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印尼留學生陳君其:中國高鐵“無縫銜接”簡直太酷了

高瑩 發布時間:2023-11-20 08: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11月19日電(記者 高瑩)“來中國之前,沒有想到這裏的鐵路建設得這麽(me) 好,遼闊的大地上想去哪裏都四通八達,隨時都能開啟說走就走的旅行。”蘭(lan) 州交通大學印度尼西亞(ya) 留學生陳君其近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說,“等我學成回國後,也要參與(yu) 到國家的鐵路建設中,讓所學知識變為(wei) ‘橋梁’。”

  2023年10月,就讀於(yu) 蘭(lan) 州交通大學的留學生陳君其正在圖書(shu) 館裏自習(xi) 。高瑩 攝

  今年23歲的留學生陳君其,來自印度尼西亞(ya) ,如今就讀於(yu) 蘭(lan) 州交通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zhuan) 業(ye) ,攻讀碩士學位。

  從(cong) 印尼來到中國的陳君其雖然隻有不足三年的時間,但如今卻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回想起剛來到甘肅蘭(lan) 州的時候,他笑著說,聽本地人說略帶方言的中文,感覺很難懂,自己隻會(hui) 用微笑點頭來回應。

  “那時候對這裏一無所知,學習(xi) 語言和專(zhuan) 業(ye) 課程都很吃力,幸好有我的老師們(men) 和中國朋友們(men) 幫助我,他們(men) 帶我一起出去玩,說不明白的時候就連比劃帶猜,語言氛圍感強了,慢慢地也就融入進去了。”陳君其介紹說。

  在專(zhuan) 業(ye) 課的學習(xi) 方麵,最讓陳君其“頭疼”的是高等數學。“雖然感覺高數好難,但是我們(men) 的老師很細心,他們(men) 在課間的時候都會(hui) 留在教室裏,等我們(men) 去請教一些不懂的問題。有時候一個(ge) 問題會(hui) 問好多遍,老師們(men) 也會(hui) 講解的很細致,一遍一遍直到確定我們(men) 聽懂了。”陳君其如是說。

  2023年10月,圖為(wei) 印尼留學生陳君其在圖書(shu) 館查閱資料。高瑩 攝

  三年時間裏,陳君其和同伴們(men) 一起結伴走過了中國很多城市,在領略不同風土人情之餘(yu) ,也真切感受到了中國鐵路建設的強大。

  “在我們(men) 國家,比如在蘇門答臘島或者其他島嶼,火車、高鐵都是很少見,出門一般是坐巴士或者坐船。”陳君其告訴記者,第一次感受中國高鐵的“無縫銜接”時簡直太酷了,既快速又便捷。所以更想把自己在中國學到的學業(ye) ,帶回自己的祖國,為(wei) 建設家鄉(xiang) 出一份力,成為(wei) 兩(liang) 國發展交流的“橋梁”,也讓家鄉(xiang) 能感受到高鐵帶來的便捷生活。

  不同的異域文化特色,讓陳君其對中國的熱愛一天天加深。“中文太博大精深了,雖然我現在說中文比較流利,但是要看再深層次一些的東(dong) 西就很困難,要求助於(yu) 我的中國朋友。”陳君其介紹說,課業(ye) 之餘(yu) 自己也會(hui) 練習(xi) 一點毛筆字,“牛肉麵、中國、水車……這些都是我最近常寫(xie) 的字,起碼手沒有剛開始那麽(me) 抖了。”

  2023年10月,印尼留學生陳君其在校園中漫步,拍攝秋景。高瑩 攝

  陳君其依然記得來到中國看到的第一場雪,雪花飄飄然從(cong) 天空落下,一夜之後,校園銀裝素裹。“我興(xing) 奮得連鞋都沒換就衝(chong) 下樓去踩雪,聽腳下踩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很奇妙的感覺。然後拿手機跟家人視頻,也讓他們(men) 看看中國的雪景,這麽(me) 美。”陳君其如是說。

  “我知道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中國和印尼在建設方麵的合作項目也很多。我現在會(hui) 說中文也有機械電子工程專(zhuan) 業(ye) 方麵的基礎,回到祖國後有很多就業(ye) 機會(hui) 。”陳君其說,中國很有魅力,希望能讓更多印尼人能夠走進中國,了解中國,感受中國。(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