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表示,社會(hui) 整體(ti) 上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稱:慢阻肺)的認識仍存在不足,同時醫師-藥師協作管理體(ti) 係仍不完善,他建議藥師參與(yu) 慢阻肺穩定期管理中,降低急性發作率,最終提升慢阻肺治療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是一組以氣流受限為(wei) 特征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被稱為(wei) “沉默的殺手”。
《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醫藥共管專(zhuan) 家共識》(下稱“《共識》”)當天在廣州發布。該《共識》根據中國相關(guan) 研究成果及臨(lin) 床實踐經驗,借鑒海外醫師-藥師協作管理模式,建議對穩定期慢阻肺患者實施“醫藥共管”的模式,旨在提升患者治療依從(cong) 性和滿意度,減少不良藥物反應的發生,進而增強整體(ti) 療效。
“藥師也要做好患者的用藥追蹤隨訪工作,並從(cong) 真實世界中辨別藥物的療效。”鍾南山同時指出,在扶持中國國產(chan) 藥物的同時,也要學習(xi) 海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記者 蔡敏婕 製作 徐妙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