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家視點】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需要與(yu) 時俱進,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要活力。在五年前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總書(shu) 記還作出了堅持“八個(ge) 相統一”的重要指示,即: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jia) 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ti) 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八個(ge) 相統一”言簡意賅、深刻精辟,是一個(ge) 有機統一的整體(ti) ,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長期以來形成的成功經驗的科學概括和係統總結,是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根本遵循。
學生“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不斷提升
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是個(ge) 係統工程,必須遵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shu) 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做好頂層設計。五年來,黨(dang) 和國家出台一係列文件,如《關(guan) 於(yu) 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全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等,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頂層設計更加係統完善。教育部推出一係列創新性舉(ju) 措和活動,如開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組織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大學生學習(xi) 領航計劃係列活動等,全方位調動了各方麵課程改革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做好“八個(ge) 相統一”極其不容易,每一個(ge) “相統一”,都是一個(ge) 教育教學重點難點。五年來,各地各校以“八個(ge) 相統一”為(wei) 抓手,在破解矛盾、解決(jue) 問題中,不斷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學生“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不斷提升。
這五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各地各校貫徹落實“大思政課”理念,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hui) 大課堂結合起來,把課內(nei) 與(yu) 課外、線上與(yu) 線下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形式多樣的“移動課堂”,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這五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內(nei) 容更加豐(feng) 富、時代性更加凸顯。各高校全麵開設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概論課程,構建了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核心內(nei) 容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ti) 係。
這五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更為(wei) 突出。各地各校積極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與(yu) 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注重發揮學生主體(ti) 性作用。以討論互動為(wei) 特點的探究式教學,以問題為(wei) 導向的專(zhuan) 題式教學,以課堂教學與(yu) 實踐教學相結合、線上教學與(yu) 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等新的教學模式,專(zhuan) 題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體(ti) 驗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湧現,實現了思想理論與(yu) 藝術、技術的有機融合,持續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qin) 和力和感染力,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和針對性。
思政課內(nei) 容和方法建設要與(yu) 時俱進、不斷發展
回答好“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個(ge) 根本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思政課內(nei) 容和方法建設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要與(yu) 時俱進、不斷發展。五年來,學校思政課建設形成了一係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也局部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形式化、表麵化、理論與(yu) 現實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
麵對世情國情黨(dang) 情的深刻變化,有些教師對思政課本質屬性認識不到位,答疑解惑的能力不足。麵對改革發展的偉(wei) 大變革和風險挑戰,有些課堂理論性與(yu) 實踐性脫節,存在教師“不會(hui) 講道理”“講不好道理”的現象。麵對信息時代學生在思維方式、文化偏好、行為(wei) 特點等方麵明顯的代際特點,還有些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協同意識欠缺,“硬灌輸”“強灌輸”的現象依然存在。
堅持“八個(ge) 相統一”,奮力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質量發展,要以“八個(ge) 相統一”為(wei) 抓手,奮力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新時代新征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牢牢把握價(jia) 值屬性,依據“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jia) 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的原則,學理透徹地講清政治,旗幟鮮明地引領思想。當前,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關(guan) 鍵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以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宏大的曆史視野,把握時代脈搏,講好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及其本質,講好新時代的故事,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講好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故事,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認識當代世界、當代中國,堅定“四個(ge) 自信”,更加自覺地投身於(yu)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業(ye) 之中。
新時代新征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充分彰顯時代脈動,把握“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的原則,加強課程體(ti) 係和教材建設,持續提升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qin) 和力、針對性。要進一步完善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ti) 係,在思政課建設與(yu) 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上下功夫,構建新時代新征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新的課程體(ti) 係。要進一步強化“大思政課”建設,有效克服“硬融入”“表麵化”等問題,著力在實踐育人機製、思路、模式、方法、評價(jia) 等方麵深化優(you) 化,引導學生了解社會(hui) 、服務國家,加深對科學理論的理解把握。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ti) 性,在吃透教材和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將教材體(ti) 係轉化為(wei) 教學體(ti) 係,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
新時代新征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秉持“主導性和主體(ti) 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的原則,適應社會(hui) 發展、科技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適應學生成長發展的新需求和期待。要更加注重課堂互動性,多維度采用課堂討論、社會(hui) 調查、小組研學等豐(feng) 富多樣的形式,探索數字化環境下多主體(ti) 協同育人新機製,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要大力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特別是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人工智能時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新模式。
(作者:艾四林,係清華大學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總教指委主任委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