男子30秒單搖跳冠軍(jun) 。
當被問到在跳繩項目上收獲了多少獎杯時,岑小林竟一時沒答上來,因為(wei) 連他自己都沒算過,但國際賽事和國內(nei) 賽事的冠軍(jun) 至少有近百個(ge) 。“每一座獎杯(獎牌)都是對每一次努力的回報。”岑小林也從(cong) 來沒有停止過自己的腳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他表示,無論麵對任何體(ti) 量的比賽,都會(hui) 認真對待,“對我而言,在意的永遠是下一場要跳得更好”。
至於(yu) 成功的秘訣是什麽(me) ?他笑笑說,哪裏有秘訣,“就是不能放棄基本功”。
岑小林透露,日常訓練時,會(hui) 格外注重基本功和穩定性。“沒比賽時,每周會(hui) 訓練六次甚至七次,每次訓練時間不低於(yu) 三個(ge) 小時。開賽前,還會(hui) 加大訓練量。”練習(xi) 強度最大的一次,一根全新的鋼絲(si) 繩跳了兩(liang) 天就斷了。正常情況下,在木質地板場地堅持天天訓練,鋼絲(si) 繩的使用壽命為(wei) 兩(liang) 周左右。“雖然沒有具體(ti) 計算用壞過多少根跳繩,但幾百根肯定是有的”。盡管訓練辛苦,但他總能在跳繩中找到樂(le) 趣。“休息時,隊友們(men) 會(hui) 組織PK賽,蠻開心的。”
而每次比賽後,他也會(hui) 複盤哪方麵做得不夠好,再有針對性地加強弱項,希望下一次能有所提升。
未來
想做體(ti) 育老師或教練,童年夢想始終沒變
在岑小林參加的眾(zhong) 多比賽中,最讓他記憶深刻的還是國際跳繩聯合會(hui) (由國際跳繩聯盟FISAC-IRSF和世界跳繩聯盟WJRF合並而成)在線下主辦的第一屆世界跳繩錦標賽(即2023年世界跳繩錦標賽)。除了收獲多個(ge) 項目冠軍(jun) ,岑小林還在30秒單搖跳、3分鍾單搖跳和個(ge) 人花樣三個(ge) 項目中排名總成績第三。而總成績排名第一的選手,可獲得“世界跳繩大師”稱號,這也是岑小林此番最大的遺憾。為(wei) 了這個(ge) 目標,他在兼顧競速項目的同時,也在加強花樣項目的能力。“我希望未來能成為(wei) ‘世界跳繩大師’。”
在岑小林看來,職業(ye) 跳繩運動員的黃金年齡為(wei) 17歲到26歲,無論是身體(ti) 素質還是力量都是最好的。“我想趁現在還年輕,再努力一把,以後老了就跳不動、跳不快了。”但他並沒有給自己的職業(ye) 生涯設定時間或成績界限,“隻要國家需要,我會(hui) 盡最大努力去贏得比賽。”
年少時,岑小林曾在一檔央視節目中提到過自己的夢想,“想像賴老師(賴宣治)那樣,做個(ge) 體(ti) 育老師,教孩子們(men) 跳繩。”如今,在廣州體(ti) 育職業(ye) 技術學院讀大一的岑小林除了常規課程,還在學習(xi) 與(yu) 跳繩裁判和教練有關(guan) 的知識。“我的理想始終沒變,未來我依然會(hui) 選擇當一名體(ti) 育老師或跳繩教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