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專訪藍箭航天創始人:朱雀二號火箭“振翅”複飛意義幾何?

馬帥莎 曾玥 發布時間:2023-07-13 08: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酒泉7月12日電 題:專(zhuan) 訪藍箭航天創始人:朱雀二號火箭“振翅”複飛意義(yi) 幾何?

  作者 馬帥莎 曾玥

  7月12日,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ye) 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複飛。

  作為(wei) 世界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號對於(yu) 中國商業(ye) 航天有何重要意義(yi) ?如何看待中國商業(ye) 航天未來發展?未來藍箭航天將如何布局商業(ye) 航天賽道?藍箭航天創始人張昌武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作出解讀。

  近年來,液氧甲烷發動機成為(wei) 航天新寵,國際上不少商業(ye) 航天企業(ye) 都在布局這一賽道,比如今年首飛失利的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星舟”、美國“相對航天公司”的“人族一號”火箭均采用了液氧甲烷發動機。

  張昌武介紹稱,液氧甲烷推進劑不僅(jin) 容易獲取,也更有利於(yu) 火箭的回收複用。在開發液氧甲烷火箭的過程中,團隊發現液氧甲烷在可重複使用火箭中的優(you) 勢甚至超過預期,可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外界注意到,中國民營航天企業(ye) 多數選擇固體(ti) 運載火箭的技術路線,藍箭航天在創立之初就將液氧甲烷火箭定為(wei) 發展方向。

  談及為(wei) 何另辟蹊徑,張昌武坦言,過去幾十年裏,中國航天“國家隊”在液氧煤油、液氫液氧發動機研製上做了很多努力,相應的火箭型號已經相當成熟。液氧甲烷火箭被視為(wei) 下一代火箭的開發方向,中國需要這樣一款新的火箭型號,民營航天企業(ye) 有責任、有需要走出一條新的道路,並建立自己的競爭(zheng) 力。

  作為(wei) 中國民營航天的新代表作,朱雀二號驗證了民營航天企業(ye) 的自主開發能力,也為(wei) 中國商業(ye) 航天發展注入了信心。

  朱雀二號火箭使用的是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天鵲係列液氧甲烷發動機。圍繞發動機研製與(yu) 火箭製造,藍箭航天建設了湖州熱試車中心和嘉興(xing) 藍箭航天中心,打造自身的火箭交付能力。張昌武指出,發動機和箭體(ti) 是占全箭成本最高的兩(liang) 大係統,隻有將動力係統和製造兩(liang) 個(ge) 環節握在自己手中,火箭成本才可控,隻有實現技術上的獨立自主,後續才能不斷地實現產(chan) 品迭代。

  談及行業(ye) 現象時,張昌武表示,目前中國民營航天企業(ye) 大多選擇係統集成或委外開發的產(chan) 品路線。過去,業(ye) 界可能並不認為(wei) 短期內(nei) 有民營液體(ti) 火箭公司可以完成火箭設計、工藝、製造、測試、發射完整鏈條的建設和驗證。藍箭航天率先完成這一步,也證明了民營航天企業(ye) 走技術獨立自主路線的可行性。

  自主開發意味著火箭研製、方案驗證周期更長。藍箭航天計劃通過首批次的3發火箭完成朱雀二號火箭的飛行驗證,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也早在今年5月底,在藍箭航天嘉興(xing) 火箭製造基地開始了總裝工作。

  “朱雀二號遙二火箭發射成功,這一結果對團隊來講還是十分驚喜的,這會(hui) 加速公司的開發進程和商業(ye) 化進程。”張昌武說,明年開始,朱雀二號火箭將麵向市場進行小批量交付,完成3到4次發射,2025年發射次數將再翻一番。發射次數逐年增長的同時,未來朱雀二號還將通過逐漸迭代提升運力水平。

  在張昌武看來,一款精品火箭必須運力足夠大、成本足夠低,而降低成本一靠批量化,二靠重複使用。朱雀二號遙二火箭的成功發射為(wei) 下階段的可複用火箭研製打下堅實基礎。

  他表示,目前藍箭航天已經開啟可重複使用火箭的研製,朱雀二號火箭邁向商業(ye) 交付後,將為(wei) 藍箭航天提供更好的可持續運營環境,同時,此次任務成功,也給團隊打了一劑“強心針”,將加速藍箭航天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開發進程。(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