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一批環保督察問責領導幹部14人 蘇州、南通、淮安、揚州四市“水”問題待解
交辦問題整改一拖再拖,沿江環境風險隱患治理不到位;黑臭水體(ti) 整治“治標不治本”,主城區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滯後;建築垃圾處置能力不足監管不力,揚塵汙染問題突出……2021年12月31日,第二輪第一批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結束。
人民網注意到,自督察組陸續進駐蘇州、南通、淮安、揚州四地,近一個(ge) 月的時間裏共收到群眾(zhong) 來電、來信舉(ju) 報1918件,省生態環境廳分三批次集中通報了12個(ge) 典型案例,從(cong) 通報問題類型來看,水環境治理仍需加力。
“水”問題集中
江蘇坐擁江河湖海,水資源豐(feng) 富。如何守護好水韻江蘇之美,改善水環境質量刻不容緩。人民網梳理本輪通報的12個(ge) 典型案例發現,上述四市均存在亟待解決(jue) 的“水”問題。
位於(yu) 江蘇省中北部的淮安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坐落於(yu) 古淮河與(yu) 京杭大運河交點,擁有我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人民網注意到,在本輪環保督察中,大運河、洪澤湖均有涉及。
據通報,環洪澤湖入湖河流匯水區域存在水環境整治工作統籌推進不力,部分重要入湖河流水質未達年度考核目標的問題。江蘇省2021年水汙染防治工作計劃要求,淮安市趙公河入湖節製閘等7個(ge) 主要環湖入湖河流斷麵水質考核目標為(wei) Ⅲ類。但監測數據顯示,1-12月份,趙公河考核斷麵累計均值水質為(wei) Ⅳ類,未達Ⅲ類考核目標。
大運河問題在於(yu) 沿線碼頭建設與(yu) 監管無序,飲用水水源地管控不力,突出環境問題久拖不決(jue) ,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複存在薄弱環節。淮安市對沿線港口碼頭整治不嚴(yan) ,多個(ge) 項目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化工企業(ye) 搬遷滯後,大運河水生態環境安全存在嚴(yan) 重隱憂。據通報,在建於(yu) 2016年的京杭大運河淮安區飲用水源地,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內(nei) 卻存在清明園公墓、S348混凝土攪拌站、地球村小區等多個(ge) 違規項目,審批手續缺失,占用水源地保護區進行開發建設、生產(chan) 活動,對飲用水源地安全造成隱患。
揚州市存在黑臭水體(ti) 整治“治標不治本”,主城區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滯後的問題。據了解,在2016年編製的《揚州市區黑臭水體(ti) 整治實施方案》,啟動主城區黑臭水體(ti) 整治工作,先後對71條河道實施整治,累計投入資金23.5億(yi) 元。但2021年前三季度,大楊衝(chong) 幹河、東(dong) 長河、老人溝、錢灣河、柴港河、施橋橫一河等已完成整治的河道出現黑臭現象,在全省較為(wei) 突出,其中位於(yu) 主城區北部片區的老人溝、大楊衝(chong) 幹河連續兩(liang) 個(ge) 季度達到黑臭等級。
通報稱,老人溝位於(yu) 揚州市區北部,是槐泗河重要支流之一,河道總長3.56公裏。“群眾(zhong) 對老人溝萬(wan) 科花園小區段黑臭問題反映強烈,當地不在汙水收集、源頭治理上下功夫,反而采取對河道加蓋封閉的措施掩蓋水體(ti) 黑臭現象。經采樣監測,封閉河道出口處氨氮濃度達到30.9毫克/升,問題並未得到解決(jue) 。”督查組稱。
以蟹聞名的蘇州陽澄湖,在本輪督察中因“昆山市、蘇州工業(ye) 園區和相關(guan) 部門對陽澄湖飲用水源地保護重視不夠、放鬆要求,對二級保護區內(nei) 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整治不力,存在較大環境風險隱患”被點名。主要問題除汙水收集處理不到位,環境風險隱患突出外,蘇州工業(ye) 園區對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nei) 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整治不力;昆山市“攔湖築壩”,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nei) 進行水上餐飲也是問題表現。
南通市被集中通報的3個(ge) 典型案例全部與(yu) “水”相關(guan) 。所轄啟東(dong) 市問題在於(yu) 黃海岸灘非法傾(qing) 倒固廢問題突出,暗紅色汙水直排入海;海安市通榆河一級保護區管控不力,項目違法建設問題多發;如東(dong) 部分水產(chan) 養(yang) 殖汙染規範整治不徹底,環境汙染問題突出。督察組發現,啟東(dong) 市近海鎮岸灘固體(ti) 廢棄物填埋場未辦理合法手續,也無任何汙染防治措施。傾(qing) 倒填埋區域麵積約3萬(wan) 平方米,區域環境汙染嚴(yan) 重。非法填埋場區域內(nei) 多個(ge) 水塘水質汙染嚴(yan) 重,現場私設軟管直通海灘,大量汙水直接外排。經采樣分析,塘內(nei) 汙水CODcr478mg/L、無機氮 47.0mg/L、總汞 0.00042mg/L,分別超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第二類限值的158.3倍、155.7倍、1.1倍。
“老”問題整改不到位
事實上,本輪督察中提到的不少問題,在過去就曾被要求進行對應整改,但目前依舊存在監管缺失、違法違規的問題。比如,揚州經開區存在督察交辦問題整改一拖再拖,沿江環境風險隱患治理不到位的問題。
據了解,去年12月,江蘇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揚州市督察發現,首輪省級環保督察指出的揚州市長江樸席重要濕地內(nei) 突出問題至今未整改到位,飲用水水源地監管存在明顯漏洞,違法建設、非法占用等問題依然存在,沿江地區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仍不到位。
早在2017年,江蘇首輪省級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已指出長江樸席重要濕地二級管控區內(nei) 有揚州市潤儀(yi) 油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儀(yi) 公司)、揚州市錦程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程公司)兩(liang) 家危化品倉(cang) 儲(chu) 企業(ye) ,不符合生態紅線保護要求。但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推進問題整改上等待觀望、動作遲緩,寄希望於(yu) 調整生態保護紅線範圍來解決(jue) 問題,導致督察交辦問題整改一拖再拖,直至2021年7月才最終確定對兩(liang) 家企業(ye) 采取關(guan) 停措施。
再如,2017年,首輪省級環保督察交辦了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噴水織機行業(ye) 環境違法行為(wei) 突出、基礎設施能力嚴(yan) 重不足等問題。2021年,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了蘇州市相城區黃埭鎮生活汙水不能應收盡收、雨汙分流管網未建設到位以及塘船浜生活汙水通過雨水口直排入河等問題。但截至2021年11月,兩(liang) 地均已上報完成整改,但督察發現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去年12月,督察組在吳江區盛澤鎮亞(ya) 泰木業(ye) 汙水處理站現場發現,該站排放的廢水含有大量的油汙,泛著泡沫,在河麵上形成了“涇渭分明”的汙染帶。汙水處理站為(wei) 了隱藏明目張膽的排汙行為(wei) ,還對排汙口進行了偽(wei) 裝,用塑料網對排汙口進行了整體(ti) 包裹和覆蓋。監測結果顯示,排水COD濃度為(wei) 103 mg/L,超過排放標準1.7倍。全鎮這樣的汙水處理站有22個(ge) ,均由盛澤鎮政府國有企業(ye) 經營管理,其中16個(ge) 長期超標排放。更為(wei) 甚者,園區路汙水處理站竟在原水收集池底設置暗管,涉嫌偷排。
嚴(yan) 肅追責問責
在此輪督查中,各督察組針對交辦信訪問題加大查處力度,累計責令整改446家,立案處罰176家,約談黨(dang) 政領導幹部33人,問責黨(dang) 政領導幹部14人。從(cong) 四市數據來看,收到群眾(zhong) 來電、來信舉(ju) 報數量最多的揚州市,共計671件,約談黨(dang) 政領導幹部24人,問責黨(dang) 政領導幹部6人,數量位居4市之首。
環保督察的目的主要在於(yu) 引導地方協調處理好發展與(yu) 保護的關(guan) 係,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解決(jue) 一大批老百姓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則是督察帶來的成效之一。
人民網注意到,對此次環保督察,江蘇各地高度重視,相關(guan) 地方黨(dang) 政主要領導正視問題,通過批示要求、現場督導檢查,推動整改工作。
12月3日,江蘇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蘇州市督察進駐動員會(hui) 上,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shu) 記曹路寶表示,要以此次省環保督察為(wei) 契機,加快構建與(yu) 蘇州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治理體(ti) 製機製,打造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相適應的優(you) 良生態環境;要以堅決(jue) 完成整改任務為(wei) 底線,不斷改進和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水平;要以加快建設“美麗(li) 蘇州”為(wei) 目標,奮力打造“美麗(li) 中國”的先行示範、“美麗(li) 江蘇”的標杆城市。
當月,蘇州市相城區區委常委盛夢龍、吳江區副區長季恒義(yi) 、太倉(cang) 市副市長鄭丙華、蘇州工業(ye) 園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陳東(dong) 安、吳中區副區長張偉(wei) 等先後就省生態環保督察迎檢工作、部分環境問題整治情況開展實地走訪。
在揚州,市委書(shu) 記張寶娟、代市長王進健分別就此輪督查作出批示,副市長丁一召開現場會(hui) ,反思剖析並對強化秸稈禁燒等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行部署安排,省督察組相關(guan) 人員應邀參加。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宮文飛實地調研北澄子河、斜豐(feng) 港、鹵汀河等河道保護和治理工作。副市長丁一帶領市大氣辦采取“四不兩(liang) 直”的方式,先後來到廣陵區多家單位,隨機查看餐飲油煙、工地揚塵、汽車噴塗和古運河水質情況。江都區副區長侯耀武赴科創園現場督查省生態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工作進展。廣陵區副區長王緒林帶隊赴頭橋鎮檢查省督察組交辦信訪問題。高郵市委書(shu) 記張利督查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橋國考斷麵水汙染防治工作,組織相關(guan) 鄉(xiang) 鎮、部門研究分析水質達標保障措施。
在淮安,市委書(shu) 記陳之常來到農(nong) 田、河道等地,調研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治理,實地督導省生態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工作。他強調,要全麵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與(yu) 保護,著力從(cong) 源頭入手做“減量”,全力推動發展與(yu) 生態相融、生態與(yu) 經濟雙贏。要以極端嚴(yan) 肅的工作態度,在解決(jue) 突出問題上用功發力,落實整改任務,提升整改質效,嚴(yan) 肅整改問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