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朱增平創作的鍥金畫《鐵人王進喜》。(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蘭(lan) 州4月13日電 (劉瀟)“每一幅畫都是我的作品,雖然我學習(xi) 鍥金畫時間不長,但我始終覺得,認真的態度能讓我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鍥金畫非遺傳(chuan) 承人朱增平說,他隻拿作品說話。
鍥金畫是用小刀在金板、銀板、高壓氧化後的鋁板上雕刻作畫。走進“90後”朱增平工作室,隻見他一手壓著金屬板,一手拿刀,以刀代筆,通過落刀的角度、輕重、深淺變化,使金屬板上呈現出立體(ti) 的藝術效果。他介紹說,鍥金畫又被稱為(wei) “閃光的白描”。
圖為(wei) 朱增平(右一)教學生創作鍥金畫。(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朱增平從(cong) 小就喜歡畫畫,直到現在,他也在堅持。他認為(wei) ,基本功需要勤練,不能忘。
朱增平是在網絡平台上知道鍥金畫的,當他看到用一支“鐵筆”就能在堅硬的鐵板上創作出一幅畫的時候,他迷戀上了這種作畫方式。
行動力很強的朱增平馬上開始自學鍥金畫,得益於(yu) 常年以來的繪畫基礎,他上手很快,沒幾年就可以創作出令人稱讚的作品。但是高標準的朱增平並不滿意,他說,自學是靠自己摸索,要畫好鍥金畫,需要學習(xi) 的內(nei) 容還有很多。
2020年,他拜“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兆武為(wei) 師,自此,他跟著師父開始係統學習(xi) 鍥金畫。
雖然起步較晚,但朱增平憑借認真刻苦的品質,進步飛快,他也開始嚐試雕刻難度更高的人像作品。
從(cong) 選擇人物形象照片,到選擇金屬板,再到開始下刀。朱增平說,有時候前期準備需要花費一個(ge) 多月,正式下刀時,也會(hui) 先在其他金屬板上進行試刀,力度和方向沒問題後,才會(hui) 正式作畫。
“雖然隻創作一幅畫,但我會(hui) 用完三塊試練金屬板。”他說。
圖為(wei) 朱增平創作的鍥金畫《敦煌榆林窟文殊菩薩》。(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2022年,他花費近半年時間創作出來的《鐵人王進喜》榮獲第二屆玉門文藝獎三等獎。從(cong) 那時起,朱增平創作鍥金畫時,會(hui) 融入很多酒泉市文化特色,他說,想通過自己的作品,讓更多人知道鍥金畫,同時也更了解酒泉。
值得一提的是,他創作的金屬雕刻作品《敦煌榆林窟文殊菩薩》於(yu) 2022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如今,身為(wei) 國家高級美術師的他,時常會(hui) 走進校園,給孩子們(men) 介紹鍥金畫,他希望孩子們(men) 能在學習(xi) 中體(ti) 會(hui) 鍥金畫的獨特魅力,從(cong) 小培養(yang) 興(xing) 趣,努力將鍥金畫傳(chuan) 承下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