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瀾:從購物天堂到盛事之都 香港解鎖新“流量”密碼
如何發展成讓遊客“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熱門旅遊地是很多城市共同麵臨(lin) 的“必答題”。
4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ti) 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該局積極推廣香港作為(wei) 國際城市旅遊樞紐,落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指導方向。文化會(hui) 繼續成為(wei) 香港旅遊特色,會(hui) 更多挖掘香港的獨特文化,“獨家定製”旅遊內(nei) 容吸引旅客。
作為(wei) 亞(ya) 洲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香港擁有豐(feng) 富的社會(hui) 文化資源,“購物天堂”更是香港自帶的“流量基因”。然而,隨著全球旅遊市場的變化和競爭(zheng) 的加劇,香港也要以創新的方式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通過注重多元化的購物體(ti) 驗、融合文化與(yu) 科技、提升服務質量等措施以及優(you) 化旅遊業(ye) ,打造盛事之都,解鎖“流量”密碼,讓香港再次“出圈”。
首先,在老地方發展新風格,煥發地方特色新活力。
香港的發展之路令人矚目,從(cong) 一個(ge) 小漁村逐漸演變成為(wei) 亞(ya) 洲的動感都會(hui) 。正是由於(yu) 這個(ge) 獨特的發展曆程,香港在文化、曆史和旅遊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力。
例如西營盤一帶的舊讚育醫院、英皇書(shu) 院、高街舊精神病院等都承載著香港的曆史和記憶,甚至很多作家還在這裏生活過:在高街,胡燕青記錄下香港小市民生活的眾(zhong) 生相、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成為(wei) 蕭紅漂泊生涯的停泊地、西區公眾(zhong) 貨物裝卸區曾是劉偉(wei) 成童年的秘密樂(le) 園。通過參觀這些文化古跡,遊客可以更深入感受香港曾經的生活。
如何把文物保護與(yu) 旅遊相結合,合理開發曆史建築的文化與(yu) 商業(ye) 用途,使得現代化與(yu) 曆史並存,是香港的旅遊及經濟發展可以考慮的新思路。例如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主題地圖規劃遊覽路線應用程式,通過虛擬現實(VR)及擴增實境(AR)呈現相關(guan) 曆史情景,再配合特色手信、餐飲推薦等資訊,讓到香港遊玩的旅客充分了解香港的過往和現在。
其次,打造高端消費,吸引八方來客。
底蘊和特色成為(wei) 近些年很多城市頻頻“出圈”的不二法門。香港作為(wei) 一個(ge) 中西文化交匯的國際大都市,亦有著獨特的風格與(yu) 意蘊。
年初至今,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hui) 策劃了一係列的文藝盛事,包括亞(ya) 洲首度展出的“Chubby Hearts Hong Kong”藝術裝置、“金庸百年誕辰紀念”相關(guan) 活動,以及國際流行文化盛事“ComplexCon香港2024”等,這些國際文藝盛事,為(wei) 香港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效益。根據香港入境處統計的初步數字,2024年第一季的入境旅客人次達到1123萬(wan) 人次。
而加強購物與(yu) 文化、藝術、科技等元素相結合,吸引更多高端活動在港舉(ju) 辦,是香港發展盛事之都的重要支撐。例如正在舉(ju) 行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就吸引了大量外國球迷入場觀看。
賽事主辦方中國香港欖球總會(hui) 表示,此次賽事是疫情以來首次門票售罄,海外門票銷售量已超過2024年賽事門票總銷量四成,較2023年的23%及2022年的3%,均有顯著增長。
有附近餐館老板表示,留意到外國遊客比平日多出八成,連續3日來,有一半生意也是來自遊客。
最後,感人心者,莫過於(yu) 誠。熱情而貼心的服務才能讓香港真正地留住人心。
香港旅遊發展局即將推出全新禮貌運動,大力推廣“好客之道”。但究其根本,提升從(cong) 業(ye) 人員的素質,提高接待能力,將周到的服務落到實處,才是打造香港“好客之都”的製勝法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