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鄉村行·看振興)福建東山:養好“黃金魚” 共繪“鯧”盛景

發布時間:2024-03-15 15: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建東(dong) 山3月15日電 (朱春燕 謝麗(li) 麗(li) 陳珺 李旭東(dong) )在福建省漳州市東(dong) 山縣岐下村海洋牧場上,“金鯧魚”身披“黃金鱗甲”,閃耀著金燦燦的光芒,天生貴族氣質,吸足眼球。

  難得的是,金鯧魚不僅(jin) “金玉其外”,而且“美味其中”,走俏海鮮市場,成為(wei) 了當地致富的“黃金魚”。

  在東(dong) 山縣陳城鎮岐下村距離海岸約5海裏的一片海域上,巨大的養(yang) 殖網箱鑲嵌在藍色海麵上,數百條金鯧魚在海水中悠閑洄遊。隨著一聲口號下,漁民們(men) 一同奮力拉起漁網,不多時,網箱裏海水翻騰,陽光下遊上水麵的金鯧魚散發著金色光芒。

  東(dong) 山沿海海水水溫月平均變動範圍為(wei) 攝氏12.8至26.3度之間,海水鹽度穩定適中,海水中的營養(yang) 鹽較高,水質肥沃,適合金鯧魚生長繁衍。

  金鯧魚養(yang) 殖生長周期約為(wei) 一百二十餘(yu) 天,每年清明節前後放苗,一百二十餘(yu) 天後可長到一斤重左右,達到上市規格。

  一百二十餘(yu) 天並不長,而對於(yu) 七八年前剛開始接觸這條魚的養(yang) 殖戶陳景川卻備受煎熬。由於(yu) 不了解金鯧魚的習(xi) 性特點,身為(wei) 東(dong) 山景川水產(chan) 有限公司負責人的陳景川養(yang) 殖金鯧魚存活率極低。

  “剛開始養(yang) 殖,就發現每到6月份金鯧魚就經常出現白點病。”陳景川將虧(kui) 損當作是嚐試,開始尋找金鯧魚白點病的病因,邀請專(zhuan) 家技術人員幫忙指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yu) 摸索出一套養(yang) 殖方法。

  “養(yang) 殖密度要鬆一點,12月到3月兩(liang) 天喂一餐,4月到11月每天是兩(liang) 餐到三餐,喂六七分飽。”陳景川認識到,如今的養(yang) 殖業(ye) ,養(yang) 殖技術人才必不可少。

  於(yu) 是,他以股份製合作經營模式培養(yang) 了十餘(yu) 名公司技術人員,充分調動了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也讓這條魚實現專(zhuan) 業(ye) 化養(yang) 殖。

  陳宗平就是公司技術人員之一,在養(yang) 殖金鯧魚上也有了自己的一番模式。據他介紹,魚苗需要根據魚越大然後逐漸分出去,平時就要巡視漁排的情況,維護好漁排環境,“最主要的是喂養(yang) 魚飼料的時候需要觀察魚的健康狀況。”

  掌握了金鯧魚的習(xi) 性後,陳景川和技術員們(men) 經過學習(xi) 和觀察,也趁此修改了這條魚的菜譜。讓金鯧魚吃上營養(yang) 餐,包括魚粉、豆粕、玉米等含高蛋白質、維生素的魚飼料。

  “為(wei) 了把關(guan) 魚的質量,我們(men) 在出手之前,會(hui) 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確保我們(men) 的魚是安全健康的。”陳景川說。

  “尾如燕翦,骨軟肉白,味美於(yu) 諸魚”,這就是古人對金鯧魚毫不吝嗇的讚美。金鯧魚無肌間刺,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頗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售價(jia) 不斷上升。

  目前,東(dong) 山景川水產(chan) 有限公司有3600多個(ge) 養(yang) 殖網箱,年銷售金鯧魚約300萬(wan) 斤,真正實現了豐(feng) 產(chan) 又豐(feng) 收。(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