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米蘭(lan) 1月21日電 (記者謝亞(ya) 宏、顏歡)1月21日,由清華大學聯合米蘭(lan) 理工大學舉(ju) 辦的中歐跨文化傳(chuan) 播論壇在意大利米蘭(lan) 舉(ju) 辦。論壇以“中歐跨文化傳(chuan) 播:議題、共識與(yu) 願景”為(wei) 主題,清華大學校長李路明、意中友協主席瑪麗(li) 亞(ya) ·羅莎·阿佐利娜及來自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多國專(zhuan) 家學者參加論壇。
與(yu) 會(hui) 嘉賓合影。高昶攝
清華大學校長李路明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中意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建立20周年,也是兩(liang) 國友誼使者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當下,中歐文化交流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yi) 。我們(men) 應該充分利用交流的機會(hui) ,積極尋找新的合作領域,探索創新交流模式,建立起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guan) 係,更好麵對當前全球化和當代挑戰。清華和意大利已有很長的合作曆史,此次論壇致力於(yu) 加強中歐間相關(guan) 學術和文化交流,推動交流對話、促進民心相通,為(wei) 推動中意合作、共享未來提供文化能量。
意中友協主席瑪麗(li) 亞(ya) ·羅莎·阿佐利娜認為(wei) ,加強中歐文化交流有利於(yu) 雙方開展務實合作。清華大學和米蘭(lan) 理工大學是來自中國和歐洲兩(liang) 所頂級學府,多年來在教育、文化、科學研究等多領域開展了親(qin) 密合作,為(wei) 中歐共同創新、共同發展做出了貢獻。
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院長周慶安表示,世界正處在重要的社會(hui) 和媒體(ti) 變革期,因此新聞從(cong) 業(ye) 者講故事的能力尤其重要,構成了中歐溝通的重要部分。700多年前,馬可·波羅就向世界講述了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如今的中國有更多可以向外界傳(chuan) 達的故事。論壇希望打造這樣一個(ge) 空間,讓中歐更深刻地了解對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曆史。
據了解,該論壇是“清華大學米蘭(lan) 學術周”係列活動之一,旨在更好的推動中歐之間的人文交流對話。隨後,來自中國和歐洲的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和業(ye) 界專(zhuan) 業(ye) 人士,以“中歐文化傳(chuan) 播的曆史與(yu) 發展”“中歐文化傳(chuan) 播的多學科對話”兩(liang) 個(ge) 主題,從(cong) 多個(ge) 視角分享對中歐跨文化溝通的研究和見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