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胞紮根重慶開酒倉:在醇香中分享喜悅

張旭 發布時間:2023-10-23 09: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重慶10月22日電 題:台胞紮根重慶開酒倉(cang) :在醇香中分享喜悅

  作者 張旭

  “跟外國人比起來,中國人一般不喜歡獨飲,我們(men) 喝酒,更多是為(wei) 了分享喜悅。這一點,兩(liang) 岸都是如此。”“五舅酒倉(cang) ”的主人李文誌近日在重慶對中新社記者如是說。

  李文誌1969年生於(yu) 金門,酒量好,自稱“至今未逢敵手”;目前定居重慶,在渝開了五家酒倉(cang) 。他說,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就是“在醇香中跟大家分享喜悅”。

  10月21日,台胞李文誌在位於(yu) 重慶江北的一處自家酒倉(cang) 內(nei) 挑選酒。 張旭 攝

  “登陸”前,李文誌人生第一份工作是酒類銷售,也開了自己的酒倉(cang) 。

  20世紀90年代,“三峽遊”火熱。也是在這次旅程中,李文誌來到重慶,見到了一位在背竹筍的女子,一見鍾情。為(wei) 了愛情,更是“隱隱感覺到大陸發展的潛力和勢頭”,他遠赴重慶,開啟了新人生。

  在妻子支持下,2007年,李文誌在重慶解放碑開了一家酒倉(cang) ,是“當時為(wei) 數不多的提供24小時服務”的酒倉(cang) 。他記得,開業(ye) 宴設在重慶賓館,擺了20多桌,高朋滿座。

  “喝酒好比吃飯,一個(ge) 人也能吃得飽,但三個(ge) 人吃得會(hui) 更開心。”李文誌不僅(jin) 對各類酒如數家珍,也有一套自己的“酒哲學”。他稱,這些年,自己不斷增加酒倉(cang) 的數量和規模,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的衝(chong) 擊下,堅持做實體(ti) 店,是因為(wei) 更喜歡通過酒倉(cang) 麵對麵的交流,接收和分享顧客的喜悅。

  “喝酒是有儀(yi) 式感的。”李文誌推薦了一套喝白酒的儀(yi) 式,分別是:拈花指、輕舉(ju) 杯、深入喉、深鎖眉、重置杯、讚好酒,一套“流程”走完,特別舒適。他認為(wei) ,相比醉或不醉的結果,喝酒的過程更重要。

  李文誌還說,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儀(yi) 式。總體(ti) 上,“洋酒”品類比較複雜,回味多,適合獨自品嚐;相比較而言,白酒更單一,適合一起喝。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喜好,例如,重慶人“不愛喝酒愛熱鬧”,但熱鬧需要介質,這介質之一就是酒;廣東(dong) 、福建人更愛喝葡萄酒。

  即使“不愛喝酒”,李文誌仍看好重慶酒類市場。“每個(ge) 人喝一點點,就是很大的市場。”李文誌說,這與(yu) 他入渝多年的所見所聞有關(guan)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各種新經濟新業(ye) 態層出不窮,無不證明了他“登陸”選擇的正確。

  入渝多年,李文誌不知不覺間喜歡上麻將、火鍋、川菜等,“多久不摸,多久不吃,就會(hui) 想念”,喜歡這樣的“麻辣生活”。如今,金門與(yu) 大陸的聯係更加緊密,“小三通”後坐船到廈門僅(jin) 20多分鍾,金門人常到廈門過周末。雖身在重慶,李文誌常回家看看,他笑稱,坐飛機轉輪渡回金門,早上出發,完全可以趕上午飯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李文誌還在金門開設有一家酒倉(cang) 。“雖分處兩(liang) 岸,卻是一樣的香醇。”李文誌說,未來,希望越來越多的同胞能夠在這香醇中,感受喜悅及“一家親(qin) ”的血脈相連,並希望為(wei) 此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