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考國家線發布
新京報訊 (記者楊菲菲)3月12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國家分數線),明確各招生單位要在國家分數線的基礎上,自主確定並公布報考本單位的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及其他學術要求。
根據安排,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網上調劑意向采集係統”將於(yu) 3月28日開通,“調劑服務係統”於(yu) 4月8日開通。
據悉,教育部近日部署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錄取工作,要求招生單位加強招生信息公開,提前在本單位招生網站和“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發布本單位複試、調劑、錄取工作辦法,及時、準確做好政策宣傳(chuan) 解讀、谘詢答複。
考生提交調劑申請後,招生單位要盡可能縮短考生調劑等待時間,及時反饋是否接受其調劑複試申請。發布需考生確認的擬錄取或複試通知時,需充分考慮考生學習(xi) 、工作、休息時間等因素作出合理安排,給考生預留充裕的確認時間,對於(yu) 沒有按時確認的考生,應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逐一聯係確認,不得簡單以“逾期不接受視為(wei) 自行放棄”對待。強化人性化安排和個(ge) 性化關(guan) 懷,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貧困地區考生、殘疾考生等特殊群體(ti) 的關(guan) 愛幫扶。
記者了解到,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網上調劑意向采集係統”將於(yu) 3月28日開通,已完成一誌願錄取的招生單位可發布調劑信息,有調劑意願的考生可查詢、填報意向信息。“調劑服務係統”將於(yu) 4月8日開通。有調劑意願的考生可密切關(guan) 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屆時登錄調劑係統和招生單位網站,查詢招生單位調劑相關(guan) 信息,按要求填報調劑誌願。
■ 解讀
專(zhuan) 碩和學碩分數線“並表”
3月12日下午,2024年研考國家分數線發布。對比2023年研考國家線可以發現,哲學、法學、體(ti) 育學、文學、曆史學、理學、醫學、會(hui) 計、交叉學科等學科門類分數線均有所上漲,教育學、藝術學、工學、農(nong) 學、軍(jun) 事學等學科門類分數線與(yu) 上年持平,另外,經濟學分數線較上年有所下降。
有同學注意到,今年研考國家線的公布在形式上和上年有所不同,並未像上年那樣將“學術學位類”和“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分開,各自一張表格進行公布,而是將二者合並在了一張表格上。
這一變化是為(wei) 什麽(me)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hui) 學術委員陳誌文指出,2022年版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中,學術學位類和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已經完成了並表,因此今年研考國家線在公布時也將二者進行合並。
記者注意到,在2024年研考國家線公布後,教育部隨即再次發布了《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2022年)》,供考生們(men) 進行參考。該目錄是國家進行學位授權審核與(yu) 學科專(zhuan) 業(ye) 管理、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學位授予與(yu) 人才培養(yang) 工作的基本依據。教育部強調,該目錄分為(wei) 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和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目錄中學科門類代碼為(wei) 兩(liang) 位阿拉伯數字,一級學科和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代碼為(wei) 四位阿拉伯數字。
理性看待分數線的漲落
怎麽(me) 看待分數線漲落?陳誌文指出,分數線漲跌的主要影響因素有三個(ge) :招生人數、報考人數和試題難易程度。他強調“分數線有起伏是正常的,任何起伏都不影響公平公正,對大家來說都是公平的。”
“對於(yu) 分數線要理性看待和評價(jia)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國家線是一個(ge) 基本線,每年都會(hui) 變化。但並不是分數線上漲了就說明競爭(zheng) 很激烈,或者就能推斷出與(yu) 該專(zhuan) 業(ye) 的縮招與(yu) 擴招有關(guan) ,“這之間沒有直接關(guan) 聯。分數線的影響因素很多,也有可能與(yu) 考題的難易程度有關(guan) ,如果考題難度降低、學生整體(ti) 發揮情況比較好,分數線也會(hui) 上漲。”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為(wei) 438萬(wan) 。相比2023年的474萬(wan) ,減少了36萬(wan) 人。基於(yu) 這一背景,有人認為(wei) ,“報名人數下降了,分數線不降反增,與(yu) 預期相反。”
對這一問題,在陳誌文看來,報名人數減少36萬(wan) 是在“擠水分”。“報名人數持續多年高增長當中,存在泡沫化,因為(wei) 可以看到,缺考率也在提高,大量同學隻考了一門甚至都沒進考場就棄考了。”考研政治名師楊攀指出,關(guan) 於(yu) 考研,高質量備考的人多了、願意付出時間成本的人多了,雖然報考人數下降了,但是並不等於(yu) 競爭(zheng) 激烈程度下降。
專(zhuan) 家提醒,國家線僅(jin) 是“地板線”,過線不意味著一定進入複試,更不意味著被錄取。
新京報記者 馮(feng) 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