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格達4月30日電 通訊:伊拉克百年書(shu) 店見證戰亂(luan) 曆史
新華社記者凡帥帥
“巴格達的百年書(shu) 店著實不多了,每一家都是我的心頭好!”4月底的一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烈日當空,巴格達大學退休教授巴紮茲(zi) 站在當地知名“書(shu) 街”穆塔納比大街上告訴記者,由於(yu) 伊拉克飽經戰亂(luan) 和動蕩,很多古書(shu) 、舊書(shu) 都遺失或損毀了,偶爾在這些老書(shu) 店找到絕版書(shu) 籍,自己就像“淘到金子”一般喜悅。
穆塔納比街及其毗鄰的“薩拉伊”雜貨市場,是當地愛書(shu) 人的“寶地”。這裏的“阿斯利亞(ya) ”書(shu) 店是一家百年老書(shu) 店。每天早上9點,書(shu) 店老板卡穆斯在開門後都會(hui) 一邊接待顧客,一邊用布細細擦拭書(shu) 架和書(shu) 籍。
“這個(ge) 店在1914年就有了,最初的主人是一位詩人。我父親(qin) 在1964年把店盤下來,後來又傳(chuan) 給我。”卡穆斯自豪地告訴記者,書(shu) 店共有三層,上麵兩(liang) 層主要存儲(chu) 舊書(shu) ,有些石板印刷的書(shu) 能追溯到19世紀,吸引著很多像巴紮茲(zi) 那樣的常客。
離“阿斯利亞(ya) ”書(shu) 店不遠處還有一家名為(wei) “阿斯裏”的老書(shu) 店。書(shu) 店前老板、80歲的法盧吉說,該店於(yu) 1920年開業(ye) ,曾由他父親(qin) 經營,現在是自己的兒(er) 孫在打理。
他告訴記者,20世紀70年代是伊拉克經濟繁榮期,當地書(shu) 市也迎來興(xing) 盛期。但後來,伊拉克不斷處於(yu) 戰亂(luan) 和衝(chong) 突中,尤其是自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zheng) 後,當地安全秩序崩壞,巴格達書(shu) 市岌岌可危,這裏的百年書(shu) 店在曆經戰亂(luan) 後已屈指可數。
2007年3月5日,穆塔納比街遭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至少26人死亡、逾百人受傷(shang) ,許多書(shu) 店和書(shu) 攤被毀。此後該街區一度被限製通行長達數月,幸存下來的書(shu) 店也難以為(wei) 繼。“我們(men) 店因為(wei) 離爆炸現場很近,也著火了……尤其是三樓的珍本書(shu) 籍都被燒掉了!”每每想到這些,“阿斯利亞(ya) ”書(shu) 店老板卡穆斯心痛不已。
伊拉克人熱愛書(shu) 籍,崇尚知識。巴紮茲(zi) 告訴記者:“傳(chuan) 統上,很多有條件的伊拉克人都喜歡在家中擁有小‘圖書(shu) 館’,藏書(shu) 多少反映家庭文化水平高低。”
但當國家命運風雨飄搖時,這個(ge) “傳(chuan) 統”遭到現實的無情摧殘。巴紮茲(zi) 說,無論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嚴(yan) 厲、野蠻的製裁,還是2003年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zheng) ,以及之後當地此起彼伏的衝(chong) 突和暴力,無不使伊拉克人生計受到極大影響,很多家庭被迫出售藏書(shu) 換取錢財或食品,這種現象讓人心碎。
已有90多年曆史的“菲爾菲裏”書(shu) 店除了賣老舊書(shu) 籍,還大量出售各種圖集。店老板菲爾菲裏說,書(shu) 店在伊拉克戰爭(zheng) 後開始賣圖集,包括伊拉克在政治、藝術、體(ti) 育、曆史和考古等各個(ge) 領域的老照片,“當初之所以製作並出售圖集,就是為(wei) 了讓人們(men) 銘記曆史”。
他告訴記者,伊拉克戰爭(zheng) 已經過去20年,雖然近幾年當地局勢有所緩和,但“希望人們(men) 不要忘記我們(men) 國家經曆過的戰亂(luan) 和苦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