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熱潮湧動,如何接住這“潑天富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積極培育“文娛旅遊”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圍繞如何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將流量轉化為(wei) 存量、把“頭回客”變成“回頭客”,接住接好這“潑天富貴”,讓一業(ye) 興(xing) 帶動百業(ye) 興(xing) ,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創新升級讓文旅熱潮持續澎湃
“今年元旦春節期間,走南闖北、走西串東(dong) 的旅遊熱潮,充分展示了中國經濟實現新騰飛的好勢頭。”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保江委員表示,春節假期全社會(hui)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22.93億(yi) 人次,這一壯麗(li) 景象體(ti) 現了中國人有濃鬱的親(qin) 情、友情、家鄉(xiang) 情,還有“詩和遠方”,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勃勃生機和強大能量。
從(cong) “爾濱”的雪花到上海的“繁花”,從(cong) 泉州的簪花到三亞(ya) 的浪花,文旅的熱度貫穿了過去一年,持續到春節,促成了“熱辣滾燙”的消費潮流。
如何延續這股熱潮?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委員表示,應從(cong) 結構、綜合體(ti) 係等方麵,推動旅遊目的地高質量建設,完善航空、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碼頭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要優(you) 化商業(ye) 環境和公共服務,加強市場環境治理。
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代表則建議,在高質量發展模式的引領下,文旅行業(ye) 需要轉換動能,用科技創新提升效益效率,以此推動傳(chuan) 統文旅向數字文旅邁進,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拓展空間促演出經濟乘勢而上
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演出市場票房收入達到315.4億(yi) 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84.2%。演出經濟如何乘勢而上?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委員建議,要順應市場需求,創作更多具有競爭(zheng) 力、吸引力的爆款作品。
“要突破演出空間限製,將表演藝術與(yu) 旅遊業(ye) 、會(hui) 展業(ye) 、娛樂(le) 業(ye) 等有機結合,打造沉浸式、互動式的演出項目。多層次開發與(yu) 表演藝術相關(guan) 聯的衍生產(chan) 品,把新業(ye) 態、新產(chan) 品、新樣式與(yu) 新消費有機融合,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亮點和增長點。”王寧委員說。
希肯國際文化集團董事長安庭委員建議,鼓勵和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演藝新空間的內(nei) 容創作生產(chan) 和運營管理;支持各地充分利用工業(ye) 遺址、老舊廠房、商場、寫(xie) 字樓等,為(wei) 演出企業(ye) 提供更多的創作和演出空間。
近年來,“演出+旅遊”的實景演藝在各景區快速“蔓延”,受到遊客們(men) 的青睞。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委員表示,實景演藝項目投資大、回報周期長,建議通過設立專(zhuan) 項產(chan) 業(ye) 扶持基金,鼓勵更多企業(ye) 和個(ge) 人投入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的創新和發展。
融合發展打造消費新場景
兩(liang) 個(ge) 多月,近百場比賽,吸引遊客338萬(wan) 人次,網絡瀏覽量破百億(yi) ……去年,“村超”賽事火熱出圈,帶動“鄉(xiang) 村體(ti) 育+民族文化”模式快速發展。
“遊客們(men) 對情緒價(jia) 值的要求越來越高,讓文旅消費進一步向精神消費方向發展。”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湯越強代表對記者表示,“村超”“村BA”展示了貴州多彩的民族文化生活,淳樸的民風、豐(feng) 沛的情感是打動遊客的關(guan) 鍵。今年,黔東(dong) 南州計劃實現“重要節點有大賽、周末有小賽、經常有外地球隊交流賽”,持續推動民族文化、美食文化、音樂(le) 文化與(yu) 體(ti) 育文化深度融合,進一步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區域發展新引擎。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代表則建議,支持打造商旅文體(ti) 融合的消費新場景,將手工藝等文化體(ti) 驗打造成新場景中的重要內(nei) 容,促進文化消費增長。推動“非遺+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支持各地區創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景區、特色小鎮、國潮街區等,鼓勵建設集非遺展示體(ti) 驗、旅遊休閑娛樂(le) 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文旅融合產(chan) 業(ye) 。(本報北京3月11日電)
蘇墨 徐新星(來源: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