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四川成都:生態修複 農業種植 環城生態區展“新顏”

呂楊 發布時間:2023-05-08 09: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立夏時節,成都環城生態區綠蔭如蓋,花團錦簇,麥浪翻滾,一片生機勃勃。記者跟隨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組織的“環城生態區探訪打卡團”來到成都市青羊區文家街道一級綠道沿線農(nong) 業(ye) 區、溫江區“錦繡水韻”特色園、金沙農(nong) 田片區等,看環城生態區特色園、觀環城生態區特色農(nong) 田。

  據了解,青羊區文家街道一級綠道沿線農(nong) 業(ye) 區總麵積約90畝(mu) ,農(nong) 業(ye) 整治前為(wei) 廠房、宅基地零星分布,農(nong) 田原基礎以雜樹雜草、建渣、卵石等附著物為(wei) 主,土壤肥力低下,田形不統一,耕作層破壞較嚴(yan) 重,種植困難。近年來,該區域主 要通過采取清表清雜、農(nong) 田平整、機械及人工撿石等措施恢複農(nong) 田耕作功能,目前地塊種植作物為(wei) 小麥,下一步種植玉米及向日葵,計劃於(yu) 2023年年底完成農(nong) 田整治。

  【同期】成都市青羊區政府副區長 吳奎

  閑置的工廠,我們(men) 拆了之後就要把建渣清運,然後把表土進行覆蓋,可能會(hui) 有一些石頭,有些建渣進行清理,比如說生物肥,化學肥進行(土壤)培育。一季水稻,一季小麥,這樣水旱輪作大概有個(ge) 3年到5年,它就是高標準農(nong) 田。

  【解說】記者了解到,通過拆遷,環城生態區域的生態空間增加了25平方公裏,既建設了農(nong) 田,也呈現出大美風景。

  在距離不遠的錦繡水韻農(nong) 業(ye) 示範片區內(nei) ,成片的紫花苜蓿裝點著綠道兩(liang) 側(ce) ,除了觀賞,它還有更重要的作用。

  【同期】成都天府綠道生態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管理人員 彭雲(yun) 兵

  有些市民誤以為(wei) 整個(ge) 環城生態區裏麵,很多草坪和大地景觀被破壞掉了,其實不是,它本身就是農(nong) 田。像我身後這一片作物,它是紫花苜蓿,它是一種肥田作物,後期我們(men) 會(hui) 根據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計劃用拖拉機給它進行粉碎,然後還翻根進入土壤裏麵,作為(wei) 一個(ge) 後期農(nong) 作物種植的有機肥料,改善土壤。

  【解說】據悉,錦繡水韻農(nong) 業(ye) 示範片區總麵積約137畝(mu) 。其中水田約90畝(mu) ,水澆地約47畝(mu) 。該區域於(yu) 2022年5月完成農(nong) 田整治,6月開展農(nong) 作物種植等工作。以二級綠道為(wei) 界,北側(ce) 為(wei) 水田,南側(ce) 為(wei) 水澆地。

  走在園區中,可遠觀農(nong) 田綿延,也可通過綿延園路深入農(nong) 田觀麥浪聞稻香。四季農(nong) 作不同,特色各異,置身農(nong) 業(ye) 耕作包圍之中,體(ti) 現了農(nong) 業(ye) 與(yu) 景觀的有機結合。

  【同期】成都市溫江區政府副區長 陳捷

  通過這些年我們(men) “一張藍圖繪到底”,實施了建設和整治,我們(men) 這個(ge) 區域就是在進行高標準農(nong) 田的建設,通過“小田並大田”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的改造,讓這個(ge) 區域呈現了很好的農(nong) 業(ye) 大地景觀,也夯實了我們(men) 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基礎。通過綠道的串聯,我們(men) 把農(nong) 田整治區和生態修複的景觀區進行了串聯,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市民到這裏來打卡,也是親(qin) 子教育和科普教育的一種基地。

  【解說】據統計,“五一”期間,環城生態區遊客達81.7萬(wan) 人次。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現在已經修建的綠道、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優(you) 美的景觀,是不會(hui) 拆除的,接下來還要建設更多的綠道和公共服務設施。讓市民休憩生活更加舒適便利,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同期】成都天府綠道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招商管理部部長 丁暘

  (環城生態區)共計修建了650公裏的環城綠道,然後修建了19個(ge) 特色園,截至目前,這些特色園我們(men) 也逐步地對市民進行了開放,包括一些戶外的體(ti) 驗,都是目前成都市民非常熱愛的休閑區域。目前我們(men) 公園已建成的區域是不會(hui) 進行拆除,隻是會(hui) 在這個(ge) 基礎上進行更好地提升打造。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