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開展非遺“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

發布時間:2024-04-10 10: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9日電 (記者 陳杭)記者9日從(cong)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獲悉,為(wei) 依法促進非遺保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法》和《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條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7月下旬,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會(hui) 議將聽取和審議非遺“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條例》經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通過,自2019年6月1日起實施。

  對非遺傳(chuan) 承利用情況等開展執法檢查

  本次執法檢查將重點關(guan) 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相關(guan) 機製建設運行情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調查與(yu) 保存情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管理及分類保護情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利用情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播普及情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相關(guan) 保障措施落實情況。

  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管理及分類保護情況包括各級代表性項目名錄建立,代表性項目認定及評審製度的建立運行,代表性項目搶救性保護、生產(chan) 性保護、專(zhuan) 項保護及對老字號保護等情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播普及情況包括對非遺的宣傳(chuan) 展示、非遺相關(guan) 場館建設、非遺傳(chuan) 播普及的社會(hui) 參與(yu) 、非遺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及學校相關(guan) 教學活動、非遺國內(nei) 國際交流互鑒等情況。

  促進青少年成為(wei) 非遺傳(chuan) 播者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法》實施第13年,《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條例》實施第5年。“一法一條例”實施至今,非遺保護工作法製化水平有效提高,首都非遺保護、傳(chuan) 承體(ti) 係更加完善,傳(chuan) 承活力進一步激發,非遺融入現代生產(chan) 生活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民眾(zhong) 對非遺保護的認同感、參與(yu) 感、獲得感顯著增強。

  據悉,北京現已建立了國家級、市級、區級三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ti) 係。截至目前,北京地區有13個(ge) 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4個(ge) ,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03個(ge) ,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57個(ge) 。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北京積極支持各區及社會(hui) 力量建設非遺展示體(ti) 驗傳(chuan) 播場所,據初步了解,各區共有非遺保護傳(chuan) 承相關(guan) 設施與(yu) 場所120個(ge) ,麵積約16萬(wan) 平方米,其中非營利性場所占比86.83%。以傳(chuan) 統節慶、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為(wei) 契機,麵向民眾(zhong) 舉(ju) 辦了“北京非遺致敬百年”“京城非遺耀中軸”等不同主題的非遺宣傳(chuan) 展示體(ti) 驗活動。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還與(yu) 市教委配合推動非遺進校園,建立非遺培訓基地,促進青少年成為(wei) 非遺親(qin) 近者、愛好者、傳(chuan) 播者。(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