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e) “五一”小長假
麵對酒店價(jia) 格猛漲
許多人在社交平台上追求
——“交換旅遊”
這意味著兩(liang) 個(ge) 陌生人
要互相前往對方所在城市旅遊
雙方免費提供自己的住處給對方
並幫對方計劃行程
介紹本地名勝、小吃等
主打的就是一個(ge) “信任”
記者搜索社交平台發現
北京、重慶、杭州、武漢等
城市都出現“交換旅遊”招募信息
但是,“交換旅遊”真的靠譜嗎?
體(ti) 驗者說
“交換旅遊”體(ti) 驗感極好
希望有專(zhuan) 業(ye) 平台做這個(ge) 業(ye) 務
“‘五一’有沒有想交換旅遊的
坐標重慶,軌道6號線附近
可以提供一輛車
前提是你能駕馭山城的路”
4月27日
重慶中心城區的90後男子小艾
在社交平台發布“交換旅遊”信息
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
“我以前和朋友交換房子旅遊過
體(ti) 驗極好,還能避免踩坑”
小艾從(cong) 事銷售工作,性格外向
他認為(wei) 交換旅遊不僅(jin) 能省錢
還能廣交朋友
28日,長沙、西安的網友聯絡小艾
可惜這和他計劃的目的地並不相符
截至記者發稿時
小艾還沒有交換成功
“等我交換成功就馬上分享給大家
期待著能遇到有緣人”
記者問小艾,是否擔心有安全隱患
“隱患肯定有
這就要看自己如何規避
比如自主協商、簽訂協議等”
小艾期待能有專(zhuan) 業(ye) 平台從(cong) 事此業(ye) 務
從(cong) 而讓“交換旅遊”變得更規範
反對者說
“交換旅遊”嚐試需謹慎
安全、糾紛問題不容忽視
在不少像小艾的網友躍躍欲試時
不少網友對“交換旅遊”並不看好
他們(men) 普遍擔心的問題包括——
人身財產(chan) 安全、隱私泄漏、糾紛等
“想到讓陌生人住自己家就害怕”
網友“147”這樣評論
記者聯係上“147”
他進一步吐露出自己的擔憂
“首先我無法確定對方是什麽(me) 樣的人
是否有犯罪記錄
如果對方在我家裏進行盜竊
甚至安裝隱藏攝像頭,就太恐怖了”
除了住房的財物安全
還有網友擔心在交換房屋期間
如果發生火災、墜樓、高空拋物等
責任不知如何劃分
隱私問題也有不少網友提及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裏,家是私密的
如果將生活的住房對陌生人敞開
即使是暫時的,也不能接受
網友“山楂”就明確表示
“我無法接受別人睡自己的床”
她告訴記者,住房就像蝸牛的殼
是一個(ge) 讓她能夠瞬間被治愈的地方
她不接受把房屋讓外人居住的行為(wei)
“如果誰都可以來住
那跟旅館有什麽(me) 區別?”
此外,衛生、寵物安置問題等
都是大家持反對票的原因
專(zhuan) 家和律師說
“交換旅遊”發展空間有限
存在安全隱患
“交換旅遊”並不算新現象
早在十多年前,網絡上就曾出現
但一直未能發展壯大
今年“五一”前夕,該現象重現網絡
並受到許多年輕人追捧
旅遊行業(ye) 專(zhuan) 家對此怎麽(me) 看?
記者采訪了中國旅遊研究院
長江旅遊研究基地首席專(zhuan) 家
重慶旅遊經濟發展高級顧問羅茲(zi) 柏
羅茲(zi) 柏認為(wei)
“交換旅遊”的興(xing) 起在一定程度上
符合當下年輕人追求多元化的選擇
不能完全否定
但這種旅遊方式是私下進行的
存在安全隱患,發展空間有限
“需要尋求社會(hui) 第三方平台的介入
這樣才能有社會(hui) 保障。”
羅茲(zi) 柏舉(ju) 例
比如建立相關(guan) 信用係統
在有第三方的保障下進行比較妥當
“我不建議換房”
北京市東(dong) 衛(重慶)律師事務所
執行主任李林華表示
他並不認同“交換旅遊”這種方式
因為(wei) 換房的人彼此並沒有深入解
易引發盜竊、搶劫等刑事案件
同時,換房也容易暴露隱私
會(hui) 給換房者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建議網友對此保持謹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田韻沁 李茜 李一懿 劉豔/文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網絡截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