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蘇州!

唐娟 泱波 周建琳 鍾升 楊顏慈 徐珊珊 發布時間:2023-07-10 09:07:00來源: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蘇州

  是水墨江南中的詩意派

  也是“外向”十足的先鋒派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江南舊遊凡幾處,就中最憶吳江隈。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係畫船。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航拍蘇州園林。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景致悠悠,過目難忘

  自古以來,蘇州的眾(zhong) 多美景

  被定格在唯美的詩句中

  千年流轉

  江南水墨景致被完好地保存

  平江路、昆曲、蘇州博物館

  蘇州園林、金雞湖……

  航拍蘇州工業(ye) 園區。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在這裏

  人們(men) 可以體(ti) 驗

  慢時光與(yu) 快節奏的並存

  猶如蘇繡中最高技藝的“雙麵繡”一般

  蘇州人將蘇州

  織就成了一座

  古典與(yu) 現代相交融的城市

  一麵是千年古韻,一麵是現代新風

  這麵千年古韻

  一座姑蘇城,半部江南詩

  蘇州古城的一草一木

  一磚一瓦都珍藏著曆史

  傳(chuan) 承著記憶

  昆曲起源於(yu) 蘇州昆山一帶。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蘇州是一座曆史之城

  姑蘇區是全國首個(ge) 也是唯一一個(ge)

  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區

  其中最為(wei) 精華的部分

  莫過於(yu) 平江曆史文化街區

  江南水鄉(xiang)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平江曆史文化街區位於(yu) 蘇州古城東(dong) 北隅

  麵積約為(wei) 116.5公頃

  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這裏基本保持著

  “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

  “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江南水城風貌

  蘇州是一座園林之城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

  拙政園、獅子林、留園、滄浪亭……

  一座座精妙的古園

  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秀美

  蘇州是一座文化之城

  古城猶如一座巨大的開放式博物館

  曆經千年磨洗

  向世人展示著古城的發展與(yu) 變遷

  在蘇州人眼中

  矗立在金雞湖畔的“東(dong) 方之門”

  如同一扇時光之門

  江南水鄉(xiang)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西邊是

  “人家盡枕河”“萬(wan) 樹桃花月滿天”

  的千年姑蘇城

  東(dong) 邊是

  道路縱橫、高樓迭起

  的現代化蘇州

  那麵現代新風

  站在金雞湖畔極目遠眺

  高樓林立,聳入雲(yun) 霄

  仿佛一轉頭,便已穿越古今

  看似慢節奏的蘇州

  卻是搶抓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矗立在金雞湖畔的“東(dong) 方之門”。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改革開放以來

  外資、台商在這裏落地生根

  民營企業(ye) 在此迅速騰飛

  廣東(dong) 有一句俗語

  “蘇州過後無艇搭”

  是過期不候的意思

  體(ti) 現了生意人爭(zheng) 分奪秒

  快買(mai) 快賣的競爭(zheng) 心態

  搶抓發展先機

  是蘇州的致富之道

  創造過無數奇跡的蘇州工業(ye) 園區

  是中國第一個(ge)

  與(yu) 外國政府合作建設的工業(ye) 園區

  1994年2月

  中國和新加坡政府簽署

  《關(guan) 於(yu) 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ye) 園區的協議》

  截至2022年

  曾經是一片泥田的蘇州工業(ye) 園區

  完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3515.61億(yi) 元

  航拍蘇州虎丘濕地公園。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飛速不止於(yu) 數字,更是內(nei) 核拉滿

  近年來

  通過“數”“智”賦能,園區轉型提速

  在經濟體(ti) 量不斷攀升之際

  蘇州工業(ye) 園區瞄準新賽道

  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wei) 轉型發展的關(guan) 鍵增量

  航拍蘇州灣文化中心。中新社記者 泱波

  蘇州的努力正在開新花、結新果

  如今的蘇州

  宛如科技賦能的“數字大河”

  從(cong) 八方匯智而成,又流向萬(wan) 千百姓家

  悄然改變著大家的生活

  讓蘇州城的慢時光變得“科技感”十足

  蘇州是一座古典與(yu) 現代相交融的城市。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在蘇州

  快與(yu) 慢,古與(yu) 今

  從(cong) 不衝(chong) 突

  雙麵繡的兩(liang) 麵完美耦合、相映相依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來一趟蘇州

  (中新社微信公眾(zhong) 號 作者:唐娟 泱波 周建琳 鍾升 楊顏慈 徐珊珊)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