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日起,北約峰會(hui) 在立陶宛召開。除了烏(wu) 克蘭(lan) 局勢這個(ge) 核心主題外,日本、韓國、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四國領導人連續第二年參會(hui) ,讓北約亞(ya) 太化議題再次升溫。據日媒報道,由於(yu) 法國反對,峰會(hui) 原定討論的北約在日本開設亞(ya) 洲首個(ge) 聯絡處的方案,被推遲到秋季以後再定。但分析人士認為(wei) ,在美國主導下,北約向亞(ya) 太延伸勢力範圍的意圖不會(hui) 變。
作為(wei) 冷戰時期的產(chan) 物,北約從(cong) 誕生起就是美國維護霸權的核心支柱,“無敵人難生存”是它的運行邏輯。冷戰結束以來,在美國“腳踏德法”“踢走俄羅斯”“競贏中國”的戰略驅使下,北約進行了六輪東(dong) 擴,挑動俄烏(wu) 衝(chong) 突、製造歐洲安全分裂,並不斷把觸角伸向亞(ya) 太。
早在2006年1月,時任美駐北約大使的維多利亞(ya) ·紐蘭(lan) 首次提出“全球夥(huo) 伴關(guan) 係”主張,試圖通過北約與(yu) 日韓澳新四國建立聯係國機製,擴大北約的全球影響力。2009年北約推出“按需定製合作計劃”,推進北約與(yu) 亞(ya) 太四國根據各自需求開展合作。隨後10年,由於(yu) 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亞(ya) 太的調整不順暢,北約亞(ya) 太化進程慢了下來。2019年美國國防部發布《印太戰略報告》後,北約隨之打起了配合。2022年“北約新戰略概念”首次提到中國,並明確將中國視作“係統性挑戰”,以此為(wei) 借口加速亞(ya) 太化進程。
回顧曆史可以發現,“亞(ya) 太化”是北約在美國帶領下,想在亞(ya) 太製造危機從(cong) 而自我賦能的“續命”之舉(ju) 。這更是北約試圖邁向全球化的關(guan) 鍵一步。在這一進程中,貫穿著對亞(ya) 太國家進行西式改造的病態觀念,帶來的後果可想而知。
北約自詡是“價(jia) 值觀聯盟”。冷戰後,北約用西方價(jia) 值觀強行塑造其他國家的政治和價(jia) 值體(ti) 係,引發上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夫解體(ti) 、波黑內(nei) 戰、科索沃問題等。在中東(dong) ,北約聯軍(jun) 在美國的帶領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空襲利比亞(ya) ,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如果北約介入亞(ya) 太,對亞(ya) 太國家的內(nei) 政治理與(yu) 價(jia) 值觀進行“西方化”改造,必然會(hui) 引發普遍抵製,帶來危機與(yu) 動蕩。
在北約亞(ya) 太化過程中,日本起到了引狼入室的作用。2014年5月,日本與(yu) 北約簽署《單國夥(huo) 伴關(guan) 係與(yu) 合作方案》,不斷提升與(yu) 北約合作的水平,扮演著將北約引入亞(ya) 太的“帶路黨(dang) ”角色。這背後的原因不僅(jin) 在於(yu) 日本是美國的鐵杆跟班,還在於(yu) 日本有重走軍(jun) 事大國之路的野心,想與(yu) 北約在防務層麵相互借力。北約計劃在東(dong) 京設立亞(ya) 洲首個(ge) 聯絡處,說明它想把亞(ya) 太行動協調中心落到日本,引發地區民眾(zhong) 強烈反對。
近日,不少日本與(yu) 韓國民眾(zhong) 舉(ju) 行集會(hui) ,抗議北約引發軍(jun) 事緊張,反對北約亞(ya) 太化。澳大利亞(ya) 前總理保羅·基廷發表聲明,批評北約向亞(ya) 洲“挑釁性東(dong) 進”,“正在將互相爭(zheng) 鬥的毒藥出口到亞(ya) 洲”。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dong) 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指出,東(dong) 盟國家對北約插手亞(ya) 洲一直保持警惕和擔憂。
事實上,在北約內(nei) 部,對它延伸勢力範圍的做法也不乏反對聲。比如,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說北約已經“腦死亡”,明確反對北約在日本設立聯絡處。法國官員稱,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美歐為(wei) 集體(ti) 保護對象,在亞(ya) 太設立據點並不妥當。這種理性聲音,值得北約成員傾(qing) 聽並思考。
亞(ya) 太是合作發展的高地,不是大國角力的棋盤。美國主導的北約想把所謂“歐洲經驗”複製到亞(ya) 太,實際是要把分裂和對抗複製到亞(ya) 太,地區人民絕不會(hui) 答應。它想靠攪亂(luan) 亞(ya) 太“續命”,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men) 也不會(hui) 同意。正如加拿大反戰組織——漢密爾頓停戰聯盟負責人肯·斯通所說,北約是一個(ge) 美國領導的有侵略性的軍(jun) 事組織,按照北約自己的憲章,它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yi) 。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國際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