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多地音樂節宣布取消或延期引發熱議 個中原因為何?

發布時間:2024-04-11 15:35: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嘉賓陣容重複率高觀眾(zhong) 審美疲勞 票價(jia) 過高、觀演體(ti) 驗差遭樂(le) 迷吐槽

  多地音樂(le) 節宣布取消或延期

  近期國內(nei) 多個(ge) 音樂(le) 節宣布延期,引發熱議。其中不少是“一次性”音樂(le) 節,但也不乏老牌音樂(le) 節,如原定於(yu) 4月12日在台州飛龍湖舉(ju) 辦的迷笛音樂(le) 節就宣布延期。對此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除了確實存在的“不可抗力”因素,更歸因於(yu) “一次性”音樂(le) 節在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忽視了文化內(nei) 涵和長期發展,導致整體(ti) 質量嚴(yan) 重下滑。同時,高票價(jia) 與(yu) 低體(ti) 驗的矛盾愈發嚴(yan) 重,讓許多消費者開始質疑音樂(le) 節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

  多個(ge) 音樂(le) 節延期或取消 波及老品牌迷笛

  2023年開始,音樂(le) 節市場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繁榮,成為(wei) 各地文旅推廣的利器。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3月20日發布的《2023年中國全國演出市場發展簡報》透露,2023年,2000人以上大中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演出場次0.56萬(wan) 場,與(yu) 2019年同比增長100.36%;票房收入201.71億(yi) 元,與(yu) 2019年同比增長373.60%;觀演人數3551.88萬(wan) 人次,與(yu) 2019年同比增長208.50%。與(yu) 此同時,2023年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下沉效應凸顯,在三、四線城市舉(ju) 辦的比例攀升,成為(wei) 拉動跨城觀演和促進地方文旅消費的重要力量。

  “繁榮”過後,弊病和問題也隨之出現——近期多地音樂(le) 節紛紛以“不可抗力”為(wei) 由,宣布取消或者延期。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到5月期間,全國各地已官宣的音樂(le) 節多達50多場。而根據北京青年報記者整理,其中至少有近10個(ge) 音樂(le) 節宣布延期乃至取消,占比將近五分之一。這些延期或取消的音樂(le) 節包括——原定3月30日舉(ju) 辦的“永川雲(yun) 穀音樂(le) 節”、原定3月30日至31日在江北達人村舉(ju) 辦的“鮮氧音樂(le) 季·春見”音樂(le) 節、3月30日至31日在廣州海心沙亞(ya) 運公園舉(ju) 辦的“星巢秘境音樂(le) 節”、原定4月12日至14日舉(ju) 行的“台州飛龍湖音樂(le) 節”、原定4月13日至14日在溫州舉(ju) 辦的星巢秘境音樂(le) 節、在佛山舉(ju) 辦的“海潮宇宙音樂(le) 節”和在廣州舉(ju) 辦的廣州文化音樂(le) 節、原定4月19日至21日舉(ju) 辦的無錫太湖九總灣音樂(le) 節。

  音樂(le) 節延期或取消潮甚至影響到老品牌。如諸多樂(le) 迷熟悉的迷笛音樂(le) 節,也於(yu) 近期宣布原定於(yu) 4月12日舉(ju) 辦的台州飛龍湖迷笛音樂(le) 節延期舉(ju) 辦;另一場已經官宣將於(yu) 5月2日至4日在福建舉(ju) 辦的2024大武夷迷笛音樂(le) 節,目前能否如期舉(ju) 行還是未知數。相關(guan) 運營人員表示,由於(yu) 一些原因,還在評估是否具備迷笛音樂(le) 節舉(ju) 辦的條件,目前還在爭(zheng) 取如期舉(ju) 辦,本周內(nei) 會(hui) 有消息。

  音樂(le) 節市場突顯統籌倉(cang) 促等問題

  “人間四月天”才剛剛開始,就有近十場音樂(le) 節紛紛發布取消或延期聲明。而這些延期的音樂(le) 節,有不少其實是“遙遙無期”。個(ge) 中原因是什麽(me) 呢?

  資深樂(le) 評人櫻桃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音樂(le) 節取消或延期,除非確實遇到“不可抗力”,大概率是因為(wei) 票價(jia) 貴、陣容同質化拚湊、市場競爭(zheng) 激烈競品多、主辦策劃宣發及執行無序等問題。“演藝人員名單高度重合、統籌倉(cang) 促、管理混亂(luan) ,再加上擺爛式的售後服務。如此一來,盡管線下演出數量激增,但並沒有讓行業(ye) 往正向發展,反而攪渾了市場。”

  櫻桃進一步分析表示,很多音樂(le) 節還在遵循“一套演出陣容適用於(yu) 多個(ge) 音樂(le) 節”的思維定式——除了音樂(le) 人外,配音演員、電競選手、綜藝人均可因流量站上音樂(le) 節舞台。這就導致演出陣容重複率高,缺乏新鮮感,讓觀眾(zhong) 感到審美疲勞。

  根據北青報記者統計,僅(jin) 在上述被取消的音樂(le) 節中,就存在嘉賓陣容重複率高的情況:房東(dong) 的貓、回春丹、法茲(zi) FAZI、薛凱琪等藝人都至少重複出演了兩(liang) 場音樂(le) 節,溫州和廣州的星巢秘境音樂(le) 節更是達到了演出名單高度重合。

  音樂(le) 節票價(jia) 過高也被不少樂(le) 迷們(men) 吐槽。北京草莓音樂(le) 節5月4日PRO單日票(A區)達到768元,其他地區音樂(le) 節VIP正價(jia) 票動輒六七百,甚至連早鳥預售票都高達四五百。大部分觀眾(zhong) 對於(yu) 音樂(le) 節的體(ti) 驗並不滿意,“一張站票好幾百,音樂(le) 節裏的物價(jia) 還貴得離譜,有的音樂(le) 節陣容和音響設備都不是很好,觀演體(ti) 驗很差。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要花錢去音樂(le) 節了。”

  知名樂(le) 評人盧世偉(wei) 指出,從(cong) 去年開始至今,音樂(le) 節市場確實魚龍混雜,出現了很多“一次性”音樂(le) 節。這些音樂(le) 節門票定價(jia) 過高,追求賺所謂的“快錢”。這種“一次性”音樂(le) 節在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忽視了文化內(nei) 涵和長期發展,導致整體(ti) 質量嚴(yan) 重下滑。

  多種問題促使主辦方迭代升級演出產(chan) 品

  近日,雲(yun) 南德宏州紀委監委派駐州委宣傳(chuan) 部紀檢監察組印發《關(guan) 於(yu) 堅決(jue) 糾治“新形象工程”問題的工作提示》,提出重點防範和糾治8類“新形象工程”問題,其中第五類問題就是:豪華“辦節”,片麵追求“人氣”,不計成本跟風大辦音樂(le) 節、以城市命名的論壇、旅發大會(hui) 等,為(wei) 場地建設、樂(le) 隊出場支付高額費用。

  盡管這隻是一些地方政府的舉(ju) 措,但也為(wei) 整個(ge) 音樂(le) 節市場敲響了警鍾——如果依然抱著賺“快錢”心態,舉(ju) 辦成本高而質量不過關(guan) 的音樂(le) 節,最終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策劃過不少大型演出的音樂(le) 總監小飛就說,“在演出已成為(wei) 普遍生活、娛樂(le) 方式的今天,音樂(le) 節和Livehouse 演出所展現出的氣質與(yu) 調性,都可能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如果主辦方仍然抱著‘賺一波快錢’的心態,那不如不辦。”與(yu) 此同時,小飛認為(wei) ,音樂(le) 節市場展現出這樣的問題也是好事:消費者回歸理性,將促使主辦方更加注重音樂(le) 節的品質和內(nei) 涵,促使主辦方去迭代升級演出產(chan) 品,提升音樂(le) 節的整體(ti) 質量。(北京青年報)

  文/本報記者 壽鵬寰 實習(xi) 生 王佳懿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