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需要網紅效應 但非旅遊的全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
旅遊需要網紅效應 但非旅遊的全部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ge) 冬天,老牌旅遊城市哈爾濱爆火“出圈”,而此前,山東(dong) 淄博、河南洛陽借助網絡流量翻紅,福建泉州也因簪花受到遊客們(men) 關(guan) 注。在流量加持下,旅遊城市如何才能“長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旅遊需要網紅效應,但這不是旅遊的全部,各旅遊目的地城市應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商業(ye) 環境等多個(ge) 方麵下苦功夫。此外,就“旅遊場景中過度使用人臉識別問題”,戴斌建議取消遊客入住賓館酒店必須“刷臉”的規定。
談 發展
應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麵下功夫
戴斌表示,旅遊目的地發展有其基本規律,這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旅遊目的地城市要打造知名度,就需要市場宣傳(chuan) 。“全國範圍內(nei) 我們(men) 正常監測的旅遊城市有343座。”麵對這麽(me) 多城市,遊客要如何選擇?在戴斌看來,“通過打造網紅城市快速提高城市知名度有一定道理。”但他也表示,網紅不是旅遊的全部,旅遊目的地城市還需要打造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如果一座城市的公交、地鐵、車站、機場、網約車、共享單車等交通設施不完善,則可能影響遊客的目的地選擇。另外,還要打造完善的公共服務,比如旅遊過程中出現問題,遊客找誰;遇到強迫消費,遊客如何尋求幫助等。
同時,旅遊目的地城市應在良好的商業(ye) 環境和市場主體(ti) 培育方麵下功夫。戴斌舉(ju) 例說:“導遊、駕駛員、餐廳服務員、酒店接待員,如果這些從(cong) 業(ye) 者沒有很好的獲得感和職業(ye) 尊嚴(yan) ,如何給遊客提供滿意的服務?”
戴斌認為(wei) ,從(cong) 上述幾個(ge) 方麵係統地來看,流量帶來的網紅效應隻是旅遊目的地城市打造過程中的一個(ge) 鏈條,“這隻是河流上翻騰的浪花,但我們(men) 更要關(guan) 注靜水流深的河床。如果旅遊目的地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商業(ye) 環境達不到應有的現代化水平,那麽(me) 網紅隻能是轉瞬即逝的煙花,而不是永不凋落的繁花。”
談 複蘇
各城市旅遊經濟發展要走自己的路
陸續湧現的網紅旅遊城市對推動全國旅遊產(chan) 業(ye) 複蘇有何作用?其他旅遊城市應如何看待流量帶來的“出圈”?戴斌分析說,旅遊的發展有經濟價(jia) 值、實用價(jia) 值、情緒價(jia) 值。“不管是哈爾濱的雪花、上海黃河路上的繁花,還是福建泉州的簪花、海南三亞(ya) 的浪花,一個(ge) 又一個(ge) 網紅城市都帶來非常好的情緒價(jia) 值,推動了旅遊複蘇,這對旅遊市場恢複有積極作用。”
他同時提醒,各城市旅遊經濟的發展要走自己的道路,不要被帶偏。“這就如同我們(men) 的生活,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靜水流深,不是每天都要敲鑼打鼓。所以各個(ge) 城市要下更大的決(jue) 心、有更多的耐心把交通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商業(ye) 環境、從(cong) 業(ye) 人員的素質逐漸提升上來。”
戴斌建議,各個(ge) 旅遊目的地城市要科學把握旅遊經濟的基本規律,多考慮遊客需求和市場反饋。“不管多麽(me) 網紅的城市,哈爾濱、淄博,或是黔東(dong) 南的‘村超’‘村晚’,傳(chuan) 遞的是善意、真誠、溫暖,尤其是真誠,至關(guan) 重要。”戴斌表示,很多年輕人可以接受有瑕疵的真誠,但不會(hui) 接受過於(yu) 完善的“表演”。
“所以如果網上宣傳(chuan) 得越好,但遊客在現實當中並沒有感受到這種良好的氛圍,就會(hui) 形成一個(ge) 巨大的落差,對旅遊目的地發展反而會(hui) 帶來傷(shang) 害。”戴斌建議,應厘清旅遊經濟的發展規律和當地文化宣傳(chuan) 的關(guan) 係,“旅遊需要網紅,但網紅絕不是旅遊的全部。”
談 建議
建議取消入住酒店必須“刷臉”的規定
戴斌指出,調研發現,目前國內(nei) 幾乎所有省市的賓館、酒店、民宿等旅遊住宿機構都設置了人臉識別係統,遊客除了要出示並由接待人員查驗身份證件,還要到專(zhuan) 門的人臉識別設備前“刷臉”才能入住。該措施不僅(jin) 降低了服務效率,容易引起遊客的不滿和投訴,而且增加了企業(ye) 的經營成本。調查表明,歐道、中安、華視、沃土、藍色妖姬、海康威視等酒店用人臉識別終端的單價(jia) 從(cong) 數千到數萬(wan) 元不等,酒店需要安排1台-4台終端,廠家還會(hui) 收取年度係統維護費用。進一步調研發現,度假區、滑雪場、索道、主題公園、博物館、圖書(shu) 館、機場、碼頭、火車站等旅遊流量入口和消費場景安裝人臉識別終端也已經是普遍現象,而且強製使用的場合也是越來越多。
戴斌表示,現在讓遊客做人臉識別的地方都是按照“告知且同意”的原則實施的,即公安部門告知旅館、酒店、民宿,然後旅館、酒店、民宿也同意做。
為(wei) 優(you) 化旅遊市場環境,便利旅遊消費,促進入境旅遊和國內(nei) 旅遊發展,提升依法治旅、依法興(xing) 旅的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戴斌建議公安部對強製酒店、度假村、民宿等旅遊住宿機構購買(mai) 和使用人臉識別終端的情況,進行全麵摸底排查,包括要求安裝的法律依據、要求安裝的部門和層級、是否指定廠家品牌、是否與(yu) 原有的身份證查驗係統並行,是否要求同步上傳(chuan) 信息等,及時指導各地公安部門取消遊客入住賓館酒店必須“刷臉”的規定,並召回相關(guan) 的軟硬件設備。
戴斌表示,目前,除2022年頒布的《旅館業(ye) 治安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旅館接待旅客住宿必須登記。登記時,應當查驗旅客的身份證件,按規定的項目如實登記。接待境外旅客住宿,還應當在24小時內(nei) 向當地公安機關(guan) 報送住宿登記表”外,依據“法無授權不可行”的原則,不再要求旅遊者履行“刷臉”義(yi) 務,也不能要求旅遊住宿機構履行查驗身份證件之外履行生物信息和涉及旅遊者隱私數據的采集義(yi) 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度假區、主題公園和交通企業(ye) 的同類情況做專(zhuan) 項調查。
同時,戴斌還建議中央網信辦盡快實施《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並加強對征求意見稿第九條的監督檢查。該條明確要求“賓館、銀行、車站、機場、體(ti) 育場館、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shu) 館等經營場所,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驗證個(ge) 人身份的,不得以辦理業(ye) 務、提升服務質量等為(wei) 由強製、誤導、欺詐、脅迫個(ge) 人接受人臉識別技術驗證個(ge) 人身份”。對“告知且同意”等涉嫌侵權的變通做法做出明確提示並做出整改要求。在此基礎上,對設備供應商、信息采集部門、管理部門提出專(zhuan) 項數據和隱私保護具體(ti) 的、可執行的、可查驗的要求,會(hui) 同國家數據局等部門針對旅遊旅行過程中個(ge) 人隱私、商業(ye) 機製和數據安全,建立有效的法製管理體(ti) 係。
如果旅遊目的地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商業(ye) 環境達不到應有的現代化水平,那麽(me) 網紅隻能是轉瞬即逝的煙花,而不是永不凋落的繁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王真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