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雲南 | 西雙版納發揮火車客貨交通優勢 助力對外開放高速發展
央廣網西雙版納4月2日消息(記者 魏文青)4月1日,萬(wan) 千氣象看雲(yun) 南·西雙版納采訪團一行走進中老鐵路玉磨段的西雙版納野象穀貨運站和西雙版納站,近距離地感受西雙版納高質量發展的新變化及車站的別樣繁忙。自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後,雲(yun) 南西雙版納走上“快車道”,中老鐵路通過大通道帶動大物流,進而帶動了當地經濟,貿易和產(chan) 業(ye) 的發展。
貨運:中老鐵路沿線最繁忙的貨場
上午9點30分,“嗚……”,隨著汽笛聲響,一列裝滿23節貨物的火車徐徐駛出中老鐵路玉磨段的西雙版納野象穀貨運站。貨場的龍門吊在指揮員的引導下,忙碌地在軌道上穿梭著,為(wei) 下一列火車的貨物裝車而準備著。
野象穀站營業(ye) 室負責人趙海林介紹,野象穀站是中老鐵路玉磨段貨運量最大的車站,貨運量占中老鐵路國內(nei) 段貨運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中老鐵路通車以來,該車站貨物發送量持續增長。在中老鐵路通車的第一年,野象穀站就發送了161萬(wan) 噸的貨物,成為(wei) 輻射整個(ge) 西雙版納州一市兩(liang) 縣大宗貨物的集散地、鐵路物流的“旱碼頭”。“車站的設計能力是每年到發貨物75萬(wan) 噸,但開通兩(liang) 三年,到發貨物已經遠遠超過設計能力。野象穀站擴建計劃已經通過,發貨物能力將提高到600萬(wan) 噸。”趙海林說道。
據悉,目前中老鐵路貨運主要發運貨物是橡膠、板材、大米、白糖和礦石,主要到達貨物是化肥、玉米、稻穀、麩皮及煤炭等。
中老鐵路開通以來,貨運已覆蓋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8個(ge) 國家,貨物品類由開通初期的橡膠、化肥、百貨擴展到電子、光伏、通信、汽車、鮮花等1200多種,在中國和東(dong) 盟間構建起了一條內(nei) 外聯動、便捷高效的國際物流大通道,西雙版納州也真正從(cong) 邊陲的“最末梢”轉變為(wei) 開放的“最前沿”。
客運:結束西雙版納不通火車的曆史
“請稍等。”在西雙版納站,工作人員熟練地為(wei) 入站旅客人工進行證件核驗,幾秒鍾後,該旅客核驗成功後入站。
當天乘坐由西雙版納開往成都的D272次列車的旅客在車站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通過自助檢票和人工檢票通道有序進站上車,11點13分列車準點發車,載著1223名旅客奔赴各自旅程。
“在最忙碌的春節期間,工作人員淩晨5點30分就得起床準備,最晚的要晚上11點30分才能休息。”西雙版納站站長魏成宣對記者說道,由於(yu) 今年春節鐵路客流激增,車站工作人員不得不超負荷運轉。
由於(yu) 春節前就預測到了可能出現客流激增的狀況,鐵路部門積極應對,申請加大列車開行和停靠密度,基本滿足了旅客出行需求。同時針對老、弱、病、殘、孕等行動不便的旅客,鐵路部門還提供輪椅和送站等服務,確保重點旅客快速進出站,讓他們(men) 感受到車站的溫馨服務。
西雙版納站站長魏成宣介紹,中老鐵路的通車結束了西雙版納州不通火車的曆史,加之車站位於(yu) 州府景洪市,使西雙版納站成為(wei) 中老鐵路上最繁忙的客運站之一。
據統計,2月10日至17日春節假期,中老鐵路西雙版納站運送旅客422829人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