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發展新質生產力,從實際出發

發布時間:2024-03-11 16:16:00來源: 人民日報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從(cong) 實際出發(直通兩(liang) 會(hu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是忽視、放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各地要堅持從(cong) 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製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積極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如何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本報記者走訪生產(chan) 建設一線,觀察各地的實踐與(yu) 探索;采訪代表委員,傾(qing) 聽他們(men) 的思考與(yu) 建議。

  讓我們(men) 把握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精髓要義(yi) ,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編 者

  用好資源稟賦,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青海的鹽湖資源、海南的氣候緯度、四川的清潔能源……一方水土培育一方產(chan) 業(ye) ,用好資源稟賦,發揮優(you) 勢特長,才能更準確地定位產(chan) 業(ye) 布局、推動創新發展。

  【會(hui) 外鏡頭】綠色的湖,白色的灘,自主研發的水采船正在鹽田繁忙運轉。這裏是位於(yu)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察爾汗鹽湖,鉀鹽、鎂鹽、鋰鹽儲(chu) 量均居全國首位。水采船采集的鹵水,提取完鉀後,稱為(wei) “老鹵”,被送到鋰提取企業(ye) ——青海鹽湖藍科鋰業(ye) 股份有限公司。280座吸附塔隆隆作響、日夜運轉,每天可處理20萬(wan) 立方米老鹵。“每立方米老鹵中,鋰含量不到100克,並且鋰少鎂多,鋰、鎂比例甚至達到1∶500。”公司總經理張成勝說,“我們(men) 加大科研投入,突破了‘鎂中提鋰’難題,產(chan) 業(ye) 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

  【會(hui) 內(nei) 聲音】鹽湖資源是青海的重要資源。青海鹽湖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貟紅衛代表認為(wei) ,鹽湖提鋰麵臨(lin) 新舊動能轉換、技術更新迭代等挑戰,要推動資源開發由粗放式向精細化、標準化轉變,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聚集先進優(you) 勢企業(ye) ,跨行業(ye) 、跨領域合作,構築鋰電產(chan) 業(ye) 集群。鼓勵支持企業(ye) 開發應用新能源,推動鹽湖開發與(yu) 新能源、新材料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研發鋰資源高效提取和回收利用的技術工藝,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海南地處熱帶,五指山以南區域冬天氣溫超過16攝氏度,這給南繁育種提供了“天然大溫室”。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院長陳凡代表建議,進一步依據溫度、緯度等自然資源優(you) 勢,深入挖掘種質資源,打通種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打造“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大數據技術”的精準設計育種體(ti) 係,加速技術迭代升級。完善推廣種業(ye) 合同研發外包服務模式,以委托合同的形式開展數字化外包服務,在實驗室育種、檢驗檢測、田間育製種服務、知識產(chan) 權等方麵實現產(chan) 業(ye) 鏈全覆蓋。

  四川清潔能源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特色鮮明,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潛力巨大。2023年,當地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1億(yi) 千瓦,占比86.7%。中國東(dong) 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俞培根委員表示,要科學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優(you) 化升級,進一步鼓勵新能源相關(guan) 的裝備製造企業(ye) 加強科技創新。同時,推動能源開發與(yu) 應用互補協同,以延伸產(chan) 業(ye) 鏈塑造新產(chan) 業(ye) 。“充分發揮企業(ye) 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技術優(you) 勢和創新主體(ti) 作用,加強與(yu) 高校、科研院所、上下遊企業(ye) 交流合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俞培根委員建議。

  發揮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積極探索新興(xing) 領域

  東(dong) 北的遼寧、西部的甘肅,都是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底子的老工業(ye) 基地;而經濟大省山東(dong) 也有自己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各地立足本地產(chan) 業(ye) 基礎,積極探索新興(xing) 領域,堅持先立後破、統籌推進,才能讓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相得益彰,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會(hui) 外鏡頭】位於(yu) 遼寧沈陽市的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轉子車間,車工馬長好站在“數字化車間運營管理係統”的電子屏幕前,認真查閱生產(chan) 數據。如今,數字化車間已完成集團生產(chan) 係統全麵覆蓋,大幅提升了生產(chan) 運營效率和智能製造水平,產(chan) 品平均設計周期縮短近30%,製造成本降低了15%。沈鼓集團是遼寧裝備製造業(ye) 的領軍(jun) 企業(ye) 之一。如何依托既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在生產(chan) 運營方式上做變革。”集團信息數據中心主任郝玉明介紹,近年來,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傳(chuan) 統製造,生產(chan) 要素配置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附加值更高。2023年,企業(ye) 經營質量、規模和效益指標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

  【會(hui) 內(nei) 聲音】遼寧的裝備製造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根基紮實,已形成規模較大、體(ti) 係較為(wei) 完備的產(chan) 業(ye) 集群。台盟遼寧省委會(hui) 主委、遼寧省科學技術廳廳長蔡睿委員表示,要用新技術、新平台、新產(chan) 品,推進裝備製造業(ye) 向高新突破,促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迭代升級。此外,還要發揮場景優(you) 勢、融合優(you) 勢、科研優(you) 勢。“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也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場景,老場景疊加新技術,也能催生新質生產(chan) 力。”蔡睿委員表示。

  以鋼鐵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為(wei) 代表的八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是山東(dong) 臨(lin) 沂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對我們(men) 而言,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就是推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向高而攀,有效聚集各類要素,向規模、鏈條、研發、品牌發力。”臨(lin) 沂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張寶亮代表認為(wei) ,要在此基礎上,搶抓機遇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光儲(chu) 氫、新能源商用車等標誌性產(chan) 業(ye) 集群,提升產(chan) 業(ye) 辨識度。此外,還要承接更多優(you) 質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甘肅是西部重要的老工業(ye) 基地。甘肅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寶榮委員認為(wei) ,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僅(jin) 要搶占新技術革命製高點、開辟發展新賽道,也要運用科技創新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注入新生機。必須堅持“改舊”與(yu) “搶新”同向發力,一手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一手抓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我們(men) 將立足甘肅工業(ye) 發展基礎、產(chan) 業(ye) 結構特征等,不斷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黃寶榮委員說。

  根據本地科研條件,做好創新大文章

  2023年,我國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33278億(yi) 元,同比增長8.1%;簽訂技術合同95萬(wan) 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61476億(yi) 元,同比增長28.6%。科技創新作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核心要素的作用不斷顯現。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各地應用好本地科研條件,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

  【會(hui) 外鏡頭】啟動一台激光設備,切割頭行雲(yun) 流水般雕琢,一塊塊厚度不到0.1毫米的玻璃“毫發無損”地精準成型,成品率達99%……這是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半導體(ti) 麵板激光智能裝備生產(chan) 車間裏的一幕。工作人員介紹,公司生產(chan) 的國產(chan) 自主半導體(ti) 晶圓激光切割設備目前已完成中試。華工激光所在地湖北武漢市科研資源豐(feng) 富。“為(wei)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武漢提出把科教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創新發展優(you) 勢。我們(men) 乘勢而上,扭住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華工激光負責人介紹,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yu) 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產(chan) 學研用深度合作,攻克了一大批技術難題。

  【會(hui) 內(nei) 聲音】“根據本地科研條件,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應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導、需求為(wei) 牽引、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轉化機製。”中國船舶集團首席技術專(zhuan) 家張錦嵐代表建議,鼓勵企業(ye) 加強科研投入,與(yu) 各類科研力量聯合攻關(guan) ,以解決(jue) 實際問題為(wei) 導向開展研究,實現產(chan) 業(ye) 鏈與(yu) 創新鏈的良性循環。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工學部主任楊華勇委員認為(wei) ,高校是國家創新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麵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優(you) 質資源,另一方麵肩負著培養(yang) 優(you) 秀人才的重要使命,既培養(yang) 具備創新和科研能力的人才,又培養(yang) 具備實踐與(yu) 應用能力的人才。“有條件的地方要持續推動科技體(ti) 製、教育體(ti) 製、人才體(ti) 製等改革,打通科研創新的堵點卡點。”楊華勇委員說。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chan) 力也是綠色生產(chan) 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林業(ye) 科技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吳義(yi) 強代表認為(wei) ,以林業(ye) 為(wei) 例,在重點林草區域謀篇布局,建設一批綠色產(chan) 業(ye) 園、綠色科技城等示範性重大工程,有助於(yu)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林草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為(wei) 加快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劉雨瑞、劉澤溪、王明峰、劉佳華、李蕊、李林蔚、吳丹、陳尚文、強鬱文參與(yu) 采寫(xie) )

  蔣雪婕 祁嘉潤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