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日電(記者 王詩堯)“好土,愛看!”2024年伊始,各大衛視、視頻平台的開年大劇,並未掀起預期中的收視狂潮,風頭全被“隔壁”的微短劇搶了過去。
今年春節期間,微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火爆出圈,被曝上線當天充值超過2000萬(wan) 元。爆款微短劇為(wei) 何能夠“以小博大”,僅(jin) 以萬(wan) 元或數十萬(wan) 元投入,撬動數千萬(wan) 甚至上億(yi) 元的財富“蛋糕”?
目前微短劇有三大主流賽道。一類是橫屏拍攝,在主流長視頻平台上線,多為(wei) 平台獨播定製劇,需購買(mai) 平台會(hui) 員觀看。平均每集時長15分鍾以內(nei) ,整部劇在30集以內(nei) 。
還有一類是在短視頻平台上線的微短劇,橫屏、豎屏拍攝均有。其中自媒體(ti) 賬號更新的短劇大多免費,盈利手段是廣告植入;而平台方自製或與(yu) 傳(chuan) 統影視製作公司合作開發的劇集,則需付費觀看。
最後一類則是小程序劇,豎屏拍攝,通常每集時長為(wei) 1至2分鍾,集數多為(wei) 80-100集左右。這類劇集需付費觀看,一般前幾集免費試看,後麵可單集解鎖或全集打包付費。
上麵提到的爆火微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就是一部小程序劇。該劇講述了一名現代女大學生司念穿越回上世紀80年代,被家裏人安排嫁給一個(ge) 離異帶倆(lia) 娃的養(yang) 豬大戶周越深。兩(liang) 人先婚後愛,與(yu) 奇葩親(qin) 戚鬥智鬥勇,掃除身邊障礙的同時把鹵味生意做大做強,最終實現事業(ye) 愛情雙豐(feng) 收。
節奏快、反轉多、爽感強……這些都是目前微短劇市場掌握的“流量密碼”,再搭配上複仇、豪門恩怨、穿越、重生、逆襲等刺激觀眾(zhong) 腎上腺素的題材,打造出一波又一波微短劇“神話”。
陳女士告訴中新網記者,自己看短劇的原因就是為(wei) 了打發時間,“上班時精神一直緊繃著,下了班就想無腦看劇”。
而像陳女士這樣的觀眾(zhong) 不在少數。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微短劇常被人詬病的土味、無腦、狗血等特點,恰恰是一部分人選擇觀劇的原因。一些網友在宣傳(chuan) 自己喜歡的微短劇時,台詞用的是:“很土但上頭,快去看!”
這些給足情緒的微短劇,刺激著觀眾(zhong) 們(men) 不斷“上頭”,並且心甘情願地打開了“錢包”。
明星、名導入場 微短劇向精品化轉型
2024年初,微短劇市場迎來重磅新聞,“喜劇之王”周星馳與(yu) 短視頻平台達成短劇合作,聯合開發運營“九五二七劇場”,首部精品微短劇《金豬玉葉》第一季預計將於(yu) 5月上線。
去年底,香港著名導演王晶出席在橫店舉(ju) 辦的微短劇《億(yi) 萬(wan) 傻王子》開機儀(yi) 式。根據公開的現場圖可見,此前宣布暫時息影的香港演員苑瓊丹同樣到場,演員信息單上注明為(wei) 友情出演。名導+老戲骨的組合,讓人期待能否為(wei) 微短劇市場帶來新一輪衝(chong) 擊。
過去微短劇因製作成本低,更多時候由不知名的網紅或素人參演。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及擴大,越來越多專(zhuan) 業(ye) 演員將目光投向了微短劇,為(wei) 微短劇精品化轉型推波助瀾。
2月27日,日本home drama channel官網更新開播消息,來自中國的微短劇《虛顏》將於(yu) 4月12日在日本首播。影片宣傳(chuan) 語中強調了,這部懸疑愛情古裝劇位居2022年微短劇第一名。
《虛顏》由演員柯穎、丞磊主演,講述了小畫師十七被哄騙與(yu) 相國府沈家大小姐換臉,替代沈大小姐嫁入將軍(jun) 府後,發生了一係列陰差陽錯、愛恨交織的故事。
《虛顏》播出時便因劇情高能、妝造在線、製作精良等好評如潮,如今被日本電視台引進,成為(wei) 中國微短劇出海的“排頭兵”亦是情理之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