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相親,灣區文化“連心架橋”
“Hello大灣,我們(men) 一起在這裏,感受文化納百川……”在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春節晚會(hui) 上,一首《Hello大灣》將11座城市寫(xie) 進了歌裏,唱出了大灣區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唱出了大灣區濃濃的人文情懷。
藝術展演的聯通、人文資源的共享、多元文化的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發布實施5年來,人文灣區建設取得豐(feng) 碩成果,灣區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眼下,粵港澳三地正以文化為(wei) 紐帶,共同架起融合發展之橋。
以文促融民心相通
5年來,粵港澳三地充分發揮地域相近、人文相親(qin) 的優(you) 勢,持續在文化、藝術等諸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推出了一係列品牌人文交流活動,以文化融合促進民心相通——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已成功舉(ju) 辦3屆,灣區11城每年以藝術之名集結,在大灣區掀起文藝風潮;深港澳共同舉(ju) 辦“灣區雲(yun) 和聲——深港澳阿卡貝拉菁英交流藝術周”係列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增進大灣區和海峽兩(liang) 岸青少年文化認同和民心相通;廣州文交會(hui) 、香港書(shu) 展、澳門藝術節等眾(zhong) 多文化活動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合力展現大灣區多元的文化內(nei) 涵與(yu) 人文魅力。
今年初,首部珠澳聯合創排的現代粵劇《無聲的功勳》在廣州粵劇院上演。作為(wei) 珠澳兩(liang) 地開展“文化走親(qin) ”交流活動的重要成果,該劇邀請珠澳兩(liang) 地的文藝工作者共同參與(yu) ,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紅色醫生”柯麟用醫術、奉獻與(yu) 人格魅力贏得澳門百姓信任和愛戴的故事重現舞台。
“自珠澳‘文化走親(qin) ’交流活動啟動以來,兩(liang) 地聚焦文化交流、精品創作、文化品牌打造等板塊展開多領域合作,以人文促進兩(liang) 地同胞交流交融,拉近彼此距離。”劇目製作方、珠海演藝集團總經理鄒建紅介紹,今年珠澳將繼續加大聯合創作力度,並邀請香港團隊參與(yu) 其中,為(wei) 大灣區觀眾(zhong) 帶來更多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和藝術作品。
傳(chuan) 統文化一展新姿
粵港澳大灣區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擁有豐(feng) 富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資源。《綱要》發布實施以來,粵港澳三地積極保護、宣傳(chuan) 灣區內(nei) 的文物古跡、世界文化遺產(chan) 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聯合舉(ju) 辦了多項展覽、展演等相關(guan) 活動,共同推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與(yu) 發展。
近年來,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大灣區非遺項目通過文藝作品等方式頻繁地進入公眾(zhong) 的視野。今年1月,由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演出的舞劇《詠春》在香港連續上演5場,舞蹈與(yu) 武術的完美融合、詠春拳與(yu) 香雲(yun) 紗的“雙非遺”亮相,向香港觀眾(zhong) 一展大灣區傳(chuan) 統文化新姿。
隨著港式奶茶製作技藝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來自香港的港式奶茶手藝人謝忠德開始穿梭於(yu) 大灣區城市之間,宣傳(chuan) 展示正宗的港式奶茶製作技藝。“港式奶茶又稱‘絲(si) 襪奶茶’,由英式奶茶經過百年演變而成,通過衝(chong) 、焗、撞、回溫四個(ge) 步驟充分激發出茶香,擁有獨特的風味。”謝忠德表示,期待日後能去更多地方傳(chuan) 播這項“非遺茶飲”,讓更多人品嚐到它的味道。
“粵港澳三地在非遺保護與(yu) 傳(chuan) 承方麵有著廣闊合作空間。”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hui) 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表示,大灣區城市應加強合作,分享非遺保護經驗,適時推出“非遺+旅遊”等宣傳(chuan) 推廣活動,攜手促進灣區非遺傳(chuan) 承發展。
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在香港西九文化中心,一座造型獨特、精致典雅的建築傍海而建,為(wei) 香港的天際線增添了一抹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色彩——這就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2022年7月開館以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呈獻16個(ge) 專(zhuan) 題及特別展覽,接待海內(nei) 外訪客超過210萬(wan) 人次,成為(wei) 大灣區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地標。
作為(wei)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橋梁,香港和澳門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綱要》提出,支持大灣區發揮中西文化長期交匯共存等綜合優(you) 勢,促進中華文化與(yu) 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鼓勵香港、澳門發揮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攜手社會(hui) 各界積極推動盛事經濟,促進中西文化藝術的對話互鑒,夯實香港作為(wei)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香港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hui) 主席鄭誌剛表示,香港今年將舉(ju) 行超過150項盛事活動,希望借助相關(guan) 活動舉(ju) 辦的機會(hui) ,認真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透過香港這扇“世界之窗”傳(chuan) 播更多中國聲音。
在澳門基金會(hui) 行政委員會(hui) 主席吳誌良看來,推動灣區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不僅(jin) 能展現灣區文化軟實力,還能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他建議,澳門應充分發揮政策優(you) 勢和人文優(you) 勢,不斷創新人文交流方式、豐(feng) 富文化交流內(nei) 容,吸引海內(nei) 外文藝領軍(jun) 人物和重要文博機構來澳門交流、創作、展演,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為(wei)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新高地。
金 晨(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