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中國人自古重視家的源流,尋根問祖是中國的文化傳(chuan) 統。中國新聞網“青聽·兩(liang) 岸”欄目邀請到三位台灣青年,一起聊聊他們(men) 在大陸尋根的故事。
【字幕】為(wei) 什麽(me) 會(hui) 想到來大陸尋根?
【同期】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台籍博士生 林彥辰
這個(ge) 尋根,其實我覺得是我們(men) 每一個(ge) 中國人心裏的想法。很多在島內(nei) 的青年朋友,像我同學他們(men) 的名字上麵,類似有一個(ge) 字,那個(ge) 叫做輩分字,有些青年同學他們(men) 都會(hui) 問我,我有這個(ge) 輩分字,那我覺得跟大陸應該是有一定的關(guan) 係的。
【同期】福建省台聯理事、福建平潭“石頭會(hui) 唱歌”民宿創辦人 林智遠
那時候在台灣在讀書(shu) 的時候,我們(men) 在村裏麵有個(ge) 叫君璉堂的家廟,每個(ge) 月都村裏麵都有一次這樣的聚會(hui) ,那每年其實在聚會(hui) 的時候其實就會(hui) 產(chan) 生(想法)說,我們(men) 的林氏家廟也好,或者君璉堂也好,這個(ge) 東(dong) 西的由來到底是什麽(me) ?所以那時候其實這一顆種子就在我心裏,心中已經慢慢地萌芽了。
【字幕】在大陸是如何找到祖籍老家的?
【同期】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台籍博士生 林彥辰
2021年的7月,正好我和冠廷我們(men) 參加北京大學就業(ye) 中心的實習(xi) 計劃,那我們(men) 在福建平潭見習(xi) ,正好有一個(ge) 周末,那個(ge) 周末正好實踐團沒有安排任務,之前我參加過全國台聯的活動,那我就請求他們(men) ,我就說我這邊有半紙族譜,然後我也給他們(men) 了一些爺爺生前的信息,在大陸的信息,爺爺他小時候住在林潤故居,他們(men) 很快就幫我們(men) 找到了親(qin) 人,然後我們(men) 就這樣大巴到莆田。
【同期】福建省台聯理事、福建平潭“石頭會(hui) 唱歌”民宿創辦人 林智遠
來平潭創業(ye) 之後,以前台灣我們(men) 老一輩的爺爺奶奶跟我們(men) 講說(大陸老家)是叫龍峰頭,可是其實我們(men) 用龍峰頭在網絡上查的時候是查不到,後來到了那個(ge) 地方,知道了龍峰頭原來是美峰村跟龍頭村那兩(liang) 個(ge) 自然村,現在合並成是一個(ge) 行政村,全部都是我們(men) 林家的一些子子孫孫後輩都是住在那個(ge) 地方。
【字幕】回到老家之後感受如何?
【同期】福建省台聯理事、福建平潭“石頭會(hui) 唱歌”民宿創辦人 林智遠
兩(liang) 岸的距離說近很近,像祭祖祭拜的這些東(dong) 西,其實在台灣也會(hui) 吃一樣的東(dong) 西,所有的祭祀的那些雞魚鴨,它的煮法也好,烹飪方式也好,包含它的甜點,在祭拜的過程中也是用一樣的東(dong) 西。
【同期】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台籍博士生 林彥辰
覺得非常非常幸福,就是在踏入祠堂那一刻,真的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了解自己從(cong) 哪裏來,團圓團聚是烙在我們(men) 中國人基因裏麵的,烙在我們(men) 這種心裏麵的一種期盼。
【字幕】作為(wei) 在大陸發展的“過來人”,有什麽(me) 話想跟台灣青年分享嗎?
【同期】福建省台聯理事、福建平潭“石頭會(hui) 唱歌”民宿創辦人 林智遠
我們(men) 很常看到說台灣青年朋友在還沒有來過大陸,不管在閩南地區或者是在北部北方,其實你會(hui) 發現每個(ge) 地方文化都不太一樣,這是很難透過一次性的行程來做了解體(ti) 會(hui) 的。所以我們(men) 的想法是說,如果有機會(hui) 也鼓勵台灣年輕人不止一個(ge) 地方多走走看看,祖國有大多的大好河山,其實可以多方麵地去追尋,多方麵地去交流,我相信在哪一個(ge) 地方就會(hui) 找到你心目中的夢途。
【同期】 北京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台籍博士生 林冠廷
我覺得隻要一有機會(hui) ,我們(men) 就一定要把握住這個(ge) 機會(hui) ,來大陸多走走多看看,然後跟當地的人民去多聊聊天,你就會(hui) 了解什麽(me) 是真實的大陸。通過來大陸就會(hui) 激發我們(men) 自己內(nei) 心那種最天然的那種認同感,還有歸屬感,因為(wei) 畢竟我們(men) 的身體(ti) 裏流淌著是中國人的血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