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迎來更多“非洲產” 非洲期盼更多“中國造”(國際論道)

嚴 瑜 發布時間:2024-01-23 09:1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wei) 在二〇二三中國義(yi) 烏(wu) 進口商品博覽會(hui) 上,非洲客商在洽談中。

  龔獻明攝(人民視覺)

  1月13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邀訪問埃及、突尼斯、多哥、科特迪瓦。這是中國外長連續34年年初首訪非洲。

  對此,《今日埃及》月刊網站報道稱,近年來,埃及和中國之間的經濟聯係不斷擴大,未來合作的潛力也進一步凸顯。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稱,中國外長此訪釋放出賡續中非傳(chuan) 統友誼、鞏固中非團結合作勢頭的積極信號。

  多家外媒報道稱,近年來,中非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基礎設施合作逐步深化,中國市場迎來更多“非洲產(chan) ”,非洲國家期盼更多“中國造”,雙邊合作前景廣闊。

  

  “非洲產(chan) ”豐(feng) 富中國人的“購物車”

  坦桑尼亞(ya) 《每日新聞》日前報道稱,近日,坦桑尼亞(ya) 農(nong) 業(ye) 部正式通知坦桑尼亞(ya) 園藝協會(hui) ,中國海關(guan) 總署已選擇3個(ge) 坦桑尼亞(ya) 牛油果種植園和包裝廠的樣本進行合規性檢查。坦桑尼亞(ya) 專(zhuan) 家表示,首批牛油果種植園的視頻檢查將在2024年3月的收獲季節進行。坦桑尼亞(ya) 總統哈桑2022年訪華時,與(yu) 中國簽署了一項關(guan) 於(yu) 新鮮牛油果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shu) ,這意味著中國將允許坦桑尼亞(ya) 種植的牛油果進入其龐大的市場。

  該報引述坦桑尼亞(ya) 園藝協會(hui) 首席執行官姆金迪的話稱,中國市場的開放將鼓勵坦桑尼亞(ya) 農(nong) 民的牛油果生產(chan) ,幫助他們(men) 提高家庭收入,增加對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的投資,進而加強中坦兩(liang) 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關(guan) 係。

  埃塞俄比亞(ya) 咖啡、馬達加斯加精油、南非柑橘……如今,越來越多產(chan) 自非洲的商品出現在中國商場的貨櫃上,被中國消費者選入購物車,為(wei) 中非經貿往來的火熱圖景寫(xie) 下一筆筆生動注腳。

  多家外媒關(guan) 注到,近年來,中國一直積極拓寬非洲產(chan) 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與(yu) 非洲共享中國對外開放機遇。通過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hui)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非洲好物網購節等平台,中國為(wei) 非洲產(chan) 品提供了展示窗口和打開中國以及國際市場的機會(hui) ,給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澳大利亞(ya) “國外簡報”網站報道稱,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hui) 進一步促進中非之間的貿易便利化,包括利用電子商務和網上購物渠道,更好地將高質量的非洲產(chan) 品引入中國市場。同時,中國政府正積極努力加強同非洲的農(nong) 業(ye) 合作,並取消對最不發達國家的關(guan) 稅。這將進一步鞏固中國作為(wei) 非洲大陸主要貿易夥(huo) 伴的地位。

  2023年12月,中國國務院關(guan) 稅稅則委員會(hui) 發布公告決(jue) 定,自2023年12月25日起,對原產(chan) 於(yu) 安哥拉、岡(gang) 比亞(ya) 、剛果(金)、馬達加斯加、馬裏、毛裏塔尼亞(ya) 等6個(ge) 最不發達國家的98%稅目產(chan) 品實施零關(guan) 稅。此前,中國政府已宣布對其他21個(ge) 非洲國家實施類似的零關(guan) 稅政策。這意味著到2023年底,享受98%稅目輸華產(chan) 品零關(guan) 稅的非洲國家達到27個(ge) 。

  對此,尼日利亞(ya) 《每日信報》報道稱,新政策將促進非洲對中國的出口,幫助非洲發展生產(chan) 能力,是中非關(guan) 係的一個(ge) 裏程碑,也是非洲經濟多樣化的一個(ge) 機遇。

  “中國造”助力非洲發展與(yu) 進步

  在“非洲產(chan) ”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造”也獲得越來越多非洲人的青睞。2023年首次發布的“中國—非洲貿易指數”顯示,2000年以來,中非貿易飛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持續提升。中非貿易結構指標整體(ti) 呈上升趨勢,2022年達到143.69。中國對非洲出口主要產(chan) 品集中在機電產(chan) 品、勞密產(chan) 品和鋼材等。

  除了中國製造的商品外,近年來,中國投資建造的各類基礎設施項目也在非洲“遍地開花”,為(wei) 促進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等發揮積極作用,繪就中非合作的另一幅動人畫卷。

  英國《非洲領導力雜誌》指出,中國對非洲的投資項目包括公路、港口和發電廠等大型基礎設施,通過解決(jue) 非洲基礎設施問題,支持非洲的經濟增長和區域一體(ti) 化發展。例如,在中國的援助下,中非共和國首座光伏電站薩卡伊光伏電站於(yu) 2022年6月並網發電,極大地緩解了該國供電緊張的問題,促進了其經濟發展。此外,中國還援助了烏(wu) 幹達的水電站、埃塞俄比亞(ya) 的風力發電站等綠色發展項目,向非洲提供技術、醫療保健、農(nong) 業(ye) 、教育等方麵的幫助。

  《加納時報》網站刊文稱,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nei) 的各大項目在非洲各國順利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實在在地為(wei) 加強區域互聯互通發揮作用。文章舉(ju) 例,在位於(yu) 西非中心的尼日利亞(ya) ,阿布賈至卡杜納鐵路(阿卡鐵路)、拉各斯—伊巴丹鐵路(拉伊鐵路)、卡科特港國際機場等“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彰顯該倡議在完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的突出貢獻;在肯尼亞(ya) ,綿延萬(wan) 裏的公路、鐵路以及大量醫院和學校等基建成果也是中國傾(qing) 力支持非洲的有力證明。

  文章還提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度融入非洲可持續發展進程,中國企業(ye) 正基於(yu) 倡議框架下的綠色能源項目加速推進非洲大陸綠色發展。這些清潔能源項目滿足了非洲國家的發展願望,將助力非洲大陸的發展與(yu) 進步。

  肯尼亞(ya) 《民族報》稱,中國是非洲最大的投資來源國之一,對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肯尼亞(ya) 將在綠色能源、藍色經濟、保障性住房、製造業(ye) 、信息高速公路和農(nong) 業(ye) 加工等多個(ge) 領域向潛在的中國投資者展示投資機會(hui) 。

  中非關(guan) 係堪稱互利共贏典範

  塞拉利昂馬可尼大學中非研究院院長阿爾法·穆罕默德·賈洛日前撰文稱,中非關(guan) 係堪稱互利共贏典範。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huo) 伴,在基礎設施、礦業(ye) 、農(nong) 業(ye) 和製造業(ye) 等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非洲國家從(cong) 中國獲得了部分發展項目資金,中國也從(cong) 非洲獲得了工業(ye) 發展所需資源以及巨大的商品市場。在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推進、非洲加速發展的背景下,中非合作勢在必行。中非夥(huo) 伴關(guan) 係可以促進經濟增長,減少貧困,提升成百上千萬(wan) 非洲人的生活水平。隻要堅持互利共贏,妥善解決(jue) 對方關(guan) 切,雙方都能從(cong) 中獲益。中非可以進一步加強合作,樹立21世紀國際合作典範。

  “在中非合作論壇的助力下,中國和非洲在經濟上建立了良好關(guan) 係。”《非洲領導力雜誌》稱,隨著中非合作論壇在2000年正式成立,中國與(yu) 非洲國家的貿易合作顯著增加。尤其是近年來,中國與(yu) 非洲的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為(wei) 雙方帶來了新機遇。如今,雙方貿易關(guan) 係十分緊密。《中國與(yu) 非洲經貿關(guan) 係報告(2023)》顯示,南非、尼日利亞(ya) 、安哥拉和埃及、剛果(金)是中國在非洲的前五大貿易夥(huo) 伴。

  “中國是非洲最重要的貿易夥(huo) 伴。”《非洲領導力雜誌》評論稱,“中國與(yu) 非洲之間友好的合作關(guan) 係將為(wei) 中國、非洲乃至全世界帶來光明的未來。”該媒體(ti) 認為(wei) ,通過技術轉讓、助力可持續發展等方式,中非合作將有助於(yu) 創造更加繁榮、互聯的世界。

  《納米比亞(ya) 經濟學家報》網站刊文稱,麵對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中國積極同他國分享發展機遇,為(wei) 全球經濟注入“確定性”。文章稱,中國提出的經濟舉(ju) 措和國際倡議提升了全球經濟韌性,幫助納米比亞(ya) 增強了擴大經濟規模的可能性。隨著中國不斷加強互聯互通,整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與(yu) 價(jia) 值鏈,營造公平開放的營商環境,中國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創造新機遇,納米比亞(ya) 也將從(cong) 中獲益。根據納米比亞(ya) 銀行的經濟展望,2023年與(yu) 2024年納米比亞(ya) 經濟有望持續增長,並將從(cong) 與(yu) 中國的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中獲益。

  “針砭歐洲”網站刊文稱,展望未來,預計非洲和中國對於(yu) 彼此將變得更加重要。日益成熟的中國對非貿易和投資及其所帶來的技術、物流和能力,將在未來幾代人的時間內(nei) 為(wei) 非洲經濟和社會(hui) 轉型提供助力。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