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方來助力 養老變“享老”

發布時間:2024-03-07 14:54:00來源: 科技日報

  【今日關(guan) 注】

  ◎本報記者 張毅力

  新年伊始,“銀發族”收到政策“大禮包”。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發布的首個(ge) 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zhuan) 門文件。

  政策的出台給養(yang) 老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哪些利好?銀發經濟帶來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科技創新如何賦能“老有所依”?代表委員們(men) 圍繞“老”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政策發力守護“夕陽紅”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到29697萬(wan) 人,占全國人口的21.1%。

  “我國已全麵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hui) 。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全社會(hui) 共同關(guan) 注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王承哲說,《意見》具體(ti) 提出了4個(ge) 方麵26項具體(ti) 舉(ju) 措,為(wei) 億(yi) 萬(wan) 老年人描繪了一幅安享晚年生活的幸福畫卷。

  “以需求為(wei) 牽引,從(cong) ‘關(guan) 鍵小事’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在近日舉(ju) 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意見》圍繞老年助餐服務、居家助老服務等老年人急需的7方麵高頻服務,分別提出操作性強的解決(jue) 方案。同時,《意見》還提出擴大產(chan) 品供給,培育潛力產(chan) 業(ye) ,強化要素保障等舉(ju) 措。

  圍繞“老”話題,各地也在不斷推出新舉(ju) 措。各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紛紛將積極發展養(yang) 老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列入重點民生實事。

  廣東(dong)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老年產(chan) 品開發,開展“智慧助老”,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建養(yang) 老家庭照護床位2000張,新增農(nong) 村鄰裏互助養(yang) 老服務點240個(ge) 、養(yang) 老助餐點300個(ge) ,提高養(yang) 老服務從(cong) 業(ye) 人員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既惠及民生,又開拓市場。”河南省洛陽市民政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安占立說,在洛陽南峰園小區等800多個(ge) 社區養(yang) 老服務中心,“7元助餐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解決(jue) 吃飯等問題。

  銀發經濟孕育新機遇

  “人人都會(hui) 變老。老年人的當下需求,也將是年輕人的未來需要。”中國社會(hui) 福利與(yu) 養(yang) 老服務協會(hui) 理事會(hui) 會(hui) 長、複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說,銀發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chan) 品或服務,以及為(wei) 老齡階段作準備等一係列經濟活動的總和,既包括老年階段的“老齡經濟”,也包括未老階段的“備老經濟”。銀發經濟涉及麵廣、產(chan) 業(ye) 鏈長、業(ye) 態多元,涵蓋一二三產(chan) 業(ye) ,孕育著新機遇,也必將催生新領域和新賽道。

  “樓上居住、樓下就醫,社區醫養(yang) 中心滿足了相對健康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但是,部分失能失智的老人更需要適老化產(chan) 品、高端護理服務等。”河南省鄭州市航海東(dong) 路辦事處富田社區居民徐先生介紹,他80多歲的母親(qin) 癱瘓在床,目前苦於(yu) 找不到合適且專(zhuan) 業(ye) 的護工。

  “當前,我國銀發經濟剛剛起步。基礎養(yang) 老服務不能有效滿足老年人需要,特別是難以匹配以‘60後’為(wei) 代表的‘新老年’群體(ti) 。”河南省政協委員、鄭州市航空工業(ye) 管理學院經濟學院院長郝愛民說,發展銀發經濟不僅(jin) 可以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而且能夠擴大內(nei) 需,促進經濟增長。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有關(guan) 負責人在介紹《意見》有關(guan) 情況時指出,將培育養(yang) 老服務新業(ye) 態,發展智慧養(yang) 老服務;推進適老化改造,持續落實“十四五”時期支持200萬(wan) 戶特殊困難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任務;引導外資投向老齡產(chan) 業(ye) ,不斷優(you) 化銀發經濟的發展環境。

  “發展銀發經濟不能忘了農(nong) 村這一薄弱地區。與(yu) 城市居民養(yang) 老相比,農(nong) 村地區特別是貧困群體(ti) 的養(yang) 老問題更值得關(guan) 注。”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xiang) 裴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裴春亮調研時發現,農(nong) 村地區養(yang) 老金繳納比例低,養(yang) 老環境和條件差。他建議,實行城鄉(xiang) 無差別化養(yang) 老政策,健全社會(hui) 敬老公益機製。

  數字技術牽掛老年人

  叮鈴鈴……一陣鈴聲響起,河南省鄭州市福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值班人員,點開了智慧康養(yang) 雲(yun) 平台上的視頻按鈕。畫麵顯示,一位老先生側(ce) 躺在沙發上,用手捂著胸口。“不好,老人患有高血壓,得趕緊去現場處置。”值班人員焦急地說。

  這是近日發生在福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幕。因為(wei) 安裝了適老化設備,醫生及時到場診治,老人轉危為(wei) 安。

  “適老化設備可實現一鍵呼叫,室內(nei) 24小時360度視頻監測。智能穿戴設備可實現超過4個(ge) 小時沒有行動軌跡時自動報警,如果佩戴者長時間未歸,平台也能收到報警信號。”衛生服務中心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宋利英介紹,數字技術已深度融入養(yang) 老事業(ye)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老年人對數字產(chan) 品和服務接受程度低等。

  要打破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必須解決(jue) 智能化產(chan) 品和服務應用的難題。記者了解到,2023年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印發實施《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專(zhuan) 項行動,對2577個(ge) 老年人常用的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序完成改造,推動5G視頻客服、智能聽新聞等一批新功能和新服務上線應用;組織製定移動終端、智能電視等產(chan) 品的適老化標準,推動超過1.4億(yi) 台國產(chan) 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適老化改造。近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還啟動了“2024年數字助老計劃”。

  “人工智能技術為(wei) 老年人群提供了安全守衛、家政護理、情感關(guan) 懷。”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連續3年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關(guan) 注適老化問題。他建議用智能化手段防止老年人出現意外安全事故,加快家庭護理機器人和陪伴機器人的研發進程,推動機器人進家庭;將科技適老列入國家發展戰略,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hui) 副會(hui) 長喻新安介紹,銀發經濟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完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著重發展普惠型養(yang) 老服務、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互助性養(yang) 老、醫養(yang) 康養(yang) 、銀發經濟和智慧養(yang) 老等領域。相信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中國方案”,會(hui) 讓億(yi) 萬(wan) 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