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允超在北京的北鑼鼓巷經營著一家專(zhuan) 賣外國精釀啤酒的超市。6月時,北京氣溫已經超過30度,他在貨架上第一次擺上了一種叫作“Beerlao”的老撾啤酒。往年林允超會(hui) 更偏好日本、美國、比利時、德國的啤酒,但是今年這種來自老撾的啤酒卻出乎意料地收到了店裏顧客的好評。
“和英式精釀或者美式精釀比,這款啤酒度數不高,但是入口清爽、帶有果香,而且有新鮮的酒花風味,口感清新。”林允超介紹道,“更重要的是,它價(jia) 格比較便宜,一聽才十元左右。”
起初林允超試探性地進了15箱,截止7月中旬已經售罄。前不久,他又和其他也經營精釀店的朋友們(men) 共同向昆明的啤酒經銷商定了60箱的貨。這60箱老撾啤酒即將經過中老鐵路,為(wei) 兩(liang) 千多公裏之外的北京居民送來酷暑的清涼。據林允超的經銷商介紹,這批啤酒從(cong) 萬(wan) 象到昆明,再到最終擺上北京的貨架,隻需要不到7天。
中老鐵路修建通車之前,啤酒運輸損耗大,並且公路運輸時間長,會(hui) 使國內(nei) 售賣老撾啤酒的成本大幅上漲,與(yu) 歐美精釀相比也失去其競爭(zheng) 力。
根據世界銀行報道,中老鐵路運營以來,從(cong) 老撾萬(wan) 象到中國昆明的貨運成本降低了40%至50%。就貨運而言,中老鐵路平均運輸成本為(wei) 0.5元每噸每公裏,與(yu) 公路運輸相比,成本更低,時間更快。中老鐵路的搭建使得“山不再高、水不再深”,依托中老鐵路,除了啤酒,山竹、榴蓮、木薯、芒果等來自老撾與(yu) 其他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風味食物越來越多地豐(feng) 富了居民的菜籃子,進入了中國內(nei) 地城市居民的餐桌。
“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運行以來,2000多種貨物在流通在這條連接中國與(yu) 老撾的經濟快線上,運輸累計2320萬(wan) 噸的貨物。”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新聞科科長張偉(wei) 明介紹道。
鐵路智慧貨運係統的搭建使得貨運大大提速。“中老鐵路通關(guan) 速度更快、運行速度更高、到貨時間更可控,這要歸功於(yu) 中老鐵路貨運係統的智慧舉(ju) 措與(yu) 創新機製。”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副總經理徐超表示。
在昆明集裝箱中心站有一批顯眼的亮橙色多功能集裝箱,它們(men) 是為(wei) 了中老鐵路貨物快速運輸而專(zhuan) 門研發。與(yu) 普通的集裝箱相比,被稱為(wei) “橙長櫃”的這批集裝箱具有頂蓋可開啟、箱體(ti) 更高、空間利用率更高的特點,更適合快速拆卸、快速裝箱。
智慧海關(guan) 、智能監管將跨境運輸的監管與(yu) 安全檢查前置,加強了風險排查效率與(yu) 海關(guan) 整體(ti) 監管效能。“以往跨境貨運中的夾藏風險主要通過人工掏箱排查,這種傳(chuan) 統的人工作業(ye) 成本高、耗時長、風險大,但在智慧海關(guan) 係統中,通過智能掃描設備,單列僅(jin) 需不到2分鍾即可掃描完成並且生成掃描圖像進行精準篩查。”徐超介紹道。
利用互聯網,中老鐵路搭建了一條麵向社會(hui) 大眾(zhong) ,提供快速服務的黃金通道,創建了“快速通關(guan) 模式”。在該模式下,企業(ye) 無需辦理轉關(guan) 手續,海關(guan) 可通過艙單係統進行審核、放行、核銷,口岸通行速度大幅提升。在磨憨鐵路口岸,通關(guan) 時間從(cong) 40多小時壓縮到了5小時以內(nei) 。利用物流大數據係統,海關(guan) 、鐵路、企業(ye) 共享數據,中老鐵路形成了閉環信息,企業(ye) 簡化流程、海關(guan) 提質監管、鐵路調度運輸,促進跨境運輸提質增效。
穿越迢迢山水,途經古城座座,人、財、物在中老鐵路這條黃金通道上快速流通,促進了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往來、貿易交往,為(wei) 兩(liang) 國互聯互通、共享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作者是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國際新聞傳(chuan) 播碩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