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轉型賦能高質量發展 加速深挖“第二礦山”潛力
中國經濟微觀察
綠色轉型賦能高質量發展 加速深挖“第二礦山”潛力
【觀點摘要】
●廢棄物源自生產(chan) 生活的各個(ge) 領域,我國大部分領域正迎來“增量和存量並重時代”,廢棄物的產(chan) 生規模還將逐漸增大。
●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既是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一環,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yi) 。
●所謂高質量,就是要由關(guan) 注量的提升轉向關(guan) 注質的提升,追求更低的碳排放、更高的產(chan) 出,以及更高的經濟效益。
●未來,我國將建立一個(ge) 先進、完整、規範、高效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guan) 於(yu) 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0年,建成覆蓋全麵、運轉高效、規範有序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總體(ti) 居於(yu) 世界前列。資源循環利用有何意義(yi) ?資源循環利用體(ti) 係又將如何建設?
“高質量發展要求物質文明與(yu) 精神文明並重。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構建中,我們(men) 強調垃圾分類、限塑、防止過度包裝等措施,豐(feng) 富高質量發展內(nei) 涵。目前,我國廢棄物循環利用已取得顯著成效。”近日,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麽(me) 新做客《中國經濟微觀察·專(zhuan) 家談》時表示,我對目前發布的政策充滿信心,各部門正製定落實措施,政策體(ti) 係環環相扣。展望未來,期待各界廣泛參與(yu) ,建立先進、完整、規範、高效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共築美麗(li) 中國。
綠色轉型是貫穿發展全過程的“規定動作”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麵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應用,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
“循環發展”“資源安全”“綠色低碳”等詞被頻頻提起,加速推動廢棄物循環體(ti) 係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究竟發揮著哪些積極效應?麽(me) 新從(cong) 發展階段、發展方式、發展需求三個(ge) 方麵進行了具體(ti) 分析:
從(cong) 發展階段來說,我國正處於(yu) 新發展階段,需要有物質基礎作為(wei) 載體(ti) ,資源安全事關(guan) 民生和社會(hui) 經濟發展。資源循環利用、廢棄物的規範回收,實際上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保障。
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hui) 統計,2022年,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等十個(ge) 品種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為(wei) 3.7億(yi) 噸,循環資源已成為(wei) 國家資源安全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cong) 發展目標來說,綠色轉型是貫穿發展全過程的“規定動作”。所謂高質量,就是要由關(guan) 注量的提升轉向關(guan) 注質的提升,追求更低的碳排放、更高的產(chan) 出,以及更高的經濟效益。做好廢棄物循環回收和高效利用,對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從(cong) 發展需求來說,高質量發展不僅(jin) 要物質文明,也要精神文明。所以我國在推動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上推行了垃圾分類、限塑、防止過度包裝等舉(ju) 措,讓綠色消費理念漸入人心,這實際上也豐(feng) 富了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涵。
綠色消費理念日漸成為(wei) 生活新時尚和消費新選擇
近年來,綠色生活方式快速興(xing) 起。《中國電子商務綠色發展報告》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了解綠色消費。同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交易閑置物品等方式積極踐行綠色消費。
對此,麽(me) 新表示,近年來,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政府、企業(ye) 的大力推動下,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確取得了一些成效,這主要體(ti) 現在以下四個(ge) 方麵:
具體(ti) 而言,一是實現了經濟發展與(yu) 資源消耗的脫鉤。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我國的資源產(chan) 出率提高了26%。我們(men) 的經濟在發展,但消耗的資源相對呈下降趨勢。由此可見,我國發展已不再完全依賴於(yu) 更多的資源投入。
二是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循環經濟的政策製度體(ti) 係已基本健全。我國從(cong) “十一五”到“十四五”時期,每五年編製循環經濟規劃,不斷細化任務要求,推動將循環經濟融入生產(chan) 、生活方方麵麵。今年印發的《意見》更是基於(yu) 最新理念和統籌維度係統部署循環經濟工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低碳根基,助力建設美麗(li) 中國。
三是循環經濟在產(chan) 業(ye) 領域逐漸深入,提升了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比如在工業(ye) 領域,大宗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的利用率逐年提升;農(nong) 業(ye) 領域,秸稈的綜合利用率超過88%。此外,我國還以產(chan) 業(ye) 園區為(wei) 載體(ti) ,推動能源的梯級利用、水的循環利用、廢棄物的高效資源化利用,基本構建起了一個(ge) 覆蓋全國主要產(chan) 業(ye) 門類的循環經濟體(ti) 係。
四是綠色消費理念與(yu) 模式得到廣泛宣傳(chuan) 和推廣。我國為(wei) 培養(yang) 綠色消費理念出台了係列措施,如推動垃圾分類、禁止限製一次性塑料製品、打擊月餅和茶葉等產(chan) 品的過度包裝、推廣使用節能家電和新能源汽車等。通過這些措施,覆蓋全國的廢棄物回收利用體(ti) 係已經初步健全,綠色消費理念已日漸成為(wei) 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生活新時尚和消費新選擇。
未來將建立一個(ge) 先進、完整、規範、高效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
麽(me) 新表示,《意見》的出台,是繼《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幹意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又一次高層級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總體(ti) 上有三個(ge) 特點:
一是係統性強,《意見》作為(wei) 指導全國循環經濟發展的綱領性的文件,包含諸多環節。不同於(yu) 以往按照產(chan) 業(ye) 門類進行的政策部署,《意見》按照回收利用廢棄物的階段進行規劃,注重係統施策,使特殊種類的廢棄物也可以被納入廢棄物循環利用的體(ti) 係之中。
二是針對性強,麵對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痛點堵點難點,《意見》通過提出具體(ti) 要求和係列措施,使回收和利用能夠更好地實現有機銜接。比如,民眾(zhong) 對隱私信息的關(guan) 注和對數據安全的擔憂,導致二手電子產(chan) 品的回收不暢。針對這一情況,《意見》明確提出要出台信息清除方法相關(guan) 規範,保障舊貨交易時出售者的信息安全,將政策落到實處。
三是與(yu) 時俱進,在政策協同與(yu) 法律法規銜接上更符合當下的發展趨勢。《意見》關(guan) 注到了當下廢棄物循環利用的兩(liang) 個(ge) 薄弱環節,並提供了高可行性的解決(jue) 思路。第一是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難的情況,《意見》鼓勵地方通過特許經營等形式,引導生產(chan) 企業(ye) 參與(yu) 回收;第二是針對新能源、信息通信等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生的新型廢棄物,也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前瞻性地回應了行業(ye) 關(guan) 切。
“《意見》將引導我國建立符合中國實際國情的、與(yu) 國際接軌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麽(me) 新表示,未來,我國將建立一個(ge) 先進、完整、規範、高效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
聚焦現實挑戰,《意見》將推動未來朝哪些方向發展?麽(me) 新認為(wei) ,廢棄物循環利用在未來主要有三個(ge) 方麵的發展趨勢:一是從(cong) 壯大行業(ye) 規模到重視行業(ye) 規範。二是促進“一低、一高”兩(liang) 頭高質量發展。三是社會(hui) 消費習(xi) 慣的轉變將為(wei) 循環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如今,各類廢棄物正在逐步實現循環利用,釋放經濟價(jia) 值,循環經濟的廣闊市場也吸引了眾(zhong) 多企業(ye) 布局。麽(me) 新表示,廢棄物源自生產(chan) 生活的各個(ge) 領域,我國大部分領域正迎來“增量和存量並重時代”,廢棄物的產(chan) 生規模還將逐漸增大,因此廢棄物循環利用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